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2-11-26 05:33林小靖葛丽君
关键词:受教育者隐性理论课

林小靖,葛丽君

(大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以“八个统一”精准概括了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集中要求,其中包括“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1]。该论断充分揭示了隐性教育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重要地位。[2]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深度挖掘隐性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厘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从而推动解决目前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长远目标。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内涵

隐性教育最早从西方传入,在近半个世纪的本土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内涵。由于隐性教育自身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要求,二者天然地结合在一起,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慢慢演变成固定概念,被学者们广泛使用。

1.润物无声:隐性教育的内涵。“隐性教育是一种通过充分利用人们的生活实践,而不是单纯依靠理论教学达成教育目标的间接教学形式。”[3]隐性教育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不拘泥于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教育目的贯穿其中,使人们自发自觉地接受教育。

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的相对概念被提出,对比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呈现出潜隐性、主动性、渗透性等特点。首先,潜隐性是隐性教育的基本特点。正确理解隐性教育之“隐”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前提条件。通过春风化雨式的暗示和影响,将教育目标隐于教育实践活动中,以表面“无心插柳”的形式,达成“柳成荫”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隐性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将教育目标和内容隐蔽起来,而是通过巧妙的设计使教育者需要灌输的内容由受教育者自己发现和把握,达到“授之以渔”的理想状态。其次,主动性是隐性教育的独特优势。主动性能够消除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对于具有独立思想的受教育者来说,一旦某种错误思想深植于受教育者脑海中,依靠强制灌输是无法真正使其迷途知返的,甚至会激发其逆反心理,引发无法预计的后果。但隐性教育以更为温和、友善的方式浸润人心,而不是使两种观点直接对抗冲突,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灌输。最后,渗透性是隐性教育的主要目的。隐性教育的渗透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教育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受教育者通过接受隐性教育,使得教育内容真正入脑入心。隐性教育往往以某些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受教育者获得真实体验,促进受教育者知行合一,从而达到教育渗透的目的。

2.春风化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教育方式,“往往将教育目标隐藏起来,通过各种潜在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进受教育者的头脑之中。”[4]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把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与道德观念等内容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并且整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共同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5]通过对学界主流观点的概括总结,可以得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隐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整体,通过依托隐性教育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类型。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理论灌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也在丰富与发展,“灌输”也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依靠强制说服达成教育效果的手段,而是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在疏导与灌输并举中完成理论灌输的任务,这一过程中就必然蕴含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依靠自身独特的优势,补充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活动,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导向,会在一定阶段中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超前性与受教育者接受能力有限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推动受教育者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推动力。正确处理这种矛盾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比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的、正面的处理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采用温和、浸润的方式使矛盾中价值引领因素慢慢上升为主要方面,决定矛盾朝着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新价值洗礼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学生是复杂多样的,其价值观念已初具雏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需要,因此,顺应时代发展、信息化社会要求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必然选择。

1.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社会信息化样态越发成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教学形式发生改变,由单一课堂转变为线上线下双课堂。受疫情影响,中高风险地区的线下课堂被迫暂停,由线上课堂代替。线上课堂对比传统课堂,师生互动性增强,教学氛围轻松成为其突出表征。其次,教学内容发生改变,形成以教材为主其他相关资料为辅的新格局。线上教学的便利性为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开放信息提供可能性。学生不再受限于本校本专业的授课内容,可以通过公开课学习更高水平的课程内容。

新时代的教育变化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成土壤。首先,网络教育空间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近年来,红色经典影片、弘扬中国精神的微视频等以雨后春笋之势涌现,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抗疫事迹的行为不胜枚举。这些宣传内容里既有主流媒体的引导,也有群众自发创造,但都在无形中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素材。其次,新媒体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创造多元平台。“微博、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是高校学生日常交流和休闲娱乐的主阵地,这些平台都可以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载体。”[7]因此,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应了时代要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手段。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为载体,多重视显性教育作用的发挥,但随着单一教育手段弊端的暴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慢慢得到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以情化人、以理服人等方式,化解学生对理论课的畏难心理甚至是排斥心理。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在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背景下,学生可接触的信息繁芜庞杂、内容多样,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改革创新提供契机。面对新时代高校学生呈现出的群体复杂性、信息多样性、思维独立性等显著特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应与时俱进、因时而新的要求。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依托新媒体等平台开拓创新多种教育形式,有利于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目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其能弥补思政理论课的不足、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手段。

3.满足学生多元教育需要的重要举措。“教育者要依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从而达到巩固和强化教育效果的目的。”[8]由于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受到地域、文化和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个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程度均不相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首先,对正处于迷茫状态、急需思想上引导的学生的教育。这类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内在需求,是最易受教育的群体,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容多为一般性指导,对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缺乏针对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达成应有的效果,需要通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个案分析等具体指导。其次,对已有明确人生规划、正确的道德观念已基本形成的学生的教育。这部分学生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引,适用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最后,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存有偏见、内心排斥的学生的教育。这部分学生个性强烈、特点鲜明,传统理论灌输方法不适应于此类学生,亟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由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传统单一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因此,需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补充。“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手段,随着学生教育需要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直观形式。”[9]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借助多种学生易接受的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当中,实现超时间、超空间的教育效果。

三、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顺利开展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充分把握课程思政的任务要求,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积极运用信息化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完善教学方法,推动议题式教学法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结合”[10]。

1.落实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任务要求。课程思政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表现,专业课教师需要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在教育理念上,需要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11]。首先,需要明确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程中增加思政底蕴,在传授具体学科知识的同时兼顾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延伸‘思政课程’的育人空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具有渗透性。”[12]比如在体育课中引入女排精神,将体育精神与爱国精神相联结,使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培养自己的大格局、大担当。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分清主次矛盾,课程思政的载体是专业课程,不能喧宾夺主,将专业课上成思政课。其次,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将专业课内容与思政内容相融合。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要钻研本学科知识,还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内容。但某些专业课教师本身思政理论素养欠缺,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生搬硬套、过渡生硬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提供相应培训,开设教师思政理论课,从根源上提高专业课教师完成课程思政任务要求的能力。最后,需要推动课程思政常态化,不可急功近利。课程思政的实施是一个过程,教师能力提升和学生认可度的增加都需要长期过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当前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教学模式尚未成型,评价机制也未健全,课程思政作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地位、效果需要时间和实践的验证,因此,要推动课程思政常态化发展。

2.开发符合学生需要的社会实践课。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利用多渠道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首要任务,需要校内校外联动开发社会资源。首先,利用符合实践活动的各种资源。高校文化中的校风校训以及优秀校友事迹等都是可以利用的珍贵素材,同时重视挖掘社会资源,学生只有走进社会才能有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在疫情时期特殊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开展主题宣传、网上调查、专题讨论、拍摄制作网络微视频等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主动担当,完成自我教育。其次,关注影响实践活动效果的多种因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要考虑实践地点、时间、学生兴趣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未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时间、距离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之前,一定要以学生需要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学业压力、能力精力等问题。最后,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机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考核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利用实践汇报、课堂展演、视频呈现等多种方式展现实践收获,使学生通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形成闭环效应。

3.推动议题式教学融入思政理论课。议题式教学指的是一种通过议题活动创建合适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思考,形成基本价值观念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理论课可以通过引入议题式教学法,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发挥议题式教学将理论知识嵌入具体情境的优势。议题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及转变学习方式为其深度学习提供了可能性。首先,议题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议题活动本身具有新颖性、时代性以及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参与集体讨论的积极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以及在具有价值两难性的议题辨析环节中说服他人成为其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其次,议题式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通过强硬的灌输手段来使学生接受知识和价值观念,学生也从原来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挖掘者。在议题式教学中,学生不仅仅依靠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来获取知识,其在课前准备议题活动所需要的相关素材时,已经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把握,达到了主动预习的效果。学生通过主动预习,更容易在课堂上举一反三,进行深度思考并能够不断给予自己正向激励,在潜移默化中最终完成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13]高校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活动中所选议题应当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连,学生通过参与具有集体意义的议题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探究,通过主动表达等途径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隐性理论课
浅论党风廉政教育实践中的隐性教育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教学的困境与路径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生活教育”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