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同情意识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2022-11-25 14:40张丽芳
关键词:同情医患医学生

张丽芳

(齐鲁医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300)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要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技能训练,还要注重医学生职业道德、合作能力及对医疗事业坚定信仰的培养。加强医学生同情意识教育,既是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还是培养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举措。

一、同情意识的内涵及作用

《论语·颜渊》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己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指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论述,指出医者看见病人痛苦就像自己也痛苦一样,要感同身受。清代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指出:“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为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1]。视病人犹如自己是高尚医德的体现,也体现了医学人道主义中的同情意识。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铁钦纳于1909 年提出empathy,译作同理心、共情、移情等,意指理解、体验别人内心情感的能力[2]。18 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亚当·斯密所著的《道德情操论》中应用同情基本原理来阐释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是情感伦理学的早期代表作。他指出同情是指“人们凭借想象力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联想所产生的情感,是人们将自己设想为公正的第三者,并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境地进行想象,从而产生与他人相似的情感反映”[3]。这里的同情与“体恤”“怜悯”有所不同,更侧重于相同的感受,即“共情”。同情作为人际交往中积极有效的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影响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及和谐医患氛围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同情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1.是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待健康与疾病问题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促使我们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整体性上来理解疾病防治与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关系,深化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认知,促使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根据高等医学教育形势,结合卫生事业发展要求,按照医教协同及“5+3”卫生人才培养实际,提出了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和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4]。其中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围绕职业责任、职业情感与职业良心的教育,通过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职业发展等系统教育实现价值观与职业素养培育,使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富有责任感、具有良好职业情感的医生。培养医学生对崇高职业的认知,养成大爱精神、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情意识教育是根本。

2.是和谐社会构建及加强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情中的立场交换以及由此而调整激情程度的思维有利于医生在医疗活动中客观公正地处理自己的言行。同时,同情意识的增强也有利于医务人员尊重生命、努力专研医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从影响健康因素的广泛性出发,将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范畴从传统的疾病防治扩展到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影响健康的各个领域,即非专业技术能力。非专业技术能力是临床专业医师的软实力,也是专业医生从事医药卫生事业的必要条件。沟通能力是软实力中重要的一项,医生与病人要想完成有效沟通,同理心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5]。因此,培养医学生的同情意识,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3.是培养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举措。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医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卫生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奠定基础。在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中,加强医学生同情意识教育也是解决当前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举措。同情在医患关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较强的同情能力能够给病人提供更加轻松的治疗环境,医务人员的同情意识能够让患者体会到其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能够让患者敞开心扉与医务人员交流,从而改善因患病、经济和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不良情绪,进而缓解医患关系[6]。

三、医学生同情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目前,医学生同情意识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教育目标存在偏差,对医学生同情意识培养重视不足;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课程体系中缺乏对同情意识的考核;教育重形式轻效果,忽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感受和反思过程等。针对医学生同情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医学生同情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如下:

1.坚守医学教育宗旨,完善同情意识教育制度设计。医学实乃治病救人的“仁学”,即需要从业人员的“仁心仁术”,因此,医学院校要着力培养具有仁心仁术和同情意识的医学人才。在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尤其是同情意识教育中,引导医学院校全体教师明确医学教育的目的、宗旨和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在制度方面强化设计。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和医学发展规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考查方式、教育教学方法和多样化考核等方面科学设计。首先,要保证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重视相关课程的开设和学时。在美国和德国,医学院校开设的《医患沟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学时数占到了医学专业课总学时的1/4[7],这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和同情意识教育的基础。其次,加强任课教师的理论培训,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素养,保证教师时刻对标,确保加强医学生同情意识教育的实效,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

2.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级同情教育模式。医务工作人员的同情能力是“以病人为中心”等人文关怀的本质,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8]。加强医学生同情意识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家庭要把同情意识教育深入日常生活,注重家风的熏陶。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意识,通过诚信待人、敏事慎言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其次,医学院校要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情感教育设计。培养学生增强自律,强化医学生内省、慎独,加强与学生所在家庭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努力促进医学生的同情意识教育。再次,社会要强化舆论引导,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何让社会变得更有人情味,如何让医学生同情意识不断提升,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首要的就是建立健康的、互信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情意识培养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3.以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情感教育。同情意识培育包含外在价值维度和内在价值维度两个阶段。外在价值维度是指通过教育教学提高医务人员感受同情的能力、表达同情的技巧,即他律阶段,形成医患双方良好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内在价值维度是使同情的理念内化为同情能力,使道德主体自觉形成尽心救治和照顾病人的职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即自律阶段,进而有效避免医疗事故、过度医疗等情况的发生。因此,技巧培训和理念的修养学习缺一不可。

第一,理论教学培养同情意识。医学人文课程中明确培养目标,注重对医学生同情意识重要性在课程教学层面的落实和体现。开设丰富多样的人文素养课程,加强《医学伦理学》 《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等医学人文课程中对同情理论的学习。教学设计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医学生的同情意识,将同情意识的学习效果作为课程考核的内容之一。在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将同情意识的教育融入其教学之中。汇集优秀师资编写课堂教学的补充资料,丰富理论学习平台的资源,有利于将理论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

第二,实践教学强化同情意识。同情意识的培养需要在增加实践性学时的基础上,结合医学教育规律,使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和临床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提高人文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在低年级阶段注重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学习,树立医学生对人文关怀理念的正确认知。在医学专业知识学习阶段结合临床案例、医患纠纷实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同情技巧。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邀请专业医师开展医患关系讲座、个人职业经历访谈等,培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及对医患关系的正确认知。利用寒暑假时间设计学生临床体验活动教育,开展寒暑假医疗单位见习、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导医经历、社区保健知识宣讲并记录感受。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作用,定期开展医患角色互换情景剧表演、医患沟通技能竞赛等活动,有助于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和同情能力的提升。

第三,开设网络课堂提升同情意识。拓宽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学习的载体,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完善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教师在网络课堂中设置学习板块、互动板块、测评板块等,通过学习、答疑解惑及考核学习效果等步骤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分析总结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评价指标,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正如希波克拉底所说“知道患有某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该人所患的是什么样的疾病,更重要得多”。因此,应当重视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尤其是同情意识的培养,使其学会“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从而争取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与患者建立真诚、信任的合作关系。引导医学生树立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职业信仰,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同情医患医学生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医患沟通障碍之医方因素分析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不该有的同情
Apologizing
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