文|李红云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悠远的意境、深刻的主题、丰富的情感,并不仅仅存在于几十个字中,同时与诗人创作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形态以及当时的心境都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教学古诗词不能局限在语言表层,而要将学生的思维放在古诗词的整体背景下,探寻诗词的价值。
任何一篇文章的形成都不是随心所欲的,古典诗词更是诗人直观层面的感受,是诗人生命经历、情感波折下的产物。不同的诗人有着不同的特点,他们迥异的生平遭遇和性格特征,都对创作相应的作品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六年级上册中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出自苏轼之手,很多人从诗歌的内容着眼,将其定位于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夏日雨景的写景诗。诚然,这首诗的四句话分别从云、雨、风、水四个层面展现了夏季之雨大而猛的特点,但仅仅理解到这一步,就算真的掌握了这首诗吗?正所谓“诗言志,词传情”,诗歌中蕴藏着独特而丰富的情感,是从语言文字的表层所无法洞察的,必须要与其具体的写作背景相联系。如果能够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就会对这首诗形成完全不一样的解读。苏轼是流传千古的文豪,在文学、书法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其政治仕途相对失意,因为政见不合,被贬到杭州,但他生性豪爽,常常能够笑看人生挫折,诗词之中流露出自己积极乐观的精神。带着这些认知,学生再次走进这首诗,对诗句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如最后两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经历了一阵狂风暴雨之后,迅疾之下,望湖楼下的浩渺之水,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水天相接,彼此交融……与苏轼的生平联系,就不难读出诗句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苏轼借助这两句诗好像在说:即便如夏天风雨一般猛烈的灾难与挫折,我也能静如止水一般地去面对,就像这望湖楼下的水面,迅速恢复平静。
就这样,诗人的生平成为了学生全面、深刻解读诗词的凭借,而诗词又成为了对话诗人的有效载体。知人论诗,为学生深度解读诗词的内涵主题提供了支撑。
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作品。教师引入诗词的时代信息,学生才能真正把握诗词创作的来龙去脉。诗词作为古代重要的文体形式,是记录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我们不能将所学诗词与其时代背景割裂开来,否则将陷入断章取义的境地。只有联系时代信息,在知时背景下,才能真正把握古典诗词所展现的深刻主题。
以三年级下册《元日》这首诗为例,借助这首诗的创作,王安石看似在论述古代春节的风俗习惯,但事实上蕴藏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教师可以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拓展给学生:当时,王安石刚刚被任命为宰相,便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旨在对旧有制度进行改革,试图解决宋朝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作为这次改革的核心领导者,王安石对变法充满了憧憬和必胜的信心,将这种祝福、憧憬和决心,都融入到了这首《元日》中。了解了这一时代背景,我们就能跨越这首诗的语言表层,而直抵诗人内心意欲展现的内涵。“爆竹声中”寄寓了人们面对新政热烈欢迎的态度,“春风送暖”是对新政的良好预祝,就好像是在寒冷冬季吹出来的一阵暖风,“曈曈日”,更是将这次变法比喻成为光芒万丈的太阳,将自己的光亮洒向人间,而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寓意则更加鲜明,强调新的制度将势如破竹,取代旧有制度。
试想,如此丰富的价值意蕴,如果仅仅从古诗词中的这28个字,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看出来的。因此,鉴于古典诗词特殊的文体性,教师切不可将教学的关注点局限在固有的意思层面,而要借助相关的资料,洞察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作品、读懂诗人。
所谓“知地背景”,即诗人创作内容的地域特征,用生活中的自然与地理信息架构起诗词理解的时代背景。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不同的环境,作者创作出来的诗词也必然会带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如果教师还是局限于常规的思路,学生就可能会在理解中出现偏差,甚至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
在教学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典型的送别诗时,教师利用诗歌中的三个地名串联起一条有机的教学线索。第一个地名即题目中的“安西”。唐朝政府设立了“安西都护府”,距离当时的都城长安有3000多公里,王维知道元二此去甚远,肯定要历经千辛万苦。第二个地名则是诗歌中提及的“渭城”,即本次远行的出发点——咸阳,离我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很近。送别诗所独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两个地名的联系中已经隐约可见。第三个地名是诗歌中的“阳关”,是解读这首诗的一个重要抓手。首先,一旦越过“阳关”,就真正地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意味着此次出行的路途之遥远。其次,也体现在浓郁的情感上,出了阳关西路,就再也没有老友人了。因此,这个地名更展现了诗人王维对于元二的不舍之情。
由此,紧扣三个地名所形成的背景信息,不仅将路途之远、内在艰辛展现了出来,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如果不能联系地域特色,而仅仅局限在文字之意中,这首诗歌的解读将失去应有的情感意蕴。
诗歌中的情感是丰富而真挚的,但由于受到古诗词体裁特点的影响,有的情感表达是直抒胸臆,有的情感表达则是相对含蓄委婉的,教师要善于把握诗歌内在的表达特质,把握诗歌内在的言语特点,积极地为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洞察诗人内在情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五年级上册陆游的《示儿》这首诗为例,诗人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但一开始对于这首诗内在情感的理解,学生就停留在语言的表层,也能够从描写的内容中感受到其内在情感,但这种情感更多的都是停留在概念性层面上,而无法真正走进诗歌,与诗人形成深刻对话。教师应引领学生从诗人内在情感的生发之源出发。因为当时的北宋腐败无能,面对外来势力的侵袭,毫无抵抗能力,直接放弃了原本的首都开封,将都城迁移到杭州,这就是历史上的南宋,从而让大片国土流入他人之手。这首诗的创作就是陆游长期苦心盼望南宋能够收回失地却未能如愿之后的作品。诗人以“示儿”为切入点,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政府能够收回失地的期盼之情,蕴藏在短短的28个字中,成就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鉴于此,教师从这首诗的诗眼入手,利用其中的一个“悲”,设置层级性问题:诗人在这首诗中“悲”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诗人内心之“悲”?诗人之“悲”究竟悲到了什么程度?这三个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浸润在诗歌情境之中,此时学生就拥有了解构这首诗的钥匙,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搭建生本对话的平台“假如你来到病床前,面对处于弥留之际的陆游会说些什么”,从而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将对诗歌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表达之中。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学只有真正与作者进行对话,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言语素养的发展。
解读诗歌,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层,需要引导学生紧扣资源,分别从人物、时代、地域、情感等不同维度,了解诗歌创作的来龙去脉,体悟其中所蕴藏的文人风骨、语言风格、表达智慧、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才能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