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2-11-28 02:27
关键词:课证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吴 萍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 宁波 315336)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同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4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同年6月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职业院校、本科院校陆续依据“1+X”证书制度推动课证融通的试点工作,课证融通工作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师资队伍调整、课程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满足社会的需求。

1 相关概念内涵

1.1 “1+X”证书制度的概念

“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中的“1”具有主体性、基础性,明确了高校学生个体所在的专业和学习发展方向;“1+X”证书制度中的“X”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导向性和选择性,每个专业在选择证书时需要处理好获取证书时需要培训的能力和专业与原有课程体系培养能力之间的差异;“1”与“X”起到一种互补、调节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共同组成高校育人目标。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机制设计、概念、性质、级别、口径、工作任务、技能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职业资格证书是岗位入职的最低要求,是法律规定和要求的岗位工种准入证书以及执业(从业)资格证书,代表的是工作人员执业或从业的基本资格[1]。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涵盖的主要是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工作内容,是目前高校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效引导学习者而颁发的体现学习者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的证书,可以作为大多企业单位员工入职的参考。同时,职业技能证书反映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新要求,有些可以对接国际职业标准,是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素养的综合体现。

1.2 课证融通的概念

课证融通,“课”指课程设置,为满足“1”和“X”的学习而设置的理论框架;“证”指专业技术技能素养与学历素养的客观表现。其中,学历证书是基础、主体,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学历证书的补充(新规范、新技能、新技术、新工艺)、强化(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等)与拓展(职业能力、职业领域等)[2]。可见,课证融通是指专业学习中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考证相对应,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学历证书,也能够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的考试来获取职业技能证书。

2 基于“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原则

2.1 文件中的四个坚持原则

贯彻落实《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等文件中的精神,严格遵循指导意见中所提到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遵循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完善机制、坚持标准引领等原则,以更好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较为落后、程序制定不规范、人才培养概念和目标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不能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开设必修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不足等问题,从而有效彰显院校人才培养特色、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稳步前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2 成果导向原则

成果导向一直是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原则,其源于教学目标理论、能力本位教育、精熟教育以及标准参照评量等基础原理,其主要指导思想就是确保教学流程导出教育成果,职业教育中就是将学生预期获得的能力作为导向,实现正向实施教学和反向设计,并以“学习成果”为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符合岗位需要的实践、创新等能力[3]。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还能充分利用“X”证书的专业性、可选择性与多样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健康发展。其中,以“X”证书学习成果为导向开发课程,在有效改变师生以往传统教育学观念的同时,还能更好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专业能力。

2.3 “X”证书与专业契合原则

“X”证书(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很好反映学习者在某一专业学习、职业领域、岗位工作中所需的特定职业素养、技能技术和知识水平。现阶段,“1+X”证书制度的引入目的就是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及针对性,并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效果,以更好符合行业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因此,某一专业应该从与该专业对接的职业岗位主要工作领域着手,选择与其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保证其能有效反映该专业领域的新要求、新规范、新工艺与新技术,并确保学习者经系统的培训与学习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并具备较好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更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对员工工作能力、任职能力的需求[4]。

3 基于“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3.1 优化策略的思考基础

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X”证书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功能:第一,补充功能,在教学内容中纳入与企业转型升级有关的新要求、新规范、新工艺和新技术;第二,强化功能,实现对学习者某一学习领域职业素养、技能和知识的巩固与强化;第三,拓展功能,进一步拓展职业能力与职业领域等,从而更好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5]。

在利用“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考虑和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要对毕业生就业拓展岗位和主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规范、工具、对象以及成果项目(质量标准)和基础知识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分出主次;②按照国家统一规范指定的证书,归纳哪些课程可以支撑“X”证书与人才培养目标;③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结合证书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如何整合,或者重新分解;④实操环节如何强化,或者哪些实训课程需要进一步强化,实训平台从何搭建;⑤学校如何满足实训基地、师资、教学软件等资源配置要求;⑥如何平衡不选考与选考“X”等级证书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学分分配问题。基于以上分析,课程设置与证书获取融合度提出一下优化策略。

3.2 优化策略的要点

3.2.1 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标准

由于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二者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可以将二者进行融合和并轨,以形成人才培养标准。

(1)人才培养满足地方人力需求。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职业教育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处理“X”证书课程内容,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

(2)人才培养能力细化利于目标实现。在确立人才培养标准时,还应该罗列出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条目。以此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帮助专业教师更好地了解人才培养标准,从而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6]。与此同时,在确立人才培养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作为主体所预期获得的能力,例如,高职机电专业的学生往往更希望获得灵活运用机电产品知识,操作、维护与检修机电设备的能力,而并非只学习机电方面的理论知识等。

(3)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需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已经认定的等级证书开展。在过去的实践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考取各种等级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2018年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受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发布了《关于招募职业技能培训组织的公告》(教职所〔2018〕144号),经过相关领域专业和社会有关单位论证,2019年3月从500多份有效申请中评选并公布第一批五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随后同年7月,公布第二批10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其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标准。这些都为课证融合的证书的落脚点提供了解决方向和依据,更是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3.2.2 教学化处理“X”证书课程内容

细化课程与证书对接的职业能力、核心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后的岗位实战能力。在开发技术路线时,应该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进行,并从职业能力出发,进行课程及课程内容的设置,以更好实现教学现场(虚拟的工作现场)与真实的工作现场之间的转换。不同的专业可以构建不同的教学化思路,例如,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其真实的工作现场主要是指熟练工人通过操作和控制机电设备而完成各种控制任务。而课程教学是学生操作机电设备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所以很多职业教育院校校内的生产线实训室已经建成,实训室等于工作室,课程教学等于生产线技能操作。再如电子商务,行业门槛不高,学生的实操完全可以灵活操作,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企业的基本技能可以分模块融入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高校也必须综合分析真实岗位工作任务,将具备教学性的目标能力与其要求掌握的职业能力进行转化,并根据与专业对接的行业、企业职业能力要求,有机整合所需的职业素养、能力与知识,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和职业教育规律。

3.2.3 实现“X”证书群与专业群有效对接

对课证融通而言,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X”证书群与专业群的对接。在“X”证书与专业群对接的过程中,不可能采用一张“X”证书仅对接一个专业群的模式,建议采用证书多样化模式。多样化证书主要是毕业生的兴趣拓展,或者就业岗位的拓展能力,指证书和专业学习内容关联性与相关性不大,但是可以辅助或者帮助提升就业素养。在确定“1+X”课证融通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追求:①资源利用率高,即相关的实训平台与教学资源具有较高的共享性;②证书性价比高,必须从专业对接行企业实际需求出发选择“X”证书;③能够体现成果导向,即符合与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3.2.4 行业企业与高校的进一步深度融合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同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重点在高校中的职业教育评价里特别提出,评价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德技并修、产教融合,重视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效果,评价过程中要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评价,与高校一起引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大职业培训、服务区域和行业的评价权重。该文件对高校课证融通的效果评价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要参与其中。这也要求行业企业不仅参与高校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证书培训等,考核也要有一定的参与。只有校企深度融合,才能更有效推进“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合深入快速发展。

4 结语

总之,基于“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要以课证融通为主要着手点,努力培育出更多令企业认可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强调完善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培养计划、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等,并提出且要大力加强校企合作,这些都为“1+X证书”下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猜你喜欢
课证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课证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1+X”证书企业需求与认可度调研分析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实践研究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