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学教学洒一片快乐的阳光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探索

2022-11-20 18:44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林玉琼
亚太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错题题型双减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西城中心小学 林玉琼

小学数学的教学主要由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后作业的完成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对所学概念加深理解和记忆。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课后的作业量被不断压缩,学生课后补习被取消,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后作业的质量,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增强作业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面临的问题

(一)作业题型陈旧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的作业只局限于数学课本知识和考试的重点内容,对于完成的内容和完成的量都有硬性要求和规定。一方面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觉性较差,繁杂枯燥的作业会导致学生的完成质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作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导致布置内容缺少创新性和趣味性,同时教师布置的作业也缺少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业重复而又机械。

(二)作业的布置单一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多样性决定了学习选择的差异性。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追赶进度只注重同步教学,对于数学作业的布置都是统一的硬性要求。这样的单一化布置方式忽略了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将作业讲解形同于机械的数学题型训练,忽略了作业选择的差异性,教学目的由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变成了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得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的质量也随之下降。

(三)作业范围的局限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数学的课后教学得到了重视,但是对于作业布置的范围选择依然局限于一些数学练习册,对于数学能力的培养也局限在运算训练上。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不能离开实践活动,而目前很多小学生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关于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依然很少,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不够深入,仅仅只是流于形式,学生没能真正从中学到知识。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也依赖于数学思维的训练,只有营造良好的课后数学学习氛围,才能让学生全方位学习,不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

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具体实施

(一)对基础知识进行持续性巩固

小学的课后作业设计要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核心,数学作业要加强错题的重复训练,错题分析的过程就是反思计算的过程。小学阶段,学生还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对于计算题只是简单的做题,快速应答,这个过程只是对公式的机械复制和单一学习,并未真正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正确率。

目前,有效的数学作业设计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构起新的桥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让教师及时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通过优化数学的作业设计,加强学生的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数学计算题解题依靠对公式记忆、快速计算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业中对答案进行检查。学生的反思过程就是对计算思路的再回顾,不仅有利于拓宽思维的范围和内容,也提高了思维的深度。让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带有批判性地进行反思,及时发现计算时出现的错误,避免复杂的计算方式,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同时,教师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要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自主思考能力为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通常有加减乘除多种计算题型,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盲目进行计算,而是要先分析思路,掌握计算的步骤和技巧。教师在作业的布置要求中,就要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先计算的部分,让学生掌握先乘除再加减的计算顺序,并在计算过程中做到认真、仔细,避免出错。不管计算题型如何变换,学生只要掌握了计算的思路和技巧,就能够灵活分析和解决。教师也可以将课堂上未解决的题型留作课后作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例如在计算“1+2+3+4+…+99+100=”这类题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思考不同的计算思路,当作数学的探究作业。在未掌握简便计算方法之前,学生的计算会走很多弯路,教师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解题方式不要立即反对,而是要从正反两方面下手,一步步引导学生对题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取,之后再引导学生发现首尾两个数字相加的特点,做到对知识内容进行灵活运用,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

(二)对整体作业进行针对性布置

作业布置要综合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如果太难会让学困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如果太简单会让学优生得不到锻炼。不能只是单一地布置现成的练习作业,而是要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通过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以基础题的完成为必做作业,在此基础之上再布置一些训练题作为学生的选做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时间安排进行选择,一方面提高了作业安排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注重了学生的整体发展。例如,布置每日必练的计算题作为基础巩固,再布置相应计算的应用题作为技能提升,让两个层级的作业布置上既有联系又有不同。

小学数学作业的完成离不开思考,只有不断在作业的完成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设计分层作业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动机,敢于质疑、不断思考、认真分析、合理解决。不仅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让学生在作业中学会总结和思考,促使学生不断进步,逐步完成从基础题到训练题的过渡。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方式进行分层布置和评价,同时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完善课后作业的布置。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进入小组内部探讨学习,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不断地探究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学习,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这类作业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小组在下一次的数学课上派代表上台,待所有小组阐述完毕后,在排除自己小组的情况下,每组给其他小组投票,选择认为讲解思路最清晰、解题方式最好的小组。在该过程中,经过分层布置开展小组作业学习,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协作探究,逐步地剖析数学知识原理,提升数学作业完成效果。

(三)对作业反馈进行有效性评价

教师要坚持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作业评价方式,做到因材施教。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在作业中提取和利用知识,也要学会在作业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在小学阶段,部分学生的自觉性不强,所以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错题巩固能力。

例如,针对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即使其作业的完成质量不高,教师依然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此类学生进行耐心指导。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其主动去思考能力提升的题型,培养其收集错题的习惯,拓宽学生数学思维。针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对其作业的完成进行充分的肯定,不断激励学生深入研究题型背后的数学知识原理。针对数学作业的布置与评价,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增强作业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后积累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作业完成方法上,数学作业设计不仅仅注重培育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记忆,也要注重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作业的讲解和错题的教学指导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错题进行重复计算,学生的反思过程就是对计算思路的再回顾,不仅有利于拓宽思维的范围,也有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通过作业的反馈情况,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加强对错题的分层分析,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从学生的错题反馈中,提选出经典易错题型,针对学生的常见错误进行统一讲解。

(四)对思维作业进行合理性引导

针对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教师可以依据题型进行合理布置。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布置数学实践作业进行图形学习和探究学习。

例如在学习数学图形时,将图形方面的作业进行有效布置,形成数学知识的逐步递进和深化,通过扩建原有的知识体系,增添新的学习内容,构成新的概念体系。教师在学生把握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再去教授立体图形,让学生在图形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的逐步掌握。在完成“平面图形”的作业时,布置相应演示观看作业,通过数学演示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理解“边”和“角”的变化,增强作业布置的趣味性和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在学习立体图形时,从最基本的二维图形开始,通过由线到面的知识迁移来了解三边形、四边形;再加上长度、角度的限制,引导学生了解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还应该将传统作业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进行融合作业的分层布置,不断探索教育的新领域。将数学知识与网络技术、数学理论与应用实践相融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理解解题思路,提高教育成效。通过这样层次化、多元化、综合性的数学作业设计,实现对学生图形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优化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的作业完成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前提、以运用知识为手段、以错题分析为巩固。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设计,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数学作业结构,让学生对作业的错题进行反思,错题分析的过程就是反思学习的过程。一部分学生通过频繁刷题做题,提升自己的考试技巧,却只是对于知识的机械复制和单一学习,并未真正把握题型的相似点和知识性。数学题的解题依靠对数学概念、图形分析、抽象理解、空间想象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有利于在学生完成过程中,对做题思路进行再回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带有批判性地进行反思,发现之前解题时出现的错误,避免复杂的解题方式,寻找问题的最优解。

(二)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

由于升学的压力,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重视程度较以往更深。但数学的学习并不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为目的,而是对于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对知识展开无止境的探索。优化数学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延伸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从而研究多种解题思路,掌握解题的步骤和技巧,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和体会,形成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转变。不管题型如何变换,学生只要掌握了做题的思路和技巧,就能够灵活分析和解决。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自主思考,抓住数学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计算。这对于部分自觉性较差、数学能力较为落后的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他们经常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解决困难的题型上,对于基础的知识点没有及时巩固和有效训练。因此,优化数学作业设计,通过布置基础题使学生进行巩固训练,夯实基础,再相应布置选做题进行能力提升,以此促使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有利于增强数学学习效率。优化数学作业设计,通过有效的作业布置和合理的作业评价,促使学生在数学作业的完成中加强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更利于学生将数学与合作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感。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同时也具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学习动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所以在数学作业的优化布置方面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要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重点提高课后作业布置的质量而非数量,提高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注重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促进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错题题型双减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