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实验中学 毕翠华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已经得到了显著发展,且心智逐步成熟,自主学习意识也有所增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可促使学生从机械接受转向主动学习,且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双方顺利实现教学相长,让初中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探究地理知识的科学规律。这不仅可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将让学生一生受益。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积极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支持学生参与地理探究、问题解决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发展需求调整教师指导方式,使得教师的教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奠定基础。
组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便是要督促初中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顺利迁移已有认知经验。不得不承认的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难以在课堂上留出过多的时间去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因为这会减缓教学进度,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借助课前预习督促学生自主预习地理知识,使学生能自主安排预习计划、选择预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样一来,学生便能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地理知识,初步实现“先学”。为了提高预习效益,教师也可围绕地理知识编写导学案,据此设计学习方案,规范学生的预习行为,从而顺利锻炼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导学案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初中地理教师可根据导学案的用途去编写预习案、探究案与复习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发挥导学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一直自主学习地理知识。为了督促学生“先学”地理,我选择在预习环节编写预习案,列出预习目标、预习难点与预习检测题,学生根据导学案便可独立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在“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课教学中,我在导学案中便标注了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掌握测定气温的方式方法;说出常见的气温测量工具,观察并分析这些测量工具的结构与使用方法;学习并画出气温变动曲线,从图中分析气温与时间之间的变化规律;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并自主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思考气温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列出受到气温变化的人类活动,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预习难点:识读并绘制气温曲线图,从图中分析气温变化规律;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
在设计预习习题时,我围绕气温的概念、气温图的识读规律、气温的变化规律与世界气温分布情况等知识点设计填空题,学生需自主预习地理教材,汇总相关知识,在教材帮助下完成预习检测题。
在导学案的应用下,本班学生普遍能自觉预习本课知识,而且不少学生都会在导学案上做批注,记录自己在预习时产生的疑问。这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积极思考探究,可切实改善学生的认知状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认知水平。
虽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指出了教学行为的先后关系,主张让学生先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效益进行教学辅导,减少了教师思维对学生思维的直接影响,使初中生能保持独立的思考状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初中地理教师仍需通过教学指导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然后再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因为如果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导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流于形式。
因此,在地理课上教师应主动创设教学情境,如利用声像工具展现地理现象、人文场景,或者通过实物演示、语言描述、角色表演等活动使学生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处于活跃状态,以教师指导促使学生参与地理探究活动。
例如,在“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课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快速进入人文情境中,我从自媒体平台中搜索了记录各国语言中关于“你好”的表述方式,最后选择了一个背景音乐灵动、能让人心情变得平和与愉悦的短视频作为课堂素材。在课堂上,我播放了这个视频,展现了数十个国家的人们说“你好”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学生在观看短视频时,也被音乐打动,被视频记录的各国景色吸引。
初中生早已明白世界上的语言、宗教种类很多,但是并没有机会接触一些小众语言,这条短视频则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直接感知各国语言的特色。接下来,我播放了马丁·路德·金关于《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视频,展现了这位伟人对追求种族平等、宗教平等所产生的迫切心情与伟大愿望。此时,班级学生的情绪产生了较大的波动,而这种情绪体会可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课知识,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尊重、开放的文化意识,切实优化学生的品质。
通过电教媒体的有效整合去创设人文情境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记录各国语言的短视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视频与“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单元的教学主题贴合度很高,初中生能在情境引导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自主整合教材内容,所以本次教学尝试是有效的。当然,如果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生活体验活动,那么地理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资源去设计观察、体验活动,并据此创设教学情境,以便切实丰富学生的直接认识。
在新课改环境下,探究教学已经成为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策略之一,这也同样是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在地理探究活动中,初中生需根据探究任务整理有效材料,阅读并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还需自主参与读图、实验论证、现象观察、逻辑推理等丰富活动,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学生能成功构建地理知识后,就可顺利、切实地实现深度学习。
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在课堂上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为基本特征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也看重学生的主体行为、教师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学生探究中,教师可适当参与,以合作者、资源提供者、纪律调控者等身份帮助学生规范探究行为,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切不可压制学生的探究行为。
例如,“海陆的变迁”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便利用各类材料分析海陆变迁的过程,以及大陆分离的各类证据,自主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生活现象。在本节课上,我便组织本班学生加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通过前期的学情分析与分组预设构建了学习小组,使学生能与其他同学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地理课上,我展现了能够证明大陆漂移的证据材料、魏格纳的故事、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论内容等。利用这些资料,各小组便可进行阅读探究,从资料中汇总地理问题,分析海陆变迁历程,并使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说明海陆变迁的具体情况,自主搜索大陆漂移的证据。
待各小组探究结束后,需轮流展现小组探究结论,小组之间是相互补充、完善的关系,拥有自主质疑的权利,可待其他小组发言结束后提出不同观点。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且有利于产生思维碰撞,便于学生形成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能力不足,所以在搜索并分析大陆漂移的证据时产生了认知问题,在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海陆变迁时也产生了认知障碍。因此,我会主动加入各小组的讨论活动,帮助小组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并纠正学生不当的表达方式,以保障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顺利发生。
如果一味地放纵学生设计并组织地理学习活动,而教师不加干预与指正,那么很可能衍生出无意义的学习活动,严重浪费教学资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正是考虑了这一现实问题,所以才以“先学后教”调控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应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先进思想,通过教师的指导点拨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地理探究任务。
因此,在地理课上,教师则应及时归纳、总结,围绕单元主题汇总零散的知识点,并在课堂上进行解疑点拨,使学生能不断更新知识记忆,掌握地理研究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在学生的探究成果基础上科学干预,使得初中生能顺利建构地理知识意义。
知识总结至关重要,很多学生因为缺少总结经验,即便在课堂探究时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其知识结构也会呈现出零散的特点,会影响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因此,在地理课上,我会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归纳地理知识。
例如,在“日本”一课教学中,本章的知识点众多,且十分零散,不仅介绍了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也分析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需要学生联系地理要素去探究、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准备了世界地图,鼓励学生搜索并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进而引导学生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便从具体问题入手,分析日本自然灾害较多的原因,以及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种类。
通过知识归纳与课堂总结,本班学生可再一次回顾课堂探究过程,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能力,而我也在总结时督促学生分析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等问题的研究方法,便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问题解决活动结合起来,呼吁一线教师通过“当堂检测”引导学生总结问题解决技巧,并通过检测活动判断学生的认知状态、学习效益,切实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解题指导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上文已经指出,课堂时间有限,那么为了提高当堂检测环节的教学效益,初中地理教师应采用精讲精练的方式优化课堂习题的质量,以少量但典型的习题任务促使学生自主迁移所学知识,归纳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其能顺利积累有效的解题经验。
在组织精讲精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比较重视中考题、模拟题,以及一些综合分析题的解题指导,以便让学生了解地理考试的命题特征,而综合分析题则可促使学生自主迁移所学知识,使其能自主总结地理解题技巧。
例如,在“日本”一课的当堂训练环节,我围绕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常见灾害及其成因、预防地震与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方法整理了课堂检测习题,包括选择题、主观论述题,以便让学生积极迁移课堂所学知识,在解题过程中巩固知识记忆。
根据学生的解题行为,我会进一步补充专项习题,锻炼学生判断一个国家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特征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逐步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如此,本班学生便可在地理课上实现有意义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意义重大,体现着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关怀师生双方的生命需求等先进思想,能切实提高地理课程的教学效益,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学地理,将新知探究与解题应用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此,初中地理教师便应积极组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活动,不仅要利用导学案督促学生在课前预习地理知识,也要通过情境启发、地理探究、总结指正与精讲精练活动优化师生互动,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