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娟
[摘 要]语文是文化的载体,可以滋养生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十分重要。过去,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语文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将生命教育边缘化。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探讨生命教育理论下的语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生命教育理论,就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和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语文古诗词教学能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22)24-0010-03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人格素养,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生命和灵魂。教师应参透生命的意义,在古诗词教学中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诗词文化的魅力。基于生命教育理论进行古诗词教学,成为新时代古诗词教学的优选。
一、生命教育理论及古诗词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为主题,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态度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落脚点的教育活动。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是生命教育理论的倡导者,他在著作《生命教育:与孩子一同迎向人生挑战》中,探讨了人的生长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很快,生命教育理论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学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澳大利亚在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EC),英国、法国等国也陆续通过了“经过专业训练培养教育工作者以推动生命教育发展”的教育章程。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推行生命教育课程,并实施生命教育计划,许多地方如辽宁、上海等,都出台了相应的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学科,语文教材和课程资源中含有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儒家学派创始人、“至圣先师”孔子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礼记·大学》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最朴素、直接的生命教育素材和理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虚拟世界的形成,人际关系呈现出一定狭隘化、淡漠化的趋势,部分学生漠视生命,有关学生自杀、犯罪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认识,让学生成为更加真实、立体的人,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古诗词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还是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载体。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发挥生命教育理论的导向作用,发掘古诗词的育人价值,从而培养学生正向的生命观和情感。
二、生命教育理论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途径
(一)构建人文课堂,挖掘古诗词中的生命教育元素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使命。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涉及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古诗词,这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文理念,发掘古诗词中的生命教育元素,有效渗透生命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比如结合《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主题和内容可知,这首词抒发了李清照的愁情。这首诗与李清照早期的词作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相比,在风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李清照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是李清照体验生命的结果。李清照通过体验和反思,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先有效选择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代表作,再发掘这些作品背后的人文性,以使学生感受生命的张力,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李清照前期因为生活富足顺遂,所以作品中弥漫着灵动欢快的气息,风格清新可人。后期因为金兵横行,她的生活颠沛流离,而这也激起了她强烈的爱国之情,因此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但是南宋朝廷的腐朽让她的希望成为泡影。为此,她在作品中对南宋朝廷进行了批判。她在《上枢密韩胄诗·其一》中写道:”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衷甲昔时闻楚幕,乘城前日记平凉。”这其中,既有对百姓的同情、蛮夷的痛恨,又有对无能的南宋朝廷的讽刺。她的良苦用心让人感动。李清照虽历经山河破碎、丈夫离世、穷困潦倒,但她的生命仍不失光彩,这是最值得尊重的。教师可以由此让学生反思生命的意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二)关注自然生命,培养珍爱生命的态度
生命教育中的生命不单单指人的生命,还指自然界中其他物种的生命。生命教育围绕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等展开,着重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的态度,促使学生以个体生命为着眼点,由己推人,由人推及自然界,最终实现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古诗词是中国文人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和生命体验等进行艺术创作的产物。古诗词中提及了各种生命形式和现象,花、鸟、鱼、虫等,在古诗词中皆可成为“主角”。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一切自然物,将教学内容具体化,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态度。
比如在教学《咏怀古迹·其三》时,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杜甫的诗歌,如《春望》《江南逢李龟年》《蜀相》《登高》等进行探究。学生发现杜甫的诗歌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其中的花鸟草树等,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自然生命的美感。这是作者细致观察景物、体验生命的结果,也是生命美学意蕴、美学思想的体现。为了让学生养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态度和情感,教师可以结合杜甫的诗歌,将杜甫笔下的自然物当作有情感、有温度的对象,让学生通过相关解读品味充盈在诗歌字里行间的生命美感。如《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然物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不同自然物之间看似没有关联,但其实内里却有着相互关切、对应的关系,这是自然界中的生命关切无处不在的体现。教师应关注细节,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并对生命产生敬畏和喜爱之情。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物,可以让学生对自然物生命有进一步的认识,促使学生生成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三)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生命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生命教育的主要课题是“为什么活着?”“该如何活着?”“该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命的价值,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行为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学会爱护、保护和发展自己。要想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就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丰富自身的生命体验,有效关注社会和生活,将个体与整体结合起来,学习生存技能和生命知识,认真思考死亡的意义,关注人类面临的危机,激活自身的感恩之情,养成健康的心理。
比如在教学《采薇》时,教师通过发掘诗中蕴含的积极情感,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师利用诗人海子的诗句导入:“‘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是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忧愁和哀伤,对于那些离家远戍的士兵们来说,这忧愁恐怕更甚。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中的‘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则着重表现出士兵们虽然饱受思乡之苦,但仍旧积极备战,满怀爱国之心。”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资讯,如《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紧急投入河南抗洪抢险》等,分析这些官兵对家国的责任感,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四)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呵护生命,活出精彩,应成为所有人的追求。那些不向困难低头,积极通过自己的努力播种善念、照亮社会的人的生命是非常有意义的。以时代楷模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为例,她一身伤病,却撑起了女孩子们的天,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她这样的生命,是有温度、有价值、有意义的。当前,生命教育被一些教师忽视,这导致部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少古诗词中蕴含生命教育元素。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开展主题活动,以使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
比如在教学屈原的《离骚》(节选)时,教师先结合《离骚》的中心主题,分析屈原的人生态度,爱国、美政思想,以及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精神,再结合相关内容,组织学生以“逆境中的选择与生命的价值”为主题开展讨论活动。经过讨论,有学生指出,屈原出身贵族,在遭到政治打压与流放后,虽然对黑暗、混乱的现实极度绝望,对生命的有限性充满焦虑,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远大理想,也不向黑暗现实妥协,他的理想之火仍在燃烧。为此,他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呼喊,努力向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的寄托之地进发。屈原对消极出世的否定,对积极入世的遵循,反映了他的生命价值观。因此,他最后虽然因楚国被灭而死,但是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他的人生价值和思想光芒的肯定。人海茫茫,如屈原一样身处逆境、历经磨难的人何其多。那么这些人都分别做出了怎样的选擇呢?李煜在被宋太祖囚禁后,徒有对“仓皇辞庙”的悔恨、痛苦和悲伤,因此,许多人都说即使李煜在后期回归了人性,但也改变不了自己对他所做的“是个没有责任和担当意识的失职君王”的评价。曹操在饱受诟病的情况下,依然高唱《短歌行》,怀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远大理想。文天祥在兵败被俘后,依然敢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明志。人要怀揣理性精神和道德精神奋勇前行,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教师要结合他人的故事,告诉学生,“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激励学生专注当下,积极向上,争取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五)开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学生最终都要踏入社会,接受社会的锤炼。学生如果对自己的个性及对自由的概念缺乏认识,就无法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高中阶段,借助生命教育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至关重要。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新途径。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一些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价值和内涵难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结合学情,将古诗词教学朝课外拓展,让学生借助课外阅读感知美好的事物,发现生命与自由、个性的内在关联,获得良好的体验。
比如在教学《短歌行》后,教师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的作品,以使学生借助课外阅读走进文学自觉的时代,感受建安风骨,了解曹氏父子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曹操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有着创作“慷慨悲歌”爱好的文学家。曹操的作品充满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曹操的作品,如《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都笔力雄健,有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魄,这其实正是他博大襟怀的写照。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非常值得学习和肯定。曹丕的作品骨骼清奇,细腻清越,在形式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曹植的作品,前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后期则充满了对现实的悲愤。他反迫害的决心和追求自由的愿望,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感染力。曹氏父子积极追求自我解放的思想,是非常超前的。通过课外阅读和学习,学生可以滋养心灵,对自由、个性、生命等有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基于生命教育理论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生命教育理论为指导,借助相关内容,多渠道、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促使学生领悟生命的真谛,进而实现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付强.《人间词话》审美意识对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启示与应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2] 王强.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6):80-82.
[3] 顾洁敏. 生命教育理论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