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22-12-25 00:26
学周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家国初中生核心

徐 昀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四中学,安徽芜湖 241000)

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核心素养一词被提出,基础教育愈发重视对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培育,传统单一化、刻板化的教学习惯必须摒弃。同时,高效课堂等理念被提出,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成为教师更加关心的问题。基于该背景,在历史等传统“副科”地位逐渐上升的现实环境下,探究如何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其有效性,同时加强对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新的教研方向,需要教师提起重视、加强研究。

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核心素养培养不足问题

纵观当前教学活动,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是教与学的单一和枯燥。教师更习惯于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表层内容,没有对其深层含义进行挖掘和讲解,也没有对其展开拓展和延伸,同时将自身视为了课堂主人。在该状态下,学生的课堂学习单一且沉闷,他们难以发现历史内涵和学习乐趣,也无法在被动的知识探究中真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甚至在教师营造的枯燥课堂学习氛围下,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这不仅会阻碍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甚至连基础知识讲解任务的落实都会受到限制。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加强自主启发,培养自主素养

虽然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未特别说明教师应培育学生自主素养,但新课程改革曾明确提出这一要求,同时学生是否能够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往往直接影响着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只有具备良好自主素养的学生,才更有望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师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从培育学生的自主素养开始,加强对他们的自主学习启发,引导其在课上对学科知识展开自主探究[1]。

1.独立。独立探究知识是初中生在历史课堂实现自主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应先将注意力放在对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引导上,为其创造独立学习契机,鼓励他们独立分析课内外资料并理解教材知识。但是就目前来说,大多数教师仍旧在主导课堂,他们习惯直接在课上将教材知识的本质告诉学生,并未引导学生在课上主动探究历史知识,也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其自主素养。初中生对学科知识的课堂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只是在记忆表面上的理论知识,核心素养必然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基于该问题,结合优化课堂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调整自身教学方式,在课上多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在新知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呈现教材导语,并结合导语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学生在导语的影响下产生知识探究兴趣,并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自主学习,其自主素养日渐提高,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就获得了更多机会。再者,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导向,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以学生搜集的史料支持课堂核心素养教学。在此环节,学生通过独立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感受到了史料实证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自主素养与史料实证素养同步提升,对课堂核心素养教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合作。独木难支、孤掌难鸣,即便是历史知识储备丰富的学生也会在独立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学习信心与自主素养的发展在此环境下均会受到消极影响,而合作的及时建立有助于降低问题对学生自主学习、素养发展的影响。由此提醒,教师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指导,还可以组织学生合作,使其在小组互助中解决问题、收获更丰富的知识并感悟学科核心素养。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时忽略了对生生差异和需求的把控,将思维习惯、认知结构不同的学生划分在了同一个小组中,致使其在合作学习环节出现了较多矛盾,使教与学逐渐无序,影响了核心素养学科教育目标的落实。要规避此问题,教师应在学生合作指导中优化对学生自主学习小组的设计,将思维习惯与认知结构接近的学生划分在同一小组中,尽可能减少其组内学习矛盾。学生在更加和谐的小组自主学习环境下探究历史知识本质内涵,核心素养在有效思维碰撞下提升。

(二)还原历史故事,培养时空观念

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学习,对其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以时空观念为主,而在课堂上将历史故事进行还原、缩短初中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时空距离,是培养其时空观念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可以尝试走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上将教材故事进行还原展示。然而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教师不注意还原历史故事的问题,一些教师直接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介绍过去的文字,没有将对应事件进行还原展示。此时,由于与历史所处时代存在极大差异,学生难以理解事件背景,自然无法掌握对应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基于此,为更好地优化初中历史课堂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尝试将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工具运用在还原历史故事方面,在网络中搜集一些与教材文字相对应、能够体现知识背景的视频,通过多媒体等工具进行展示。从学生角度来说,信息手段的科学运用有效拉近了其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突破了时空阻碍,学生轻松对知识展开跨时空的探究、形成跨时空的认识,其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得以提升,课堂教学优化目标一并实现。

(三)问题引领思考,培养唯物史观

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在课上提出合适的历史问题指导他们思考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反之,若课堂缺少问题、学生缺少对历史的客观思考,初中生未形成唯物史观意识,课堂优化与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目标均无法实现[2]。而后者所提及的问题,在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活动中明显存在。部分教师在课上没有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未将问题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的学习以看教材为主、其客观思考意识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唯物史观的发展因此受到了影响。这也提醒了教师,想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更有效地优化初中历史课堂,一定要让问题贯穿教学始终、以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考,积极设计难度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站在客观立场上思考并回答。久而久之,在客观思考中准确把握历史的客观规律、发现学习的方法论,学生唯物史观核心素养提升,课堂在教学优化中变得更加高效。

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提问,先使其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再组织他们通过史料分析等方式探究问题答案,回答自身对知识提出的质疑。随着质疑的提出和解决,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加深,对其内涵的感知增加,史料实证能力得到锻炼,均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基于史料辨析,培养实证能力

初中生辨析思维和实证能力正在发展,使其在史料辨析中发展实证能力是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该关注初中生的实证能力,基于史料辨析设计丰富的课堂实证活动。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并未形成良好的辨析教学和实证意识、没有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可供辨析思考之用的学习材料,大多数初中生都没有在课上对所获得的学习材料展开辨析思考、没有结合史料重新证明教材知识。如此,学生在课上无法很好地形成辨析意识和实证能力,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受到限制,对学科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形成了制约,阻碍了高效课堂建设。所以说,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为更好地实现高效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在课上基于史料辨析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向其提供丰富且真实的历史材料,如文献、图像、史论等,引导他们围绕材料展开辨析思考、通过材料证明教材知识。长此以往,不仅课堂教学会在多元史料支持下变得更加丰富、高效,学生的辨析思维与实证能力得到持续训练,其核心素养的增强指日可待。

(五)组织辩论活动,培养解释素养

在初中阶段不仅需要发展学生的辨析思维和历史实证能力,还应该培养其历史解释素养。也就是说,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提高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发展情况的关注,积极培养其解释素养[3]。而纵观当前课堂活动,这一内容经常被忽视,教师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物展开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也没有积极组织有助于学生解释素养发展的课堂活动,导致学生的相关素养发展受到限制,也降低了整体教学有效性。

针对该情况,将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视为总目标,教师必须做出改变,先积极组织辩论等课堂活动,再鼓励学生围绕历史事物展开理性分析和评判。再者,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指导他们对其展开评价。初中生在该过程中自由选择立场并运用所学知识、所搜集材料解释自身想法、解释事物、评价人物,其思维与解释素养得到锻炼,核心素养必然能够达成新的发展,课堂优化目标的实现得到了更多保证。而从思维与情感角度来说,对历史人物展开学习,树立榜样意识,为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样有助于课堂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

(六)设计主题课程,培养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因此教师在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家国情怀,积极设计以家国情怀培养为主题的课堂活动。由此,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思考历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学习历史对于建设国家的重要作用,其家国情怀逐渐形成,国家责任感增强。随着上述变化的出现,初中生学会正视历史重要学习地位,其在课堂上的知识探究热情更加高涨、更积极地学习历史知识,课堂优化与核心素养教学总目标得以实现。然而在过往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形成设计家国主题课程活动意识、没有在课堂上有目的地结合历史知识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对此,改变迫在眉睫。教师应加强对家国主题课程活动的设计,紧密围绕学生在课上学习家国知识的表现设计他们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如通过多媒体介绍国家文物、名胜古迹,挖掘其文化保护与传承内涵,设计“保护家国文化”主题活动等。鼓励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大胆阐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其将自身对家国文化的理解、在主题活动中产生的家国情怀大胆表述出来,并在其自由表达之后进行适当补充。这样一来,学生加强对家国知识点的探究,其家国情怀逐步深化,课堂逐渐在优化中成为更高效的课堂,核心素养教育任务达成。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注意事项

立足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师不仅仅需要从核心素养本身寻找新的授课指导方法,还应该基于学生需要进行优化教学。而学生最简单的需要是拓展学习需要,越是在课上接触更多历史、掌握更多信息,他们的核心素养越容易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也越容易提高。因此教师在优化核心素养教学时,还应该注意在课上拓展历史,将当今生活涉及或体现的历史渗透在课上,将教材中未曾展示但适合初中生学习的历史进行呈现,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学习[4]。甚至还可以将社会视为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这一传统课堂,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寻找并感受历史,发展核心素养。

此外,基于微课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还可以拓展微课的应用,在课堂上以播放微课的形式讲解知识。学生在微课支持下更迅速地转换课堂角色,能够主动围绕微课内容向教师提出有助于其理解课程知识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问题,并且自主形成小组讨论微课内容,其学习效率提升,核心素养得以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五大重要内容,是教师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而还原历史故事、课堂有效提问、基于史料进行辨析、组织辩论活动、设计主题课程,能够在上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育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加强对上述手段的运用基础上,适当融入自主理念、将教学进行拓展,以便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猜你喜欢
家国初中生核心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