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斌
口译工作是一个随时学习的过程。译员在做译前准备时,通过构建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和针对特定会议的专题准备,已经具备了从事口译工作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口译现场,译员仍有可能遇见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包括陌生词汇、概念、专名等,对于现场出现的新问题、新概念,译员必须具备临场学习、现学现用的能力。译员在现场可能遇见的问题多种多样,因此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应该做到“学中干,干中学”,善于迅速吸纳来自现场的各种知识。
例如,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召开的“21世纪中国文化论坛”期间,担任欢迎晚宴致辞交替传译工作的译员在致辞前与发言人沟通,了解到致辞人会提到一位抗日战争期间曾来华援助的奥地利医生罗生特。与白求恩、马海德这些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相比,罗生特对译员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译员必须在现场将罗生特回译为德语原名。于是译员立即询问现场专家,并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从而还原了罗生特的原名:Jakob Rosenfeld,进而确保了致辞内容的顺利传达。
参加國际会议的往往是各行业的专家,他们对讨论话题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大大超过译员,因此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可以通过他们对同一概念的表述纠正自身的差错,增加专业知识的积累。
在2014年5月召开的尼山论坛上,印度社科院执行院长阿什·纳拉因·罗伊(Ash Narain Roy)在发言最后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语,他的原话是:“The bird sings not because it has the answer; the bird sings because it has a song.”虽然他明确指出是在引用中国古语,但译员却无法现场还原,同传时只能按照英文直译为:“鸟儿歌唱,不是因为它有了答案,而是因为它有首歌要唱”。演讲结束后,现场主持人在总结评论发言内容时,却直接提出印度学者所说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一句,非常贴切其发言主题。译员通过查询了解到原来此句是《诗经·小雅·伐木》中的名句。可以说,通过现场专家的评论,译员迅速学习到一个不大可能在平时准备中遇到的中国文化引语的对译。由此可见,现场学习对译员积累知识是大有帮助的。
由于中英文之间的差异,译员在口译时常常会受到原语思维、结构和用词的影响,不能“脱离原语的外壳”,此时向现场的译语发言人学习地道和贴切的表达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在一家饮料公司内部会议上,中方发言人说一定要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译员将其译为:“We must try to attract the young generation. ”等到外方发言人回应时,这句话就变成了“Well try to win the hearts of the teens.”两相对比就会发现后者较前者更加生动、形象。又如,在一次国际组织与中国政府的对话中,国际专家提问说:“Do you have a general plan for...?”译员译为:“中国政府对……有没有一个普遍性的计划?”这是译员在现场的时间压力下,迅速找到的一种译法。中方代表听后,先是重复了一遍“普遍性的计划”,随后立即改口为:“您说的全面计划,我们是有的……”。这样译员学习到了一个更符合中文习惯的译法。
一位有经验的译员曾说过,在口译现场,译员的语言能力不是最好的,专业知识也不是最丰富的,让译员成为现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的恰恰是译员的跨语言、跨文化沟通能力。这里我还想加上一句,高水平的译员不仅是沟通方面的专业人士,而且一定是善于现场学习、迅速吸纳新知识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