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的低剂量胸痛三联CTA的应用

2022-12-04 12:06王建华高希法王荣洲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2年3期
关键词:标准差胸痛三联

陈 岩,王建华,高希法,王荣洲

胸痛三联征在影像学上是指以胸痛为临床表现的3种疾病的合称,包括冠状动脉综合征、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由于3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均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且危及生命,因而早期明确病因和及时有效的诊治十分重要[1~3]。应用胸痛三联计算机体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可以对3种病变的存在与否、严重程度和累及的范围等进行明确诊断。胸痛三联CTA检查使用小螺距心电门控扫描,患者接受辐射剂量较高从而增加了患者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4~6]。全模型迭代重建(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是一种新的重建滤过算法,依靠CT系统软硬件的提升,通过重复的迭代接近理想模型来获取最优的图像质量,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维持对比度且不增加图像噪声。笔者在256层CT使用低辐射剂量联合IMR技术行胸痛三联CTA检查,对胸痛原因进行诊断和排除,并通过评价其主客观图像质量证实其临床诊断意义和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胸痛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1~86岁,平均年龄61.87岁(标准差13.90岁);心率50~120次/分,平均心率75.11次/分(标准差10.56次/分);体质量47~90 kg,平均体质量66.50 kg(标准差10.40 kg);身高1.48~1.82 m,平均身高1.66 m(标准差0.10 m);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87~32.46 kg/m2,平均BMI 24.17 kg/m2(标准差2.29 kg/m2)。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笔者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选择标准:①临床因急慢性胸痛就诊并疑为胸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病变者;②患者无意识丧失或躁动,可配合检查(取仰卧位,屏气10 s);③患者本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临床不稳定性、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率>90次/分;②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需尽早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搭桥术患者;③甲状腺功能亢进;④有碘对比剂过敏史或过敏体质;⑤高心肌梗死溶栓评分(≥5分)的患者;⑥严重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美国肾脏病学会(Commission of Kidney Disease,CKD)分期4期及以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30 mL/min]。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平均管电流510 mAs)和低剂量组(管电压100 kV,平均管电流150 mAs),各50例。常规剂量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64.48岁(标准差13.31岁);心率50~120次/分,平均心率74.96次/分(标准差13.51次/分);体质量47~90 kg,平均体质量66.50 kg(标准差10.40 kg);身高1.48~1.82 m,平均身高1.65 m(标准差0.10 m);BMI 18.87~32.46 kg/m2,平均BMI 24.19 kg/m2(标准差2.30 kg/m2)。低剂量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1~83岁,平均年龄59.26岁(标准差14.34岁);心率61~95次/分,平均心率75.26次/分(标准差7.61次/分);体质量48~92 kg,平均体质量67.68 kg(标准差11.83 kg);身高1.52~1.82 m,平均身高1.67 m(标准差0.10 m);BMI 19.38~29.04 kg/m2,平均BMI 24.16 kg/m2(标准差2.29 kg/m2)。

两组性别、年龄、心率、体质量、身高、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扫描方法

患者准备:①去除颈部及胸部各种高密度异物,如项链、挂件、有金属配饰的衣物等;②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要求每次能屏气10 s左右,并保证屏气时膈肌保持固定。扫描前进行呼吸训练,连接心电图监控,必要时给予降心率药物。

使用美国Philips 256层iCT系统;扫描范围从胸骨上凹至左肾上极,扫描长度200~350 mm;扫描时间7~10s,深吸气后屏气扫描。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自动螺距0.2~0.3;探测器128 mm×0.625 mm,对比剂跟踪触发扫描,监测点置于主动脉气管分叉处,阈值100 Hu。

两组皆采用CT系统配置的预设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指数(noise index)设置为19。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采用Dose Right技术,平均管电流约510 mAs;重建算法为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重建层厚0.9 mm,层间距0.45 mm。低剂量组:管电压100 kV,采用Dose Right技术,平均管电流150 mAs;重建算法为IMR,重建层厚0.9 mm,层间距0.45 mm。

1.2.2 对比剂注射方案

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于右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普罗胺,370 mgI/mL)。对比剂注射方案:第1期以4.5~5.5 mL/s流率注射40~60 mL对比剂,第2期以3.0 mL/s流率注射对比剂30 mL,第3期则以3.0 mL/s流率注射30 mL 0.9%氯化钠溶液。造影剂总剂量设置约为体质量的1.2倍,最少不少于70 mL,最多不超过90 mL,注射速率根据患者静脉情况酌情设置。

1.2.3 观察指标

(1)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4分法对图像噪声、对比度、清晰度、有无运动异物等伪影做出评价,由2名心血管影像医师使用飞利浦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EBW)后处理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进行二维及三维重建,打印胶片,做出诊断报告。2名医师对肺动脉、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3组血管及其重建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3组血管中以图像质量最差的一组作为评价标准。

(2)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用软件测定图像每个兴趣区的CT值、噪声,计算出其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分别选择为每组图像的升主动脉根部、肺动脉主干、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主干及脂肪组织共5处。选择ROI的升主动脉根部、肺动脉主干及脂肪组织面积为(100±10)mm2,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主干面积为(10±2)mm2。对于主动脉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ROI注意避开受金属伪影干扰的区域。SNR=SI/SD;CNR=(SI-SI肌肉)/SD,其中:SI(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代表所测ROI增强CT值;SD(信号强度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signal strength)代表所测ROI噪声(即标准差);SI肌肉代表脊柱旁肌肉平均CT值。

(3)辐射剂量相关指标:记录每次扫描的管电压、管电流、扫描长度、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CTDI×扫描长度、有效剂量(effectivedose,ED)=k×DLP(k为转换系数,胸部为0.014 mSv/mGy)。

1.2.4 评价标准

借鉴欧洲CT质量标准指南[7],设置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标准如下:优(4分),血管显示非常清晰,对比剂浓度很适当,无异物、运动伪影干扰;良(3分),血管显示较清晰,对比剂浓度适当,无异物伪影或伪影未对诊断产生影响;中(2分),血管显示欠清晰,对比剂浓度过高或过低,有异物或运动伪影,勉强做出大部分诊断;差(1分),血管显示模糊或中断,对比剂浓度太低无法识别,有异物或运动伪影,无法做出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主客观评价指标先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对患者常规剂量组与极低剂量加IMR重建组数据的患者体长、BMI、5处ROI的CT平均值、噪声、CNR、SNR、CTDI、DLP及ED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医师主观评价进行一致性Kappa检验,对两组数据的主观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胸痛三联CTA影像诊断结果

100例胸痛三联CTA患者中,3组血管病变分别为冠状动脉82%、肺动脉5%、主动脉80%;诊断所见血管病变包括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增粗、主动脉壁间血肿、主动脉内膜增厚、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或不伴管腔狭窄、心肌桥、肺动脉栓塞、肺动脉主干瘤样扩张等。其他发现包括心影增大、心包积液、肺陈旧性结核、肺气肿、肺水肿、肺间质性炎病变、肺部感染、肺小结节等。见图1、2。

图1 常规剂量组1例63岁女性胸痛患者三联CTA图像Fig.1 Triple CTA images of 63-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chest pain in conventional dose group

图2 低剂量组1例78岁女性急性胸痛患者三联CTA图像Fig.2 Triple CTA images of 78-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acute chest pain in low dose group

2.2 两组接受辐射剂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扫描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平均管电流、CTDI、DLP、ED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低剂量组扫描的ED[(7.68±1.70)mSv]降低,为常规剂量组[(17.10±3.58)mSv]的44.91%。见表1。

表1 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辐射剂量相关指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radiation dose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2 groups

2.3 两组图像质量的主客观评价比较

2.3.1 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比较

2名医师对100例胸痛三联CTA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46),100例2名医师评分皆为4分(共有90例),常规剂量组图像质量评分优秀率达86%,低剂量组达94%。医师1对胸痛三联CTA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常规剂量组为(3.84±0.42)分,与低剂量组[(3.98±0.1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5,P<0.05);医师2对胸痛三联CTA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常规剂量组为(3.84±0.47)分,与低剂量组[(3.94±0.24)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5,P>0.05)。见表2、3。

表2 两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评价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onsistency evaluation of subjective scores by 2 physicians

2.3.2 两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比较

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图像5处ROI的CT值、噪声、CNR和S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名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image quality subjective scores between 2 groups by 2 physicians

表4 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image quality between 2 groups

3 讨论

胸痛三联CTA适用于表现为急性胸痛的3种疾病的中低风险的患者,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风险情况下,患者直接进行导管冠状动脉造影,以便评估冠状动脉并在需要时及时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1,8]。但胸痛三联CTA造成的辐射暴露同样令人担忧。其扫描范围比冠状动脉CTA长30%~40%;另外,胸痛患者的心率常较快,但是由于β受体阻滞剂可能带来副作用而不推荐使用,所以常常强制性使用回顾性心电图门控来防止采集失败,从而带来更多的曝光时间和辐射剂量[9]。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胸痛三联低剂量扫描多为双源CT系统或256排以上高端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可以通过前瞻性扫描、大螺距或者可变螺距技术等缩短曝光时间,或采用低管电压合并迭代重建技术来降低辐射剂量,但是其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受心率波动影响且对设备性能有较高要求[10~12]。IMR技术是以微平板探测器系统为硬件基础,结合先进的软件算法,通过重复的迭代接近理想模型来获取最优的图像质量,对于装机率更高的单源CT系统特别是128排CT系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多项研究[13~19]将IMR应用于头颈部血管、肺动脉、肺结节筛查和泌尿系结石等,证实其可明显降低噪声,显著提升图像密度分辨率,但是针对低剂量胸痛三联CTA的研究尚少。笔者研究证明了基于IMR的低剂量胸痛三联CTA在保证较高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扫描管电压及管电流均有降低,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为常规扫描剂量的44.91%,这对辐射剂量本来较高的三联CTA意义更加凸显。

笔者研究使用的是高浓度造影剂,采用单次注射三期不同流速的方案,总造影剂剂量根据患者体质量为70~90 mL,得到各组血管的CT值皆符合诊断要求。有研究试图降低造影剂的总量及浓度,多联合应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方法,利用的是高原子序数的碘剂在低管电压下X射线衰减更多的光电效应原理,在保证图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对比剂碘剂量和辐射剂量[20]。但是造影剂的总量不可太低,因为笔者采用单次三期注射,要保证采集时间窗内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同时有对比剂充盈,总的注射时间应达到20 s左右,否则会导致部分血管充盈不佳。而注射第2期降低注射速度的原因是防止上腔静脉、右心和肺动脉对比剂的浓度过高,而对邻近冠状动脉产生线束硬化伪影[21,22]。

笔者研究中两种协议对3种主要危及生命的疾病的诊断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0.746)。但是诊断质量中的良和优秀的分级与观察者的经验有关系,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图像的容忍度更高。研究中2名放射科医生对使用IMR图像有较高的识别度,与IMR图像主观观察表现出来的“平滑效应”有关系,这在其他采用迭代重建技术的研究中也被提到,其对细微解剖结构显示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但是这种效应对疾病诊断没有太多影响[23~25]。

综上,基于IMR算法的低剂量胸痛三联CTA检查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对胸痛的病因做一站式的影像学诊断;低剂量胸痛三联CTA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同时可以显著降低有效辐射剂量,减少胸痛患者的放射致癌风险。

猜你喜欢
标准差胸痛三联
“一站式”三联CTA诊断急诊胸痛的临床意义
山西浮山县:“三联模式”打造生猪品牌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订正
经常性胸痛,你了解过吗?
有些胸痛会猝死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胸痛未必都是心脏病
方差中亟待澄清的两个错误观点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