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改革研究

2022-11-21 04:00吴亚娜杨茂森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通识研究生

吴亚娜,杨茂森

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引着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规划建设。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专门化、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已越来越为教育界所重视,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2021 年中国研究生报考人数突破300万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一流的研究生教育需要有一流的培养理念、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作为支撑,呼唤着研究生教育的改革。2020 年7 月底,我国首次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全国研究生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将人才视为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跟上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而研究生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和掌握必备知识、技能,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学识视野,是研究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研究生通识教育对于推进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研究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研究生通识教育发展历程

研究生通识教育是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而一路发展起来的。放眼国际,早在19世纪初,通识教育就为世界知名大学所重视。《1928 年耶鲁报告》(The Yale Report of 1928)提出了“广博知识”的教育原则,奠定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和目标。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在1945年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俗称“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以下简称“红皮书”)发表后发展起来的,并逐渐形成美国高等教育文理兼顾、通专并行的教育战略方针。“红皮书”指出,专业教育“要尽可能地将其通识的精神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1],进而克服教育过分专业化的趋势,旨在使学生掌握具有永恒普遍价值的知识、观念、工具和方法,是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性教育。哈佛校长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将通识课程划分为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三大领域,完成了第一次教育改革。这种对于通识教育的改革在19 世纪50 年代引起教育界的广泛讨论。泽特勒(Zetler)和克劳奇(Crouch)阐释了美国大学研究生院通识教育的开设情况及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2]劳森(Lawson)也阐释了研究生教育中通识课程设置的情况。[3]

在20 世纪70 年代,哈佛校长德雷克·博克教授提出大学生的八大关键素养,将三大领域课程重新划为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推理、自然科学和社会分析等,强调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开启了通识教育的第二次变革。希尔加德(Hilgard)强调通识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对学生健全人格与全方位能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在自2002 年以来的第三次改革中,哈佛校长劳伦斯·洛厄尔(Lowell,Abbott Lawrencel)将哈佛的选修课程划分成人文学科、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四个大类,让学生在每个领域内进行自由选修。埃米特(Emmett)阐释了通识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对芝加哥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5]到目前为止,美国大部分大学的课程结构是由完全自由选修、通识课程的指定选修和专业领域的指定必修三部分组成[6],看重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价值。麻省理工学院在创建之初将研究生课程分为一般课程和高级课程,打通院系壁垒,将科学、工程和技术视为交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注重通识教育和跨学科教育,致力于构建弹性、自由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2018 年,美国在《21 世纪研究生STEM 教育》[7]报告中对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教学领域的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能力框架与培养路径做出分析,指出研究生的学科能力涉及核心学科知识、多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三个方面;研究生的可转移能力涉及口头沟通能力、书面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批判性思维、领导能力等方面,强调了通识教育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英国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启了课程型研究生教育(Postgraduate Taught,PGT)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教育国际化、市场化浪潮的到来,PGT 的招生人数在2016 年达到42 万人,占英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近80%。在英国政府2016 年颁布的《教学卓越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TEF)的驱动下,PGT 以教学本位为中心,高度重视课程质量,将课程设置为核心模块和选修模块。其核心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论文或研究报告。其选修课程通常围绕核心课程开设8~20 门课程,课程内容多元化,课程实施多样化,展现出通专结合的研究生课程体系。[8]

日本自2005 年发表《新时代的研究生院教育——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生教育》[9]的咨询报告增加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致力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将广泛视野的培养,多领域综合知识的获得,跨学科交流、创新能力和各种基础通用能力的培养视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开始重视研究生通识教育。2006 年伊始,日本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大阪大学、早稻田大学等相继推出研究生院的通识教育课程,注重研究生通识教育对专业应用能力的促进作用。[10]

中国香港在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通识课程对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辅助作用。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育硕士(MED)需完成30 学分,其中综合科目占18~27 学分;教育学哲学硕士需要完成9 学分,其中选修学科占3 学分。香港大学教育硕士则设有通识教育和专业领域两个系列课程。香港科技大学的MBA 课程需要修满52 学分,其中选修课占40%。[1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香港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融入了通识教育,给予学生交叉学科的视野,促进其专业课程的学习。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在百余年中西教育理念的碰撞与交流中,开启了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从1917年北京大学国学门招收数名研究生,到2017年研究生突破80万,再到2020年研究生年招生首次突破100 万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既对教育质量和效益增长提出新的要求,也对规章制度和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挑战。2020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指出“双一流”建设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12]因此,我们唯有在研究生教育的传承与创新中形成契合本土智慧、国际标准和全球视野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与文化,推进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改革,才能够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趋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日益凸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健全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政府质量监督”“加强第三方监督”“构建跨学科平台,培养跨学科人才”“支持导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鼓励国际和跨学科合作”。[13]这种对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意味着研究生教育不仅需要精尖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博通的综合知识,从而将提升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拓展研究生的研究领域和拓宽研究生的交叉视野的研究生通识教育提升到重要高度,建立科学系统的研究生通识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关于研究生通识课程教育的研究力度和改革力度还远远不够。在2021 年5 月武汉大学召开的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中,来自全国120 多所高校的400多位代表大部分都对本科通识教育展开探讨,而鲜有人论及研究生通识教育。在中国知网上,以“研究生”“通识”为检索词只搜索到26篇文献。姚震宇、姜德波指出研究生通识教育可以给予学生全球化视野和交叉学科视野。[14]张瑞英等探讨了通识教育对于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5]花喆斌等指出通识教育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价值,认为应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征的通识教育体系。[16]徐小花指出高校单一专业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人才输出方面具有局限性,应重视研究生通识教育。[17]然而,这些研究多强调了研究生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未能深入研究生教育体制中探究研究生通识教育的思路、方法和实施方案。

综上,相比较西方一流大学的研究生通识教育,中国大学的研究生通识教育发展较晚,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有待拓展与深入。且随着艺术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艺术院校的研究生通识课程培养理念与教育模式更亟待研究。

二、中国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发展现状

对于艺术专业而言,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精通专业和拓宽视野,为每一个具有不同艺术禀赋、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受用一生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致力于打破专业壁垒,贯通科学、人文、艺术与社会的联系,避免知识的片面化,以便学生能综合全面地了解人类文明的总体状况。“艺术中国”曾对中国美术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做出调查,指出当前美术类院校的通识教育“缺乏鲜明的个性研究;通识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难易度的把握,表现出相对的单一性;教学和研究队伍不强,研究成果数量不多,深度不够;学生的通识知识及能力较差,制约了他们对艺术专业知识的理解力、表达力、创造力”[18],大致概括了国内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

从国内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来看,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待深入。在中国知网中专门从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视角出发加以探究的论文只有3 篇。申洪涛以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的通识教育为例,阐释艺术硕士的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一专多能的学者型艺术家。[19]喻珊、卢国新论及艺术硕士通识教育的研究思路。[20]张伟等指出研究生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应当做到互通互融。[21]这三篇文章强调了艺术专业研究生培养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未给出具体的改革思路和方法,更未能搭建出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的教学模式与培养体系。

从国内艺术院校通识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其课程体系、课程规模也有待深入。中国美术学院将全校研究生课程按共享程度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五大类课程。其中公共必修课设有硕士英语、论文写作指导、艺术原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课程,学生须修满4 门课程。公共选修课共设有37 门,分为语言类、文学类、哲学类、艺术类、历史类、设计类、文化类等多个类型,并聘请复旦大学沈语冰,中山大学杨小彦、卢辅圣等校内外专家进行授课,学生须修满不少于4 门课程才能完成学业。[22]其课程体系较为科学系统,但并未提出研究生通识教育的理念来,而以公共课代之;也未设有专门的通识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并未设置通识学院,而只在人文学院设有语言与文明系、历史与哲学系两个人文通识系。央美研究生课程分为文化必修课和政治选修课。文化必修课有“中国美术典籍导读”“西方美术典籍导读”“西方哲学与美学”“中国文化史导论”“艺术与文化”。政治选修课则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美育研究专题”“自然辩证法概论”等。北京电影学院将研究生公共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设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硕士英语、艺术创作方法等课程。而公共选修课则设有“电影理论”“现当代艺术简史及实验影像”等课程,更偏向于电影理论与电影创作方面,相对比较单一。

四川美术学院作为西南美术教育的重镇,把研究生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及“双一流”建设的前沿地位,致力于提升研究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其研究生通识课程主要由通识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了全校研究生的思政通识课程,而通识学院则承担了全校的研究生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设任务,遴选校内优秀教师和校外领域专家,开设了数十门研究生通识选修课程。在2021年4月举办的川美研究生教改大会中,川美通识学院院长杨茂森做了“以问题为导向探究式‘三讲三议’研究生通识课程改革实践”的发言,指出四川美术学院以通专共生为理念,以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的相生相长为目标,以三次讲座加三次讨论为教学方法,以18 学时为1 学分,以小组讨论考核和期末作业考核并重的教学模式,遴选校内外优秀教师,开设了数十门研究生通识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内容涉及英语、哲学、文学、史学、人类学、博物学、体育等多元学科门类,学生须修满4 门课程,获得4个学分才能通过考试。

川美在研究生通识教育方面的系列改革,使学生的学问见识、研究能力与研究视野得到很大的提升,为其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研究生通识课程改革方法对于国内35 所独立艺术院校和12 所民办艺术院校的研究生通识教育改革乃至全国的专科类院校的研究生通识教育体制改革,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值得继续推广与研究。

伴随全国研究生的扩招,艺术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也逐年增加。仅四川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招生人数,预计在未来的2~3 年内将会突破1500 人,其学科与门类都呈现类型多样化、领域交叉化的发展趋势。艺术院校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与体制都预示着原有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研究生培养需求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当今艺术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呼吁着能提供学科交叉视野、增进学生研究能力的研究生通识教育。因此,如何契合艺术院校研究生的切实需求,安排跨学科、跨门类的研究生通识课程,培养研究生的思维能力,丰富研究生的知识维度,扩展研究生的知识领域,让研究生通识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精尖的艺术人才,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综上所述,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开展艺术院校的研究生通识教育改革对培养契合国家需要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从艺术院校的学科背景出发,探究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改革的政策思路、课程设置、评价机制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三、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改革方法与路径

研究生通识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彰显育人价值,直接动力在于奠基学科发展,持久追求在于培养卓越人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针对艺术院校的文化和教育环境,对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进行改革,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

(一)构建“通专共生”“教研相长”的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价值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应响应国家与社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号召,改进培养理念,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打破学科教育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面向市场经济,促进产教融合;面向国际社会,加强国际教育的交流合作。因此,艺术院校的研究生通识教育,应立足艺术院校的学科背景与文化环境,以通专共生为理念,致力于以通识教育促进专业教育,加强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融会贯通;打通艺术院校的专业壁垒,打造多元综合的学术视角,培养学生的整体艺术观念,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品格,锻造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艺术院校研究生构建跨学科的宏观知识体系;以学研相长为理念,打破以知识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打造以问题研究、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秉承产教结合的通识教育理念,深入推进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课程体系的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党和国家事业急需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打造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艺术院校的研究生通识教育还应立足本土艺术文化环境,建构契合本校艺术学科发展与艺术人才培养的研究生通识课程体系,让学生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文化视野,全面提升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搭建跨学科、多视野的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变革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诉求,“高质量的课程是科研与教学的交汇点,没有一流的课程,‘双一流’就不可能实现”[23],而且“全球大学教改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淡化专业、强化课程”。[24]比如英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就呈现出“博而专”的特色,课程富有弹性,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25]因此,我国艺术院校的研究生通识教育改革,需要借鉴西方的先进教育经验,进行课程变革。

首先,课程目标弹性化。我们需要设置弹性的课程目标,将课程目标与艺术院校的文化氛围和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展现课程的活力与价值,契合通识教育博通广识的教育理念。

其次,优化课程结构,推出理论课程、讲座课程、实践课程、网络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课程应加强理论类课程建设,提升传统文本课堂的教学质量;响应十九大“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网络教育”的号召,开设研究生网络通识课程,增加课程的辐射面与影响力,接轨国际在线研究生教育;聘请企业资深专家开设实践类研究生通识课程,提升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开设通识系列讲座,增加与综合类院校的协作和共享,由此实现文本课程的质量保障,网络课程的普及推广,实践课程的有效协同和讲座课程的多元视野;打造视角多样、领域多维、层次多元的课程集群;营造教师与学生切磋、学习与科研互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生互助的教学生态环境,建构契合艺术院校特色的研究生通识课程体系。

再次,坚持课程内容问题导向。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课程应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坚持问题导向,以教师的学术研究奠基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内容,以科学研究来深化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推动科研深入,以科学研究促进课程特色的凝练。

最后,课程体系统筹设计。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课程还需要准确把握通识课程的思想体系、学科体系、价值体系,根据院校的发展规划与专业特色,邀请专家确定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从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运作等环节进行统筹设计,注意新视野、新背景、新观念的相互协调。

综合而言,弹性丰富的课程目标、多维立体的课程类型、问题导向的课程内容、科学统筹的课程体系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课程变革的向度所在。

(三)探究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

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应该建构传统线下授课、网络精品课程、专家讲座、经典阅读、课堂讨论、研究报告、学术论坛相结合的研究生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以通专共生为理念,以教研相长为目标,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小组探讨为方式,实现讲座与讨论结合,促进教学与研究的双向转化,实现师生的对话、审辨与探究,促进师生显隐主体的角色转换,践行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的综合评分机制,形成艺术院校智慧共生的学研生态环境,构建学生的通识知识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四)打造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的多维评价体系

首先,就课程本身而言,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应突破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对课程评价的局限,采取教育部门自上而下的督查评估,学校严谨科学的教学评估,学生自下而上的效果评估,学生成果产出和就业率、继续深造率等社会评估以及行业组织参与的外部评估相结合的五维课程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强化研究生通识教育内部质量保障能力,完善研究生通识课程的验收机制,促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其次,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弹性,打破传统的作业式评价方式,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研讨、汇报、论文产出、科技创新、获得行业资格认证等多元角度出发,对学生展开综合的评价。

再次,就课程体系而言,对于艺术院校的研究生通识课程体系的评价,应从阶段性目标、发展性目标、长远规划目标统筹加以考虑,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使艺术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五)产出系列研究生通识教育的优秀成果

艺术院校在对研究生通识教育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应注重教育成果的转化与输出。如打造优秀的研究生通识课程导师团队,精雕系列研究生通识精品课程,推出多类型的研究生通识在线课程,编写高质量的研究生通识课程教材,汇编研究生通识教育的讲座集锦,产出系列优质的课程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转化,树立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的典范,方便其他院校的借鉴与学习,实现智慧共生、资源共享,让研究生通识课程改革成为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股强劲动力。

(六)完善艺术院校研究生课程管理体系,加强艺术院校研究生课程的管理运作

一般而言,宏观意义上的课程运作包括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环节,而微观意义上的课程运作则指课程的具体运行时间、运行理念、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等。课程的运作是一流课程价值实现的必要保障,也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内在诉求。因而,艺术院校应该加强研究生通识课程的管理与运作,以联动组合的思维和科学统筹的管理方法,优化艺术院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的管理和运作。

首先,可以建立优质课程的共享机制,发挥优势整合的价值,即建设一批优质研究生通识课程,进行示范、推广与共享。

其次,可以建立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联盟或区域课程联盟,破除区域、校际的教育壁垒,增进区域教育合作,提升区域课程运作的效能。

再次,推进跨校选课,进行跨国、跨区域、跨校的校际教育交流,进行通识学分互认,凸显通识课程运作的开放性和合作性,扩大优质通识课程的辐射区域,推动“双一流”研究生通识课程的改革。

(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当加大研究生通识教育的经费投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中指出,要进一步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26]为进一步优化调整研究生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再上一个台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通识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为艺术院校研究生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

首先,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对内凝萃全校优秀师资开设研究生通识课程,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导师的培训;从全校中遴选优秀教师开设研究生通识课程;打破区域教育壁垒,吸引本区域高校乃至国际知名院校的优秀师资,开设多样化的研究生通识课程和讲座,覆盖文学、历史、哲学、化学、建筑、工科等多元学科领域;开启学校和企业、学校和美术馆联合培养模式,开设实践类的通识课程;拓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将教师送出去,将先进的国外通识教育理念引进来;同时要把师资的国际化教育背景、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国际交流合作等相关经历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条件中,促进导师提升其国际化的水平;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对优秀导师进行奖励,进一步强化模范教师的引领作用。[27]

其次,我们还需要筑牢、夯实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支撑,加大对研究生通识教育改革的经费投入。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E)自2012 年起就每年增加7000万英镑的研究生教育经费,从而使英国进入了“研究生教育的突破时刻”[28],为英国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我国的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和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师资的培训力度,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加大项目扶植力度,鼓励教师开设优质的研究生通识课程,建构研究生通识课程体系和科学的管理体制。

综上,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改革,需要优化教育理念,加快建构系统完备的研究生通识教育体系;深化研究生通识课程改革,建构多元的教学模式和多维的评价体系;转化成果,加强研究生课程的管理运作;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扩大开放交流合作,提升研究生通识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加大产教、科教类创新型研究生通识课程的建设;为艺术院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研究生通识教育师资。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党和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肩负着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担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而艺术院校研究生通识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通识研究生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