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
正所谓“生活即教育”,生活为小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因此在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不仅要贴近生活,还要源于生活。但是,现阶段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按照教材内容为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始终处于较为低沉的状态,学生对于学习“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要深入探究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贴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内化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以真正达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目标。
1作用
1.1降低学习难度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其必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在小学教育中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但是,小学生不具备明辨是非的思维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将较为复杂化的知识转变为生活中常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大幅降低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难度。并且,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1.2集中注意力
学生的思维意识还处于较为活跃的阶段,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分心走神,这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难题之一。而将生活化内容整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来进行深入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其专注力和注意力,同时还能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达成课程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且需要进行反复实践,若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和心理,从而影响教学效率。而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即可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能让学生进一步开阔知识视野。此外,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践案例,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对拓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范围具有重要意义[2]。
2存在的问题
2.1课程的教学地位不高
一般而言,学校始终将文化课的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如教学设备不完善、课程时间较短、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加上教师和学生未重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逐渐发展成了“副课”。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上也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没有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质体现出来,长此以往,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地位始终不高。
2.2教学设备较为落后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教学中,教学设备的质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由于现阶段很多学校未对教学设备引进引起重视,导致教学设备较为落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目前学校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极其重要,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形式,还能够利用视频及动画给学生展示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
2.3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应用计算机演示的形式进行集体讲授,较为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同时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且,该课程具有很大的延伸空间,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在课下也可以为学生进一步扩大学习空间。相关调研表明,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未在课外活动中为学生进一步扩大学习空间,学生无法有效衔接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其核心素养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3]。
3实践策略
3.1营造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要结合生活案例,为学生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同时充分考虑相关生活案例是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小学生对熟悉的事物往往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在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性,利用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其获得优异的学习成果[4]。
3.2开展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虽然“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只有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若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为他们组织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其在掌握理论知识内容后拥有一定的实操时间和机会,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5]。例如,教师在讲解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中“免费电子邮箱的申请及使用”时,在课程活动开始之前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教学内容,使其对电子邮箱的申请及使用进行初步了解和认识,然后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演示的形式向学生进行深入讲解,让他们的思路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从而为他们带来更为直观的操作体验。在演示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实操任务,使其根据教师的操作思路进行自主实践,以帮助他们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发送一封电子邮件”的任务,对发送内容存在困惑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如让学生给远在他乡的家人发送一份问候邮件、给自己好朋友发送一份问候的邮件等,让他们联系生活中的人物来设计邮件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3.3结合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因为项目式学习法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和成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同日寸要为学生组织合适的项目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主题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综合能力及素养[6]。例如,教师在讲解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中“PowerPoint”时,完成这一单元任务后,就可以利用1~2节课的时间为学生开展项目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组织“美好的景色”与生活相关的项目主题活动,在学生制作相关PPT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使用PowerPoint,还要鼓励学生应用生活常识进行PPT方案设计,让学生在自己较为熟悉的领域进行想象和思考。紧接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路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帮助学生树立制作PPT的信心,达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最后,教师要在学生制作PPT的过程中积极为其梳理制作思路,一旦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自主完成项目任务,进而通过项目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4教学评价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所谓“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绩进行肯定的一种方法,所以这项教学活动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完全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相关,只有学生对学习课程知识具有较为强烈的自信心,才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利用生活化教学评价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生活化教学评价不仅是将评价方式置于教学情境,还需要教师在生活化情境中展开评价,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分享在班级微信群中,让家长也参与评价。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有进步时,也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评价,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教师与同学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能够收获家长的认可和赞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此外,以往教师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而在生活化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同时要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比如,在“Flash界面和制作简单的动画”教学中,针对学生制作的动画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生互评、自评”活动,让学生基于自身的想法评选出“最具创造力的作品”或是“最具想象力的作品”等,让学生通过该方式认识到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从而明确自身发展存在的不足,进而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效果[7]。
4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在教学中为学生组织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活动等,使学生对学习相关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教师要将教学评价生活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学习自信心,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