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福建 莆田)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与小学数学课堂密切关联的一种作业形式。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置实践性作业的时候,应当积极考虑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创建趣味性、探索性、应用性等的实践活动,积极引领小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并逐步培育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以下介绍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相关原则,并具体分析实践性作业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探究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优化路径,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布置需要遵循三大原则:(1)趣味性。小学数学通常由于其逻辑严密、理论抽象等,导致课堂略微有些枯燥乏味,打击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布置实践性作业的时候应当选用时代感和趣味性强的作业,进而通过实践性作业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2)探索性。教师应当布置一些具有开发性和挑战性强的实践性作业,以调动小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3)应用性。教师布置数学实践性作业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作业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对实践性作业的认识不到位,甚至还有部分数学教师根本不知道实践性作业是什么。并且小学数学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他们认识到了实践性作业的重要性,肯定了实践性作业在培育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具体应用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仍旧选择利用题海战术巩固小学生的学习,缺少对实践性作业的深入了解,未能贯彻落实到实际的作业布置上。
现阶段,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处于研究时期,大部分是由数学教师自行设计,因此常有一些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没有有机融合数学知识和实践操作,没有全面思考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小学生是否能够自我独立完成作业。或者是部分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没有考虑到实际操作所需材料是否常见,可行性是否强。如若实践性作业的难度过大,材料难以准备,最后只能找寻家长的帮助,不仅会降低实践性作业的理想效果,而且还会增加家长的负担。
作业完成情况通常是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反映,教师借助作业批改掌握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手段。但是,因为实践性数学作业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其答案不唯一,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造成部分数学教师不重视批改实践性作业,就算批改也只是判断对错或是简单评价。这样就很难发挥实践性作业的作用,最后导致实践性作业流于形式。
与传统的计算性作业相比,实践性作业更为纷繁复杂,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小学数学教师只有正确把握实践性作业的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实操性,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性作业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设置实践性作业的时候,应当全面思考其中的每个细节,准确把握每个教学环节应实现的目标,如所设置的实践性作业主要锻炼小学生怎样的能力,会遇见怎样的困难等。由于实践性作业的可操作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考虑实践性作业的具体细节,积极鼓励小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指导小学生认真感受数学的魅力。
近些年以来,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主要是课后练习、试卷、练习册等,有关实践性作业的教学辅助资料少之又少。与此同时,部分数学教师和学生家长不重视实践性作业,导致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合作,例如,同年级不同校的小学数学教师、同一学校的数学教研组的教师可以组建小学数学工作室,一起研究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挖掘数学教材的内容,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生活实际出发,设置适合大部分小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又不会超过小学生实际能力范围的实践性作业,然后再由各个数学教师从不同角度对实践性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直到其质量达到理想的要求。
数学实践性作业应当将小学生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开放性、实践性、应用性融为一体,这样不单单可以培育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调查型实践性作业
此类实践性作业主要指的是要求小学生围绕根本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搜集各类相关的资源信息,获得各项统计数据,利用数学逻辑思维分析各项数据,进而得出一定的结论或者方法,这样有利于加强小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学校找寻漏水的水龙头,然后观察这个水龙头在一分钟内会浪费多少水,随之运用推测法推算一天或者一年会浪费的水的量。
2.动手型实践性作业
此类实践性作业是指利用让小学生动手进行图案的制作、剪裁和其他物品的制作等方式,理解小学数学中的抽象概念或者定理,直观、形象地感知小学数学理论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了图形平移或者旋转这一节知识以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自行制作几何图形或者几何体,然后再对图形进行平移或者旋转,进而使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理论或者定理。
3.游戏型实践性作业
此类实践性作业“寓教学于游戏”,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深挖课本中的游戏资源,并且使实践性作业和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民币”这一节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和家长在家中进行模拟超市的游戏活动,但是购买用的人民币需要是真钱,家长和学生轮流充当收银员和顾客。这样有助于小学生在模拟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收钱或找零钱的模拟操作,逐渐认识人民币面值以及熟练掌握加减法,有利于小学生综合性数学能力、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推进。
4.探究型实践性作业
此类实践性作业主要是小学生在数学教师的启发、引导之下,以自主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实操等具有探究性的数学学习来体会小学数学概念的内涵,进而探索特定的数学规律或者是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用长短不同的木棒拼凑三角形,然后切实观察三角形拼凑成功的条件,随之小学教师就可以及时引领小学生测量符合条件的木棒的长度,以及其中两个相加的长度和另一根长度的关系,思考能够拼凑成三角形的木棒与不符合条件的木棒之间的区别,进而逐步探索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的定律,从而加深小学生对这一定理的记忆。
因为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开放性,答案不唯一,相应地其评价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选择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实践性作业的优势作用,进而促进小学生综合性数学能力、水平的提升。
1.教师方面的评价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全面思考实践性作业的特点,不能简单地评定实践性作业的正误,而应当重视作业的完成过程以及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同时,小学教师要擅长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委婉指出小学生的错误,随后加以指导,这样有利于小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小学生的自我评价
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小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数学教师可以引领小学生对自己的具体操作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寻自我的不足之处,进而在实践性作业中有所收获。
3.学生家长的评价
实践性作业大多是家庭作业,因此家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和辅助作用,切实向教师反馈小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小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切实了解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展开。
总而言之,实践性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重点内容,更是一种新兴的作业方式。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探讨,从小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以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