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凤
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 天津 300222
2019年12月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由于赶在春节这个特殊节点上,疫情迅速蔓延全国,形势十分严峻,全国各地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全面进入疫情防控。公立医院是此次抗击疫情的主力军,各地医院迅速响应,积极开展救治,使我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蔓延。医院后勤对有序的保障开展医疗救助,确保医疗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后勤保障管理能力,为医院在今后的卫生应急管理工作中处变不惊、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尽快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做出贡献[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例如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等,这给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国为有效防范和预防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巨大影响,建立了相关应急机制,但由于事件的特殊性,在处理过程中仍然有不足之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多样性、群体性、社会性和阶段性5大特征[3]。因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从每次事件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更从容不迫的应对。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住疫情的蔓延,使国内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巨大优越性。公共卫生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卫健委第一时间召开视频会议布置防控和救治工作,各医院也在政府和卫健委的统一领导有序开展工作,医院立即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迅速进行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改造,全院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中去……这都体现了公共卫生体系管理的效能。但也暴露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无法预测,容不得我们做好充分准备,这使得具体的防控措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具体的后勤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按程序办事,层层请示汇报、层层审批,上级指挥下级、下级执行上级决定的情况[4]。如果我们吸取2003年非典防控的经验和教训,在传染病的防控上加强学习和培训,那么在疫情来临时,全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去,相信防控的措施将更加严密和及时。
医院后勤社会化具有精简人员编制、节省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优点,但当遇到像新冠肺炎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物业服务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非公有制单位,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需要员工无私奉献时,都具有不可控性。在此次疫情爆发后,医院的社会化合同岗位员工出现辞职、离岗的现象,尤其是承担与医疗相关的护工、保洁、电梯工等岗位离职率较高,而且物业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内招聘到合适的职工,导致后勤保障系统运转不畅。为此,医院需要抽调一部分护理人员去做相关工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医疗效率。
应急物资是指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资[5]。应急物资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着应急管理的效率。
由于各公立医院的财政状况不一,对于医疗物资的储备能力方面也就参差不齐。与此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不确定性,所需要的物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不仅购置这些物资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其管理和更新也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疫情暴发时正值春节,医务防护用品的生产厂家、运输公司、供货公司都处于放假半停工状态,加之疫情传染性的严峻形势,一时间,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物资异常紧缺,生产商产能不足和供应商缺失造成了供应链全面崩溃,使疫情防控难上加难[6]。
医院后勤工作承担着维持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责任,是医院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系统[7]。随着现代化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精尖设备的不断引入,医院后勤人才培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医院后勤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的重要序列[8]。
由于对后勤科室重视不够,使得后勤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暖通、电气等理工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疫情突然爆发,医院后勤面临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的紧急改造,如何最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改造任务,考验着后勤人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后勤人员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的角色,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需要临危不惧,快速做出相应的一系列反应,比如在空间改建过程中要注意分区、流线管理;污水处理;负压病房的通风设置等等,这些都需要后勤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医院管理模式也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过渡,但后勤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仅仅实现了部分的工作的智能化很多工作,比如污水处理、供水电系统、消防系统还需要人力来进行监测,往往达不到安全保障的效果。对于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工作事项,比如一站式运维保障,由于疫情发生后除了日常保障事务外还需要承担医院消杀等防控事项,使得运维保障的信息化平台不能及时录入与上报,导致管理人员无法通过信息化平台有效获取物资供应信息。
适应性管理,最早称为适应性环境评估和管理,由Holling等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90年代逐渐应用到企业和政府管理中[9]。所谓“适应性管理”就是当面对无法预测的复杂系统和环境变化时,组织机构能够在内部的管理上形成协调统一并及时而又准确地对系统和环境变化做出回应,迅速灵活地调整管理措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10]。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后勤应该引入“适应性”后勤管理模式。
适应性管理体现出了对突发性时间的反应能力和应急水平。而医院后勤适应性管理则表现为:对突发卫生事件的掌握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对需求进行分析和预判;根据需求及时地自主地采取对策提供服务保障。正如新冠肺炎在武汉蔓延之际,首先,医院需及时对这一特殊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措施拟定;其次,面对这一复杂的环境变化,进行前瞻性的需求分析,了解医疗物资的储备情况,快速配置相应的医疗防护物资;最后,后勤各部门迅速反应,群策群力,加强沟通和协调,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和病人保驾护航。
此次疫情中,社会化的后勤服务模式暴露了一些问题,需做进一步改善。
首先,加强对第三方服务性单位的管理和监督,明确职责,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划分职责。根据人员和岗位实际情况,制定简便易行、责任分明的后勤管理责任清单,将职责、权利和义务进行详细规定和说明,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事、全责统一、责权对等[11]。其次,对于同样承担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后勤工作人员,落实待遇保障,争取享受与一线医务人员同等的待遇,关心关爱一线工作人员激励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工作,提高他们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最后,加强后勤服务人员的培训,学习防护知识、掌握基本防护技能,做好自我保护。
作为医院重要保障部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应急能力至关重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加强采购、募捐多措并举,保障防护物资供应[12]。一方面,积极与上级卫生部门沟通,请求给予物资调拨。此外,相关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建立采购“绿色通道”[13]。另一方面,及时建立捐赠通道,接受社会广泛捐赠,做好记录与登记,合理分配和使用防护物资。在严控物资的“进口”的同时,也要严把“出口”关。根据国家肺炎防护办法和诊疗指南,实施工作人员分级防护,确保物资利用最大化。与此同时,做好防护物资的申领登记,严格杜绝多领现象。
首先,要将后勤人才建设摆在后勤发展的首要位置,深化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将医院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引进医院,逐步建立层次结构清晰、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后勤人才队伍。其次,加强人员培养,提高后勤人员的专业度。根据实际工作需求,采用多种形式的的培训形式,比如定期进行业务学习、举行突发应急演练和技能竞赛等,提升后勤人员的专业技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质量。最后,加强后勤人员的量化考评,形成多样的绩效分配形式。
一些传统观点认为,现阶段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够成熟,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成本攀升,利用信息化提升医院后勤保障管理成为必然趋势[14]。近年来,人工智能、服务型机器人、无人配送、区块链等新技术在产业领域助推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这些新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15]。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院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医院安全高效运行,提高医院满意度。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验[16],更是对医院各部门应急能力的一次检验。我们发现从管理模式到队伍建设到物资储备再到信息化建设都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为师。我们要仔细梳理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认真探析问题改善的方式和方法,为完善工作模式提供参考,这对于未来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为全国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