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教育融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与路径

2022-11-25 14:40孙发有
关键词:显性隐性应用型

孙发有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既需要一定数量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承担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应用型人才区别于高校培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但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大多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一般都经历过长期而艰苦的奋斗历程,向往走一条由专科升本科再发展为硕士乃至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的传统路子。因此,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着向研究型高校看齐、借鉴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由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加之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观念深入人心,教育教学过程中未能及时走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路子,存在着过度依赖显性知识的现状,学生知识结构出现失衡和缺陷,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合力,导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研究型高校学生相比理论水平不足,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相比实践操作能力薄弱,高不成低不就,综合竞争能力薄弱,无法满足区域人才需求。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只是类型不同。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要明确自身定位、转变育人观念、厘清办学思路,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隐性知识教育融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

将隐性知识教育融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隐性知识存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角落,并深刻影响着活动在该场域中每个人的行为实践。但由于隐性知识自身的特征,它不同于显性知识能够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而是具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和隐蔽性,人们往往无法意识到它的存在,因此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易受忽视的一环,一直得不到恰当地利用。认识隐性知识的存在及其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价值和影响,是利用隐性知识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的前提。

1.有利于显性知识的内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所说的“知识”通常指显性知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我们强调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是基于其长期以来备受忽视的境况,不能因为强调隐性知识就去忽视、否定显性知识。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与能力[1]。这说明对应用型人才而言,虽不要求其如学术型人才一般精于理论研究,但掌握一定的显性知识是必需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同构成学生的知识整体,二者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石”和“向导”,对显性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影射作用,有了这个“向导”,人的思想就有了方向上的指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性知识的教学只有与学生自身的隐性知识相契合时,显性知识才可能为学生所理解,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应用型人才所“用”之知识基础才可能稳固。如果脱离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的学习将无法得到隐性知识“根”的支撑和营养,成为堆砌的材料或死记硬背的东西,脱离学生个人而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明确隐性知识的重要价值,以隐性知识作引子,把隐性知识融入到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中,显性知识的学习才不至于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能够内化为个体的能力和素质。

2.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强调“应用”,更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集成性[2]。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是进一步内化为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前提。但知识并不会直接转化为能力,也不是什么知识都可以转化为能力。转型背景下,受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思维的影响,地方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仍重理论、轻实践,过度依赖显性知识,导致对隐性知识的放逐和显性知识至上的倾向。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大量知识,却没有形成相应的能力。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这些知识脱离学生个人,是无意义的、枯燥的、无味的、僵死的,成为应付考试以外百无一用的知识。教师教学也在“分数至上”的功利化背景下逐渐异化,只教授那些有利于学生通过考试的所谓“知识点”,而事关学生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隐性知识则被排除在教学之外。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高度个人化的、难以言说的知识,其不能通过常规的方式传播和转移,但却是比显性知识更有价值且更能创造价值的知识。人类的行为实践与隐性知识密不可分,一个人实践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其隐性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程度[3]。教学中忽视隐性知识的后果会导致学生知识和能力之间两张皮,知识无法整合成能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尤其应注重对学生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以通过隐性知识教育搭建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3.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教育要完成两件事情:其一,帮助年轻人成为一个个体的人,拥有独特的、个性化的生活;其二,竭力使他们能适应公共生活……这部有关通识教育的报告,必然要从广义上的‘人’的‘完整性’而不是从狭义上的个人‘能力’角度来探讨教育如何为人生做准备。”[4]无论是学术型人才培养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都应促进学生的自由和整全发展。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能仅仅追求所谓的“一技之长”,而应在帮助学生适应公共生活的同时,致力于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5]。然而,在显性知识至上的教育教学的环境影响下,无论是学校、教师抑或是学生家长关注的往往是学生成绩、获奖、能力、证书等可视化的东西,无形中放弃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忽视了精神、信仰、德性等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导致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同质化。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仅要求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学校也不应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培养学生在习得应用技能的同时涵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个性和身心的自由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育教学中显性知识至上的倾向,重视对学生的隐性知识教育。隐性知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以有生命的人为载体,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兴趣爱好等密切相关,“能够打通知识与生命、知识与生存的关联”[6]。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隐性知识传播和整合的核心[7]。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意味着对学生这个人的关注。也就是说教师只有认识、尊重并重视学生的隐性知识,才能走进学生内心,认识和了解学生,进而与学生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师生彼此的隐性知识得以传播和分享,不仅学生能够受到熏陶,成长成才,教师也在唤醒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达至教学相长。

二、隐性知识教育融入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对隐性知识的认知。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为实现隐性知识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教师首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其在进入课堂前心灵并非是一片空白,而是带来了彼此各异的隐性知识,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言语和行为也不是凭空发生的,而是与其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习惯爱好、情感态度等紧密相联,具有高度的个人化特征。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隐性知识是无处不在的。但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固有特征,它的存在往往不被人们所意识到,而只能自发地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既可能起到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也可能起到消极的影响,从而降低教学活动效率,甚至阻碍某种显性知识的教学[8]。因此,教师首先应认识到隐性知识对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价值和影响,这是进一步利用隐性知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的认识前提。对不同学生来说,其对同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教师不应简单地评价对错,而是要通过学生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洞察其心理,领会其所思所想,即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思其想洞察学生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隐性知识,把握弦外之音,了解隐藏于其言行背后的知识状况和真实想法,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建立在具体知识基础上的深层思考和意义生成,实现知识的价值。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应用型人才要求其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即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显性知识,也要具备有关行动方面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获得和发展的关键。目前,不少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然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不够,有些迫于要求开设的实践课由于师资等方面原因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忽视企业的技能需求和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这种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对实践的需求,学生知识结构出现脱节,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无法整合成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无法衔接,学生就业缺乏竞争优势。

改进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势在必行。首先,应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实践是联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纽带,也是学生课堂上所学的显性知识与自身具备的隐性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其次,应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素质,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课程设置要紧密贴合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科学规划实践教学内容,注重专业知识的及时更新;在评价方式上应加强过程性评价,注重多元评价实践教学效果,真正搭建有利于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

3.创设良好教育氛围,促进隐性知识共享。隐性知识共享是学生隐性知识建构的重要路径,倘若不能共享,个人的知识积累将无法利用他人的成果而不得不从头摸索,这样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效果也难以保证。为此,构建有利于隐性知识传播共享的环境氛围尤为重要,这与隐性知识的情境性特点是相契合的。首先,学校方面应注重育人环境的建设,构建促进知识交流、共享的有效氛围,进而在整个学校营造促进学习、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文化环境。其次,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互信的交流机制,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耳濡目染,师生之间隐性知识得以传播和共享。最后,应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促进同辈群体间的隐性知识共享。学生作为同辈群体,由于年龄、社会地位等相近,交往更具亲和性和易接受性。同辈群体的影响是双面的,积极向上的同辈群体环境对学生有很好的引导和熏陶作用。高校应多提供座谈会、读书交流会、课题研究、团体活动等机会,培养同辈之间的合作精神与意识,拉近同辈群体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和舒适感,他们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而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彼此的隐性知识得以激活和共享。

4.深化校企合作教育,扩展实践育人平台。斯滕伯格曾提出:“隐性知识是人们与真实环境进行互动时获得的。”[9]波兰尼在阐述隐性知识的特征时也曾指出,它可以通过“学徒制”的形式进行传递。在校企合作教育中,企业为应用型大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和环境,那些不易通过书本学习的生产经验、操作诀窍、企业文化、价值观和管理规则等,唯有置身于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才能习得,大量的隐性知识通过企业导师“师傅带徒弟”式的方式传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整合,进而构建自身的隐性知识。基于此,我们认为校企合作教育能为应用型大学生隐性知识建构提供平台,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之政府方面的相关政策支持欠缺,导致现有的校企合作教育仅停留在低层次和浅水准上,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模式难以形成,无法发挥应有的育人成效。深化校企合作教育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路径之一,学校、政府和企业都应重视并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教育中来。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政府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筹规划,给予校企合作政策、环境支持和相关制度保障,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切实改变校企双方“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学校方面要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重视行业企业需求,主动引进行业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中来,以衔接行业企业需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企业方面应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大局为重,增强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与学校的交流互动和资源整合,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