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嫩江市墨尔根小学 王再梅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融合了语法、词汇等综合知识,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在制定整合教学方案之前,要先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小学是学生奠定英语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及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实践教学中,小学生虽然是受教育的主体,但在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上都处于较低水平,因而对英语阅读材料以及英语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小学生对课内阅读知识未能透彻理解的情况下,开展课外阅读可能只会流于形式。如果教师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在课内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那么在进行课内外阅读整合时学生的问题就会被放大,进而给教师的英语阅读教学带来更多的困难。
要想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这样学生才能从阅读材料中汲取知识,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素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同样也是学生的指引者。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针对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不足给予多元化的建议。由于受地域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在师资力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教师在教学理念以及方法上缺乏创新性,在教学中还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阅读指导水平有限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使自己具备较高的阅读指导能力。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课内文章。由于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有限,对英语认知不够深入,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对教师有天然的依赖,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被削弱。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机械复刻、死记硬背,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在课后只管把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背诵下来。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可取的。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技巧。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开阔阅读视野,积累阅读经验,掌握更多更丰富多样的英语知识。在进行课内外阅读整合时,教师可以从情感、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还可以从阅读理解、知识分析、总结、语感、归纳以及创新评价等方面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不是一个单独被割裂出来的板块,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学生也可以把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其他板块的学习中。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价值观、情感传递进行分析,对阅读技巧进行综合运用,有助于提高班级学生整体英语学习能力。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时刻处于课堂的中心,还要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辅以引导式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一套完善的英语学习体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备课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将教材的价值以及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做到灵活拓展、适时拓展、巧妙运用,进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以人教精通版五年级上册的《My father is a writer》一课为例,文章主要围绕家人的职业展开对话,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片、录音材料以及视频听懂简单的对话。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到了喜欢探讨自己感兴趣以及喜欢的事物的年纪,为此教师可以先找一篇有关家庭成员的课外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读后引导学生按照课外阅读的结构和形式介绍自己的家庭。也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职业情况,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在课内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具有相同主题的课外文章与课内文章进行拼接,从而以相同主题为纽带把课内外阅读文章巧妙地整理成一篇阅读材料,这样学生可以在熟悉的对话情境中循环学习英语阅读知识,在整合的文章中一边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一边掌握新知识。
英语阅读教材中每一课都有十分明确的主题,学生从课文标题上大致就能了解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与什么相关。教师可以依据课内文章的主题寻找相似的课外阅读文章,通过对比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知识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相同主题的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同结构、传达出的不同情感和价值观。通过课内外整合,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深化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以五年级上册的《Where do you work?》一课为例,这一单元主要是介绍父母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父母的姓名、年龄、职业等等。文章中Gao wei 给Amy 写了一封信,信中介绍了自己以及父母的详细情况,并向Amy 询问了一些问题,为此Amy 给Gao wei 回了一封信,给予了细致的解答。文章中涉及到“restaurant、company、library manager”等名词,可用于描述自己父母的职业以及自己的学习情况。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其他版本的课文或课外文章中寻找与此主题相关的文章,让两篇文章主题相同,但表达的内涵不同。考虑到课内文章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的,因此,课外文章可以选择个人陈述或简历形式的文章。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学生可以学到更多与自我介绍以及职业相关的单词和语句。在进行阅读材料拓展时,教师不要局限于难度,要牢牢抓住课文主题,通过比较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很多难点,究其原因或是学生对课内文章描述的对象了解不深入,或是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等等。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疑惑时,一定就想解决这些问题,此时教师可以以课文中的难点作为切入点进行拓展阅读。
以六年级上册《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一课为例,本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秋季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运动规则的掌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Howmuch do you knowabout autumn?”然后给学生出示一篇与秋季有关的文章,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说到秋季,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秋季运动会,教师可以趁机引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Which event do you like best in the autumn sports meet?”“Why do you like this sport most?”“Why are the games held in autumn?”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从教学难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英语思维能力,
在进行课内外阅读整合时,教师可以以文章体裁为切入点对文本的含义进行解读。不同的体裁之间文本特征有较大的区别,教师在选择文本时要充分考虑文本体裁的不同,依照课内的文本寻找相同体裁的课外文章,然后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体会不同文章体裁的特点。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文章多是对话或者记叙文的形式,但同是记叙文在描述的方式上也会有较大的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文章的结构,打破常规思维,在比较中发现文章在表述上的不同,从而深化学生对英语阅读知识的理解和对文章结构的认知。
总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积极为学生搭建课内外阅读学习的桥梁,使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阅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