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丽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课教学部,陕西 汉中 723002)
随着招生政策的多样化,高职院校的生源更加丰富,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加之教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抽象等客观问题,使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有畏惧感,学习信心不足、兴趣不浓[1-2]。多途径变抽象为具体,将知识点形象化和直观化,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是信息化时代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全面反思高职“高等数学”课程面临的困境,立足于“高等数学”课程特点,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征,借助云班课移动平台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高职数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新模式,并对比分析改革成效,以期为高职院校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也希望与同行交流和探讨,共同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学生层次多、差异大,分层教学实施难度大。结合本院的调查,在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学生中,15%为中专毕业生,13%为职高毕业生,43%为高职理科,27%为高职文科,2%为百万扩招学生。入校时,数学成绩50分以下的学生占45%,50~69分的占33%,70~89分的占16%,90分以上的占6%。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愈见明显,使得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难度剧增。
教学内容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但服务专业发展的功能不足。任课教师多为数学专业毕业,具有较好的数学理论功底,但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了解有限,教学过程往往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缺乏与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结合,导致基础课程人才培养、服务专业发展的功能发挥不足。
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传统“讲+练+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教学主体地位,师生互动形式较为简单,“高等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丧失了学习热情。通过调查发现,对“高等数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不足35%;有46%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但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有19%的学生表示完全不感兴趣;有9.2%的学生表示有较强的抵触心理。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认知。
教学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过程性管理措施。在传统课堂中,过程性资料难以累积,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上课睡觉、玩手机、抄作业、考前突击等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过程性资料的缺失导致课程考核对平时表现的认定依据不够充分,无法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过程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学习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不全面。大多数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考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采取30%平时成绩+70%期末试卷成绩的形式进行考核,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很难关注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如学习态度的转变、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也无法全面、客观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借助两种学习环境的优势,重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其教育教学理念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趋势[3-5]。
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出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等政策。在网络教育资源空前丰富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6]。未来的教学形式将是线上线下相融合,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必将驱动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变革,促进教育的大规模社会化协同[7-8]。
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网络环境、满足师生课堂内外即时反馈教学互动的App,可实现师生互动、资源推送和反馈评价,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好助手[9-10]。
云班课下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移动性和即时性,师生互动和教学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开展,便于学生碎片化学习。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助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精心设计好的导入案例、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提前导入云班课,并注明学习要点和要求,设置相应的经验值,引导学生做好预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个性化指导,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和数学基础遴选典型案例与教学资源,分层设置作业和拓展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个性化指导,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切实发挥基础课程服务专业的职能作用。可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过程性管理与动态反馈。云平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进行全方位记录和动态反馈,便于规范过程管理,为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情况提供依据。
教师在课前通过云平台将中国大学MOOC中的“导数的概念”“曲线的凹凸性与极值”等教学视频推送给学生,然后发布课前任务,注明要求和目标,并设置经验值,激励学生碎片化自学。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创设“汽车蓄电池充电和放电”“安全行车”“弯道行车”等6个专业问题的情境,实施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结合专业特点整合教学内容,设置了“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计算”“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曲率”等6个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趣味测试、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投票问卷等课堂活动,通过抢答、举手、随机选人等方式选定学生参与活动,使教学环节更具趣味性,有效防止了学生在上课时走神,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通过“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学”三个环节进行实时教学。课前设计出思维导图并发布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课中花式考勤,高效活动,重点答疑,及时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课后及时辅助学生开展拓展任务,深化知识理解,并依据云班课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翔实记录学生的考勤情况、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和课堂表现,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成效。
借助云班课平台的轻直播、问卷调查、小组任务、作业批阅、单元检测等功能,多途径拓宽师生、生生的互动渠道,快速形成评价反馈,帮助学生自查,客观反思,同时,助力教师及时改进教学并进行分类指导。在发布作业、阶段测验和拓展任务的同时设置参考解答思路,允许学生多次答题,学生答题结束后即可查阅参考答案,帮助其及时明晰原理、纠正错误,切实提升教学反馈的实效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编制出差异性的线上测试试卷,及时发起阶段测试活动;对于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课后拓展,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分类发布个性任务,随时进行评阅;对于动态反馈的问题,通过云平台进行实时分类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实施平台评价与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融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构建了以“课前测试”“资源学习”等11个评价指标为主体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关注学习态度、情感、过程和成效,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根据授课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数学人文主题汇报,小组合作收集整理,并制作PPT、视频等,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汇报,每轮教改开展了32个主题汇报,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养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提升了教学质量。
借助云班课的智能预警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检测,重点关注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学生对标反思,自查自省,降低挂科的风险,充分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学习评价导向作用。
通过三轮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了基于云班课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一步丰富了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规范了教学的过程性管理,构建了更加全面、客观的学习评价体系,切实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改革成效。
在课程结束时,对授课班级开展了问卷调查,85%的学生认为云班课辅助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学习收获较大,71%的学生认为云班课较为明显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91%的学生认为云班课辅助教学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形式,88%的学生认为云班课辅助教学较为明显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云班课辅助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收获明显,满意度较高。
在学期末,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的人数比例由11.27%下降到8.33%,刚刚及格的人数比例由30.99%下降到25%,虽然优秀人数略有波动,但是中、良等级的人数比例由47.9%跃升到70.4%,成绩分布趋于正态(见图1)。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也更好了,此种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评价更加客观、全面,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图1 教学改革前后课程考核成绩对比分析
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诸多新兴信息科技手段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成效。作为高职院校传统教育教学手段的补充,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必然趋势,值得进行积极探索。
广义的混合教学模式不单指两种及以上的教学形式的混合,比如讲授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等,还包括各种教学策略等的深层次交互融合[4]。如何根据专业特色、结合翻转课堂进行情景式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切实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服务专业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量化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客观、全面的学习评价体系,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调控、激励和发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