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月斌
区域游戏是在“珍视游戏价值”背景下形成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是幼儿最喜欢的幼儿园游戏活动之一。在区域游戏中,大班幼儿的探索能力较强,与教师的互动行为明显增多。因此,教师要强化区域游戏中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探索、自由创造,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和认知。
作为区域自主游戏的组织者,教师要在师幼互动中组织幼儿交流,引发幼儿更积极的游戏行为。但是,教师不能对幼儿提出统一的要求,以免限制他们对游戏的自主探索,影响他们自由发展。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定位,主动站在儿童立场上分析活动、引发互动。例如,教师通过会心的微笑、温柔的拥抱、肯定的目光、活泼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互动,充分信任幼儿,一边耐心倾听幼儿的想法,一边扮演朋友的角色,提出自主游戏的建议,使幼儿在平等的互动、温暖的鼓励下自主进行区域游戏。而在隐性互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喜欢的图片、动画等隐性工具,激活幼儿的思维,使他们在讨论中产生游戏灵感。
教师细致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是大班区域游戏中师幼互动的前提。教师只有全面观察幼儿活动,才能找准互动时机,推进师幼互动。如果教师观察不足,盲目介入幼儿活动,就容易干扰或中断区域游戏,适得其反。因此,在大班区域游戏中,为了有效推进师幼互动,教师应在转变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全面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根据观察中的发现,进行有效互动。
示范是大班区域游戏中教师与幼儿在行为层面的互动。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在恰当的时机通过肢体动作进行示范。例如,在大班角色游戏“娃娃看病”中,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扮演医生、护士角色,为生病的娃娃看病。游戏过程中,一名幼儿将生病的娃娃抱起来,用左臂夹着,但是一弯腰,娃娃掉到了地上。紧接着,他再次将娃娃抱起来,用右臂夹着,可是没走几步路,娃娃还是掉在了地上。针对幼儿的这一表现,教师采取“示范互动法”,用两臂抱着娃娃。左臂向身体右侧弯曲,贴近胸前位置,将娃娃头部朝上放在左臂。右臂向身体左侧弯曲,贴近左臂,把娃娃抱在胸前,用右手掌轻轻拍打娃娃,做安抚状。行为层面的互动,能够让幼儿在掌握抱娃娃的方法后,自主过渡到照顾娃娃、给娃娃打针等游戏环节。
在大班区域游戏中,教师与幼儿在语言层面的互动,多以对话为主。在对话中,教师与幼儿的观点不断发生碰撞,能够使幼儿产生新的游戏想法。
师幼共同参与语言形式的互动,有利于共建对话情境。教师只有参与幼儿的游戏中,才能真正共建对话情境,让互动水到渠成。例如,在大班建构区“搭帐篷”游戏中,幼儿想到幼儿园室外遮阳棚用4 根棍子支撑着。为此,幼儿也选择用4 根棍子搭帐篷的框架,先将棍子在地面分别固定好,再在上方将它们绑在一起。但是,由于数量较多,绑绳子的难度较大,幼儿没有成功,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哇,你们在干什么呀,我也想玩”等语言引发师幼互动,重燃幼儿的游戏热情;接着,教师一边说出自己“用3 根棍子搭帐篷”的想法启发幼儿,一边和幼儿共同搭建。搭好后,教师和幼儿愉快地在帐篷里玩起了“过家家”游戏。
教师应在幼儿由简入繁的游戏过程中,紧扣其由易到难的行为与问题,引发深浅有序的对话。例如,在户外运动区,教师为幼儿提供若干足球,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用足球玩游戏。活动开始,有的幼儿原地拍球,有的幼儿边走边拍。此时,教师邀请幼儿分别介绍自己的玩法。随后,为引发幼儿更高难度的“玩球”行为,基于“用椅子在幼儿玩球场地设置障碍”的背景,教师表示:“地上怎么突然出现这么多障碍,球过不去了。这可怎么办呀?”在教师的惊呼与疑问中,幼儿纷纷开动脑筋,寻找“带着足球过障碍”的方法。幼儿一边走,一边用左右手轮流拍球。但是,一些幼儿发现在换手拍球过障碍时,球会撞到椅子滚到一边。这再一次创造了师幼互动的契机。教师在对话中,鼓励幼儿相互帮助。
如何平衡“扶”与“放”的关系,一直都是大班区域游戏中教师议论较多的问题。教师可以用旁敲侧击的对话方式,平衡两者关系。教师可以先放手,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充分展现自我,再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具体表现,旁敲侧击地向幼儿提出游戏想法,支持他们接下来的游戏。例如,在大班科学区“开火车”游戏中,一名幼儿将小火车放在不同的轨道上,不断重复“开火车”行为。观察到他的这一表现,教师加入游戏,拿起小火车,一会儿放在普通的轨道上,一会儿放在倾斜的轨道、V 型轨道或S 型轨道上,与幼儿展开对话。
师:看我的小火车,有什么发现吗?
幼儿:咦?好像轨道倾斜了,小火车跑得变快了。
师:是吗?难道轨道越倾斜,小火车跑得越快?
幼儿:我们来试试!
旁敲侧击的对话既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小火车在不同轨道上的前行秘密,又帮助他们思考不同轨道对小火车的影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不断产生新的游戏兴趣。
让幼儿在区域自主游戏中得到赞美、增加自信,是持续推进区域游戏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因此,在大班区域游戏互动中,教师应对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注意激励性、赞美性语言的运用。例如,在大班美工区“变脸”游戏中,教师为幼儿提供脸谱、颜料、毛球、亮片等材料装饰脸谱;接着,教师对幼儿表现展开评价:“哇,这个脸谱上的毛球很可爱。”“这个脸谱上还有图案,太厉害了!”……在教师的语言激励下,幼儿增加了自信,相互学习,对他们的成长有着积极影响。
总之,在大班区域游戏中,教师应积极优化师幼互动方法,构建师幼互动环境,为幼儿区域游戏营造愉悦的氛围、提供有效支持,促进他们在区域自主游戏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