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萍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开展师生交流和互动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情感反馈至关重要,它是教师判断教学效果的立足点。但是心理课堂中时常会出现“沉默”现象,即在提问、交流、分享等环节,出现学生不会回答、不肯回答、不敢回答、无法回答的现象。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厘清学生为什么会沉默,如何避免学生“沉默”,这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虽然有心向学,但是由于教学主题或教学设计等未能贴近学生实际,或是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不相符,抑或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语言表达不够清晰、指向性不够明确等,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心理健康教师的提问,只能保持沉默。
在一节以“情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笔者先给每个学生随机分发了2 张卡片,让他们凭借直觉区分2 张卡片给人的不同感觉——积极或是消极,接着再让学生从那张感觉消极的卡片中找出积极元素。笔者设计这一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可是在交流分享环节,全班学生整体沉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一活动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经验。在没有理解“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具体含义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凭借2 张卡片找出积极元素,从而出现不会回答的沉默现象。
学生在遇到涉及隐私或有损自身形象的问题时,往往用沉默保护自我,出现了不肯回答的沉默现象。在一节以“坚持”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体验活动“举手撑笔”结束后,笔者先邀请成功完成的学生分享活动收获;接着,再邀请没有成功完成的学生分享活动感受:“虽然你没有坚持完成活动,但是当你看到其他同学完成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笔者的问题让学生瞬间沉默了,出现了不肯回答的沉默现象。
有的学生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易分散和转移。温度是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原因之一,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专注度。面对提问,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通常选择保持沉默。另外,周围的人也是影响学生课堂表现的重要因素。如果周围环境中出现了陌生人或是学生较为惧怕的人,他们往往会出现压抑、焦虑、恐惧等情绪,出现不敢回答的沉默现象。
除了以上几种沉默类型之外,心理课堂还存在因学生认真思考问题而保持沉默的情况。此时的沉默其实是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表现。这种沉默现象无疑是积极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分阶段设置具体的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避免无奈型沉默最有效的方式。心理健康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解决学生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出现无奈型沉默。因此,心理健康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精准设置教学内容。
笔者在课前邀请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同“语言暴力”是校园欺凌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笔者特意设计了“遭遇语言暴力”的情绪辅导课。其中,笔者设计了“寻找语言暴力”的活动,让学生找出能够联想“语言暴力”的图片,并以“语言暴力”为关键词在图片旁边写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一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我选择这张一个人呆在墙角的图片。我觉得语言暴力会让人感到孤独,就像这张图片,一个人孤零零地待在僻静的角落。”“我选择这张漩涡的图片。当一个人遭遇语言暴力时,就好像身陷漩涡之中,无法脱身,只剩下无助。”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动,有效避免了无奈型沉默现象的出现,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育人效果。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还主张师生之间要真诚地交流,强调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为了尽可能减少防御型沉默现象的出现,教师要注意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推动他们在心理课堂中主动分享想法,积极表达情绪体验。
为了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心理健康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在“坚持”为主题的心理课堂,笔者发现学生出现防御型沉默后,改变了提问方式:“虽然有的同学没能坚持完成活动,但是你们承认失败的勇气令人敬佩。你们能和大家分享下此刻的心情吗?”通过改变提问方式,防御型沉默现象消失了,学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懊悔、失落的心情。其实,这2种提问方式的指向对象是相同的,只是因为第一次的提问方式中有着对学生没能完成活动的些许责备,所以出现防御型沉默。而第二次的提问方式中蕴藏着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所以学生积极应对。由此可见,平等、尊重才是消除沉默现象的“灵丹妙药”。
自我暴露也叫自我开放,即个人自发地、有意识地向他人暴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助于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心理课堂上,当觉察到学生可能会因为某些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者没有勇气回答而沉默时,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适度进行自我暴露,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体验、想法等,从而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避免沉默现象的发生。
笔者在给五年级学生上“异性交友”一课时,笔者提问:“你们有没有被传过‘绯闻’?”班级瞬间鸦雀无声。为了缓和此时的沉默氛围,笔者与学生分享了自己小学时被同学传“绯闻”的经历以及笔者当时的应对方法。正是由于笔者适度进行自我暴露,学生意识到“绯闻”问题并非自己独有,异性交友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随后,学生纷纷举手表达对“绯闻”的看法。
心理投射理论认为,个人会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特征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事物或者其他个体身上。当提问让学生尴尬导致他们不愿意直接回答时,心理健康教师可以运用投射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投射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打破课堂沉默现象。如在“男生,女生”一课中,笔者创设了异性好友滢滢与小刚的交友情境,邀请学生针对“他们属于正常交往吗?”“有人喜欢传他们的绯闻,这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分享观点。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不再保持沉默而是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针对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采用匿名的方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