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语交际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活动,是融听与说为一体的双向互动过程。长期以来,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比较薄弱。教师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积极创设具体可感的交际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交际氛围,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交际热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交际情境;语言实践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1]。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系统学习规范化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教师要学会对症下药,巧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境,尽可能地还原生活,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善于倾听,敢于表达,口语交际课堂才会生动有趣、焕发活力。
一、借助实物,学会观察,贵在“导”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可见,学会观察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针对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一认知特点,教师借助直观形象、具体可感的实物展示,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助于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练习六的口语交际“爱吃的水果”为例,这一练习要求学生选一种自己最爱吃的水果,抓住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把看到的和感觉到的说一说,写一写。
课上,笔者先让学生把自己最爱吃的水果摆在课桌上,创设了一种鲜活而真实的课堂交际情境,教室里弥漫着果香,五颜六色的水果,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学生根据笔者的点拨引导和语言提示,开展观察、讨论、品味、评价、分享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调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感知、体验、表达,每个学生都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动耳,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具体指导如下:
第一,看一看。笔者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自己最爱吃的水果,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你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哪些突出的特征?”随着笔者适时的点拨引导和适当的语言提示,学生生动形象地说出自己手中水果的样子,如苹果的顶端有凹口,又红又圆就像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儿;梨的皮很光滑,形状像黄澄澄的小葫芦;香蕉是金黄色的,形状弯弯的,像月牙儿;橘子的皮比较粗糙,上面布满了小疙瘩;葡萄圆圆的、小小的,像一颗颗紫色的珍珠,晶莹透亮;草莓的形状很特别,底部尖尖的,顶部圆圆的,长得像“爱心”,身上还有很多黑色的“芝麻点”。在细致观察、合理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水果的一些特点,如苹果不同部位的颜色深浅不一,还有淡淡的条纹,有的红里透黄,有的黄里带红;没有熟透的香蕉是青绿色的,熟透的香蕉是黄色的,香蕉皮上面还有许多小黑点;西瓜的形状有的是圆圆的,也有的是椭圆形的,个头也大小不一;西瓜瓤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第二,摸一摸。笔者让学生摸一摸水果的表皮,了解水果的质地。通过动手“摸一摸”“捏一捏”的触觉体验,学生会发现苹果和梨的表皮是光滑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熟香蕉捏起来软软的;葡萄是圆润的;猕猴桃是毛茸茸的。
第三,闻一闻。笔者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味道,学生会发现苹果、香蕉、梨、橘子等水果都有独特的香味,淡淡的果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第四,尝一尝。对于水果的感知,少不了亲自品尝水果的滋味。在课堂上对水果的品尝,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吃水果,笔者让学生细嚼慢品:是甜,是酸还是香?是软,是硬还是脆?通过仔细品味,学生对水果的口感、味道有了更加深刻而新鲜的体验和感受。如苹果咬上去脆脆的,甜甜的,让人吃了还想吃;香蕉软软糯糯的,又香又甜;葡萄酸甜可口,汁水充足,让人回味无穷;橘子汁多肉嫩,吃在嘴里甜津津、凉丝丝的,十分爽口;成熟的芒果又香又甜,没有成熟的芒果又酸又涩。
第五,说一说。笔者让学生把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和自己的感受,连成几句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跟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创设了四人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合作讨论,鼓励学生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把水果的外形特征尽量说得具体形象,最好条理清晰。笔者对说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说得很具体,很清楚!”“你的介绍很生动,很精彩!”等,给予学生激励评价,大大增强了学生大胆表达的信心,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第六,写一写。笔者让学生把自己爱吃的水果的名称、形状、颜色、味道和自己的感受,连起来写一段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话。
这次口语交际,笔者选取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水果作为素材,在课堂上借助實物展示,创设生活化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品尝、表达,使看、听、说、写等各项语文学习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生活化的交际情境里不断迸发思维的火花,不仅兴趣高涨,而且表达丰富,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有机会“说”,有话可“说”,有效提高了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游戏,学会转述,实在“练”
教育家卡罗琳说过,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要求他们长时间安静地坐着不动,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情趣的互动活动,利用游戏活动寓教于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练习七的口语交际“学会转述”为例,它以一个假设情境“李响请假了,没有到校”为由,要求学生将班级举办“树叶贴画”比赛的通知内容转述给请假的李响。转述是一种很实用的口语交际本领,也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它既考验学生听的能力,又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课上,笔者先创设“拷贝不走样”的游戏情境:“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做个传话游戏,拷贝别人说的话,看哪一组拷贝得又快又不走样,好吗?”笔者话音未落,学生们就跃跃欲试。接着,笔者请每组坐在第一排的学生上台,给每人一张纸条,让他们快速记住纸条上的那句话。然后,笔者要求每组学生一个接一个凑在同伴耳边练习传话,并提醒学生传话的时候只能说一次,而且不能让别人听见。活动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哪一组同学拷贝成功了,哪一组同学拷贝走样了,以及为什么会拷贝出错。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双向互动,很自然地揭示说明白、听清楚、传准确三个传话的基本要求,很好地把语言训练和人际交往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在此基础上,笔者顺水推舟,揭示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口语交际的新本领——转述,它跟‘拷贝不走样的要求差不多,要做到说明白、听清楚、传准确。”最后,笔者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交际情境,围绕转述的三点要求,指导学生对转述内容进行讨论、演练和评价,使口语交际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具体指导如下:
第一,议一议。笔者让学生认真看通知的内容,再引导学生讨论,弄明白老师让“你”告诉“李响”一件什么事,如果“你”见到“李响”,应该怎么说才能把通知内容清楚、完整地转告给他。在这个环节中,笔者根据通知内容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弄明白转述的三个要点:(1)转述通知时,时间、地点不能少;(2)转述时必须把内容说完整,不能缺漏;(3)事情或注意事项要说准确,不能随意改变通知的意思,还要注意人称的变化。
第二,试一试。笔者通过演一演、评一评的形式,让学生试着练习转述。演一演,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先演老师,通知同学们;再演学生,把通知内容转告给李响。评一评,引导学生对照转述的三个要点,对其他同学的转述情况进行评价。
第三,练一练。笔者选几名学生到讲台前练习转述,并引导其他学生对照转述要求进行客观的评价。而后学生再自由结对练习转述,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在反复的实践演练和评价改进中,由“点”到“面”,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转述的方法,真正学会转述。
笔者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拷贝不走样”游戏活动巧妙地引入口语交际的课堂,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投入“学会转述”的学习活动中,使口语交际课堂充满活力——游戏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尝试交流;游戏让学生的耳朵竖起来,学会倾听;游戏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乐于表达。学生始终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轻松愉快地参与交流、倾听和表达,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实践中学会了“转述”。
三、扮演角色,讲述故事,重在“演”
表演是深受低年级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体验方式。针对低年级学生爱模仿、爱表演的特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他们会觉得既新奇又有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走进交际情境,不知不觉地沉浸于角色之中,情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进而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练习二的口语交际“讲童话故事”为例,这一练习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童话故事,先在小组里讲,再选一名学生在班上讲。讲的时候可以配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让讲述更生动。
课前,笔者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把童话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总结讲故事的要点:(1)讲清楚故事内容;(2)语言连贯,意思完整,声音响亮;(3)可以根据故事内容,配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课上,笔者先布置好教室环境,借助多媒体展示“森林动物园”的背景,播放舒缓的音乐,再让学生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扮演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笔者也戴上大象头饰扮演主持人,积极创设“童话故事会”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沉浸在童话般的世界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情境进行交际。
具体指导如下:
第一,读故事。笔者建议学生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童话全集》《一千零一夜》等书中选择一个篇幅适中又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同时,笔者要求学生边读故事边留意: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故事里有哪些角色,谁是主要角色?故事先怎么样,后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故事情节一定要弄明白、记清楚。
第二,讲故事。这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头戏,要求学生把故事讲得清楚完整,有头有尾。笔者提示学生,如果想要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就要把故事里不同角色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表现出来。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讲故事,扩大学生的参与面,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听、说的训练。通过小组这个“交际小舞台”,一些平时比较内向腼腆的学生,也乐意当众讲故事,树立了自信,展示了自我;一些平时急于表达的学生也能静下心来,在小组内学会认真倾听。
第三,评选“故事大王”。笔者请各小组选出代表上台讲故事,引导学生对照讲故事的要点,进行比较和评议,谁讲得既清楚完整,又生动有趣,谁就是班上的“故事大王”。
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先“小组内轮流讲故事”再“推荐代表上台讲故事”的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兴趣和表演欲望,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记忆、表达等各项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口语交际是一种在特定的交際情境中产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源头活水”,只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巧妙创设生活化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激活学生的个性思维,就一定能使口语交际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达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陈燕华.基于情境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张慕瑶(1994—),女,江苏省常熟市何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