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的多模态路径研究启示——《口译理论研究》述评

2022-11-25 00:19马泳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双语

马泳斐

口译的多模态路径研究启示——《口译理论研究》述评

马泳斐

(湖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近年来,口译研究作为翻译学研究的子学科取得了蓬勃的发展。王斌华教授所著的《口译理论研究》是翻译学口译研究领域中又一重要理论成果。该书作者全面细致地探讨了口译理论,梳理口译研究的脉络,建立口译研究的多模态路径,包括口译认知处理、双语处理、交际协调、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同时作者也指出了与时俱进的研究方向。

口译研究;理论;多模态路径

自20世纪50年代起,口译研究在中国广受欢迎。近20年来,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在政治、外交、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互鉴日渐丰富,中国市场对口译实践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中国高校的口译教学也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但是口译研究的理论基础仍有待加强。面对如此现状,王斌华教授基于自身20多年来的口译实践、教学以及研究的经历撰写了《口译理论研究》一书,该书是王教授将口译研究放在更加广阔的人文、社会视角下的著作,对于学者寻找新时代口译研究的方向,进一步探索口译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对该书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分析作者建立的多模态研究路径,此外也论述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

一 《口译理论研究》主要内容

全书一共6章,全方位介绍了口译研究的概念、国内外发展概况、口译的多维认知论、信息处理论、交际中介协调论以及社会-文化活动论,探索了口译研究学科理论发展的路径。

第一章,作者基于口译与笔译的区别构建起口译研究的多维认识论,帮助研究者梳理口译研究的核心课题,并阐述了国际和国内口译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作者指出,口译不仅仅是简单的双语转换技巧和能力。作者创造性地以三个同心圆来构建口译研究的多维认识论。从微观角度来看,口译是双语转换加工过程、认知操作和处理过程、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话语理解和产出过程。从中观角度来看,口译是人际互动和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该角度着重注重口译的交际在场行为。从宏观角度来看,口译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译员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交流和社会互鉴的桥梁。作者介绍了口译研究的5大核心课题,涵盖“口译是什么”“口译行为和口译活动如何进行”“口译产品是怎样的”“口译活动发挥怎样的作用”等方面,并且梳理口译研究的5大理论层面,涵盖口译的双语认知处理、口译双语信息处理、口译交际中介协调、口译社会-文化活动、口译专业技能。接着,作者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口译研究的进展。从国际层面来看,作者综述了口译研究的5大发展阶段及代表性成果,统计了46本“本杰明翻译学图书馆”丛书口译研究的相关出版物,其中详述口译研究的3本学科奠基之作。从国内层面来看,作者在穷尽所有与口译研究相关的理论著作和论文述评后,将中国的口译研究划分为4大发展阶段,简要介绍了21世纪以来中国口译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同时也对国际和国内口译研究成果进行审视。

第一章的论述旨在向读者阐明,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研究领域,口译研究已经形成了若干个子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主线,成果颇为丰富。

作者在第二章论述了口译的即时双语认知处理论,横向总结了口译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及其理论,主要包括巴黎学派释意理论、DanielGile的认知负荷论及其认知处理过程模型,以此来解析口译中复杂的认知处理过程、记忆机制,并构建口译的双语加工论。巴黎学派释意论将口译视为基于源语“意义”之上“脱离语言外壳”的目的语传译行为,但释义理论在学界也存在一定争议,即缺乏实证检验以及对关键概念界定模糊,缺乏精确性。学界围绕争议进行反思,以此推动口译研究进入新兴时期。除释意论外,DanielGile(1995)的认知负荷论也占据重要地位。该理论主要包括同传和交传中的认知负荷公式和认知负荷模型假说。认知负荷假说认为,译员自主有效分配的精力要大于完成口译任务所需的精力,这样才能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又分配出多余的认知资源用于口译产出监控。随后,作者阐述了口译认知处理过程论以及口译的记忆机制。口译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处理过程,最关键的是涉及译员如何协调行业知识的认知理解、双语转换以及口译记忆等复杂的过程。口译中的记忆为短时记忆,但是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需要译员激活主题背景信息和长期记忆积累才能实现短时记忆扩容。作者指出,各种双语加工模式在口译跨学科研究的背景下需结合口译的交际行为进行全面分析,且需考虑过程研究中的生态效度。最后作者建议,口译的即时双语认知处理的研究前景依然广阔,从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的角度进行多维探索意义重大。

作者在第三章重点阐述口译的即时双语信息处理论,包括口译研究中的双语信息处理机制、产品评估、策略、操作规范和口译话语特征。双语信息处理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译员如何在听取源语信息的情况下同步进行信息整合,如何在双语转换中对源语信息进行重构等。口译语篇的产出形成口译产品,对口译产品进行评估是教学和实践反馈中的重要环节。业界对此提出了不少评估标准。作者建立起基于源语-目标语的语篇际评估、目标语语篇内部评估以及译员职业规范评估的口译评估框架,也论述口译评估不仅要从源语和译入语的语篇层面上判别译入语是否实现意义的传译,考察交际功能能否在译入语中实现,检测口译输出语流是否通畅、口音纯正,还要评价译员在现场的口译行为是否符合职业伦理等等。作者接着阐述了口译中的信息处理策略,较为典型且常用的策略包括推理、预测、切分、省略、增补、解释说明等。而译员选择口译策略时亦遵循一系列法则,这些法则形成口译信息处理的操作规范,可以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分析观察得出规律。在口译双语信息处理机制、策略和操作规范基础之上,作者从话语分析角度解析口译话语的多模态语篇特征,建立起口译双语信息处理的多模态研究路径,即对口译产品进行语言、副语言和非语言层面的分析,不仅要考量话语特征和信息内容,还要考虑源语讲者的语速、音韵、停顿及其肢体语言,刻画出口译话语的本质是一种交际互动的立体语篇。

在第四章中,作者从口译的交际互动角度构建口译的交际中介协调论,以社区口译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勾勒的是社区口译的发展轨迹,涵盖法庭口译、医疗口译和手语传译三种模式,并梳理历届欧洲关键链接社区口译研究大会论文的研究主题。通过梳理,作者发现译员在社区口译中扮演的角色更为多样,且发挥了3种协调功能,即交际互动协调、话语互动协调以及权力和跨文化协调,译员可以跨越文化障碍,传达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诉求,实现交际目的,也能够充当话语的管理者、话论的调控者实现话语互动协调,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跨文化和人际交往能力,协调会话双方权力和情感冲突。由此可见,译员不再是源语的“传声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调控双边关系的参与者,既要把控话语和交际互动,也要平衡权利和文化冲突。相对会议口译而言,社区口译关注度不高,译员规范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因此,作者指出有必要加强利益攸关方之间的交流、加强口译话语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用多模态的方法探讨社区口译。

在第五章,作者从宏观语境和口译活动外部影响的视角构建出口译的社会-文化活动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译员角色、译员职业伦理、口译规范以及口译史等。译员角色定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交际场景的不同使译员不仅是“隐身”的“传声筒”或“回声器”,译员也会“显身”性地处理口译话语,对源语语篇进行重组或修正,发挥自身的社会文化作用。译员在提供口译服务时也应遵守一定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确保忠实传译原文内容。Chesterman在总结前人翻译伦理研究基础上归纳出5种翻译伦理模式,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基于规范的伦理和承诺伦理。针对译员伦理方面的研究不多,还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口译规范是一定语境下口译活动各方共有的、关于口译行为和活动的价值与观念,制约口译员在现场使用的交际策略和决策行为。借助语料库和系统功能的语法工具,可以实现社会学视角下的实证研究。作者在最后一小节聚焦口译史,从西方近代口译职业史,如巴黎和会交替传译职业化起点、纽伦堡审判开启同传大规模使用,以及联合国译员几代译员史到中国近代口译史等,建立起口译职业史、事件史、译员史以及社会学视角下的口译史研究体系,探讨口译史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更加丰富了口译的社会-文化活动论的内涵。因为口译即时性特征,语料难以保存,多年来口译史领域有诸多学术空白,作者亦提出了口译史,研究的两大思路:关注近代和现代口译史以及从史学研究中寻找资料。

第六章,作者探索口译学科理论的发展路径并提出口译研究学科理论发展的框架。首先,作者总结中国口译研究的现状,并且论述拓展口译研究路径的必要性。随着众多学者的努力,口译研究中的方法论建构得以加强,口译教学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语料库口译研究成果众多,这些领域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本章的2-5节,作者明确了口译研究可以从语言学、文化、社会学、史学研究四大视角进行深入挖掘。接着,作者从话语分析、功能主义、口译风格三个方面总结了语言学视角下口译研究的进展;从批评话语分析、性别研究、后殖民研究三种文化研究路径概述了4类口译的文化研究主题。通过六章的论述,作者逐步构建出一个多视角、多层面、多路径的口译研究框架,丰富口译研究的理论内涵。

二 《口译理论研究》特色

本书特色鲜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书系统化程度高,是作者从对口译本质的认知到口译的社会文化属性的透彻分析。本书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口译研究的书籍和文献,不仅涵盖统计结果,也包含作者诸多的思考、评述和总结,为今后的口译研究指明方向,是非常宝贵的学术资源。例如,口译的认知处理建模多数是基于心理语言学实验,但是对真实场景下大规模口译现象的系统观察进行实证研究同样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因此认知处理模型不具有普适性,要考虑口译过程中诸多变量的影响。作者对法庭口译、医疗口译、手语传译等领域的梳理是国内学者首次将社区口译的重点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成果系统性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开创性。考虑到本书的受众大多数为高校口译教师、口译研究者、口译专业硕博研究生等,这些系统的梳理给后续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作者将散落的各种文献汇聚在一起,为深入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社区口译在国内外引起了部分学者关注,但仍旧比较小众,作者的系统梳理有助于相关知识进一步传播。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既涵盖国外主流的研究视角,也囊括国内研究的最新进展。作者系统化地建立多视角、多层面、多路径的整体性口译研究框架为读者建立了全套口译研究路线图,内涵丰富,意义深刻。

第二,本书建立的多模态口译研究路径有较高的跨学科特性和专业理论化水平。口译研究一直被视为是翻译学研究下的子学科,学科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作者创造性地用三个同心圆建立了口译的多维认识论,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视角抽象出真实口译活动的性质,解密口译过程中的认知处理、双语信息处理、交际互动话语、口译的社会-文化作用、口译规范、译员职业伦理等,指出了口译理论研究的本质是跨学科研究,专业化水平极高。作者在建立三个同心圆之外指明了口译研究的认知心理学及神经心理学路径、语言学及话语分析路径、教育学路径、史学路径、文化研究路径、社会学路径以及交际学路径,将口译研究的跨学科理论化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每一种研究路径都是口译活动与特定领域的碰撞而产生的火花,各个跨学科领域因为口译活动的推动作用而熠熠生辉。本书高度理论化和专业化的特点不仅推动口译学科的构建,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注入活力。

第三,本书的出版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业界对口译及译员的一些质疑,能让社会对口译形成正确的认识。口译跨学科特性使得相关研究进展因现代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而蓬荜生辉,但技术的出现也对口译职业带来一定的挑战。“口译员会被机器代替”的业界言论不绝于耳。本书的出版从侧面也佐证了口译活动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译员的双语认知操作系统无法轻易被简单机器取代,译员在口译活动中的交际话语、权利调控和决策制定也无法由机器完成。作者能够高屋建瓴地洞察口译研究中的热点和趋势,本书既丰富口译研究下的热门话题,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也进行理论延伸和批判,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同时还具有弥补口译研究空白的开创性,是学界理清口译本质的重要理论武器。

除了以上提及的优势和贡献,书中难免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本书部分内容的论述还不够深入。如谈到口译学科理论发展路径中,口译研究的功能主义路径论证稍有欠缺。功能主义学派不仅限于翻译类型学和目的论,还涉及系统功能语言学,如主述位理论、评价理论等在口译质量评估等研究领域的应用等。功能主义路径与口译结合可供研究者借鉴,打开思路。

第二,在论述口译的语言学研究路径中,通过语用学路径来考察口译话语在交际场合中是否影响对话双方的面子,造成不礼貌行为,或者因为口译员对话语的协调操控是否会引起源语会话含义的改变等,也是值得探讨的议题。这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小节,纳入口译研究的学科理论发展路径的框架中,借用语用学的相关论述分析口译话语传播的沟通效果。

第三,作者的文献统计稍有欠缺。如第六章第三节第二部分谈到口译的性别视角,作者没有收录比利时根特大学两位研究者CédricMagnifico和 BartDefrancq (2017) 在上合著的论文,探讨会议口译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如何受到译员性别差异的影响。

总的来说,本书的出版,在国内口译研究领域中意义重大。

首先,本书有利于口译教师和培训者进行口译教学。口译教学是技能化的教学,学界就此已达成共识,但是理论深化有其必要性。口译学习者对口译的认知处理、双语转换、交际协调沟通、译员能力等建立全面正确的认知是做好口译、向口译职业化方向发展的基础。这需要口译教师自身建立起口译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完整体系,充当引路人。而国内高校部分口译教师“半路出家”,对口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如何评价学生口译表现给予正向及有建设性的意见等问题存疑。因此本书能够有效提升口译教师的理论素养,将理论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其次,本书有助于口译研究专业的研究生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口译策略的运用,提高口译能力与研究能力,并对口译产品的质量进行科学和客观的评价。口译员并非天生,口译能力是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经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而习得,并逐步提升的。本书有助于口译研究者全面理解口译的认知系统,探究双语信息的处理机制和策略,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系统且专业化地学习口译、习得和巩固技能来应对高阶口译训练中的困难和挑战。

本书的出版代表中国学者近年来对口译研究领域所做的贡献,极大地推动了口译研究的发展。本书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值得众多口译研究者研读,吸取精华,全面深入地了解口译的本质及其社会文化属性和特征。

[1]Magnifico, C & Defrancq, B.Hedges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J].Interpreting,2017(1):21-46.

[2]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5.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05.

[4]王斌华.口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

2021-07-11

马泳斐(1994-),女,湖南永州人,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口笔译理论与实践。

H315.9

A

1673-2219(2022)01-0133-04

(责任编校:呙艳妮)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双语
基于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典型口译活动分类探究∗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口译趣谈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