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2022-11-20 16:29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寺子川学校霍旭东
亚太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纸筒组内梯形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寺子川学校 霍旭东

一、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包含两点:第一,小组合作学习是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思维意识的带动下,互相交流自身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以及看法,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考试能够灵活地应对;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路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可以逐渐纠正自我意识,认识到通力合作的重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内容不合理,合作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内容影响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发挥。作为课堂的引导者,部分教师并没有正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对于简单的数学问题仍旧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所带来的后果不仅是降低学生的讨论兴趣,也在无形当中浪费了课堂时间。小组合作讨论的价值被掩埋,流于形式,背离合作学习初衷。

(二)分组不科学,分工不明确

教师在对学生分组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学习状态等相关因素。在分组上要做到合理,才能够确保组内人员分工明确,责权到人。但是结合目前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当中的表现,可以发现班级内的小组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小组积极地回答问题,而有的小组则沉默寡言。究其原因在于小组内部成员没有将职责进行明确划分,讨论过程随意,讨论结果无人记录整理,小组内部杂乱无章,且缺乏默契。

(三)不能准确把握教学时机

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把控者,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把控作用,将课堂讨论活动完全交给学生,并没有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这种放权受限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短缺,仅听取学生讨论之后的结果,却忽视了讨论引导的重要效用,削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四)小组合作精神不够

不同个性、家庭背景的学生组合成为一个学习小组,需要经过时间的磨合才能培养良好的默契度。但是前期学生个性以及性格的差异,会导致学生之间的交流出现两极分化的严重现象: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过于坚持自我且态度傲慢,而成绩一般的组员选择沉默不语。这样难免会引发组内矛盾以及意见分歧,不利于合作的正常开展。

(五)教师评价不准确

教师及时以及肯定的评价会提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现状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且不具备及时性。教师只注重表扬小组成果的汇报者,却没有看到这是小组内成员集体努力的成果,应当对全体组员做出鼓励;同时过于看重讨论结果,却忽视了学生探讨过程中的评价激励作用。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一)问题引入合作,提高合作学习欲望

问题是吸引学生进行合作探讨的敲门砖,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结合目前数学知识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将生活类等多样性的问题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开启大脑智慧,从兴趣入手,发挥自身聪明才智,最终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当中最为关键的便是“间隔”数学知识点。为此,教师从低年级学生心理特性入手,选取学生身边最为熟悉与感兴趣的事物,通过谜语的形式开启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出题“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长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利用诸如此类的谜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能够踊跃地参与到谜题的解答中。当谜底揭晓之后,让学生张开自己的两只手,观察相邻两个手指头之间的间隔缝隙。通过问题的引导,教学的第一环节旗开得胜。接下来便需要围绕关键知识点让学生展开组内合作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成果竞赛,丰富合作学习体验

合作成果竞赛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感,也能够激发组内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让其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合作成果贡献自身力量。组内成员通过配合,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优质的合作成果,在无形当中提升合作效率、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当中播放某一路段中车辆行驶的画面,并让学生小组以条形统计图的方式,统计路段中通过车辆的种类、数量,并共同探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措施。当小组内部讨论结束之后,在班级内共享合作成果,通过学生及教师的评选,对提出合理有效的环保建议的小组进行奖励。

(三)寓教于境进行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在课堂当中无法约束自身注意力。为此,教师在开展分组学习时,需要采取情境式的教学手段,实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并能够动手操作的三部曲操作。

例如,在“图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圆形以及矩形的物品作为参考案例,让学生触摸动态、直观且更加具体的物体,并感受图形之间的差异,共同探讨物体的特性。从而便于学生理解,降低理论知识学习难度。

(四)开展趣味游戏

围绕学生的心理需求,要想聚焦学生目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是最佳选择。趣味性课堂的特性在于能够从游戏中获取知识要点。

例如,在“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东南西北”折纸玩具,锻炼学生的方向感以及对方向的认知。此外,也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当小向导,带领教师和同学共同“参观”校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位置和方向。通过开展趣味游戏,可以走出课堂,借助外界更加轻松愉悦的氛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五)优化组合,强化合作

第一,围绕学生学习能力、性格、家庭背景以及学习成绩,根据取长补短、差异性、互补性、公平性等原则,将4—6人放置在同一小组内,组内成员之间通过观点输出以及深入交流,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知识火花。同时,成员之间平衡分配,既无差异也无特例,成员之间公平竞争,共同创建小组合作交流的组织。第二,在小组内培养核心组织者,并授予其小组组长的头衔。小组组长在正式担任自身职务之前,需要通过岗前培训,明确自身职责之后迅速进入角色,在组内承担起监督检查、组织合作、表扬批评等相关责任义务。将责任和义务落实到组内每一个成员身上,带领小组成员通力合作,打造小组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分类整理圆柱体和正方体,小组组长强化自身职责,汇聚团队力量,并汇报讨论结果,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六)优化师生关系,当好合作者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合作者。开展小组学习,教师要发挥双重角色的作用:一方面以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扮演合作者的角色,加入小组讨论。对于学生讨论方向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对于讨论情绪不佳的小组进行适当调控。通过双重角色的作用,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参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需要秉持友好平等的态度,做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以及热情的帮助者,以应对不同小组所遇到的困境。

例如,当组内讨论陷入僵局时,教师可以发挥平等的参与者的角色作用,让学生从某一角度入手进行探索和发现,从思维上引导学生走向深处,达到不过多干涉学生学习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双重效用。当小组内发生激烈讨论时,教师可以扮演耐心的引导者。学生意见分歧过大时,教师应当平等参与其中并耐心引导,构建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尊重他人、乐于倾听等品格的重要性,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从而构建和谐的小组合作氛围。当小组内部探讨方向错误,并且组内成员盲目跟从答案时,教师可转化为热情的帮助者,站在学生立场上,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耐心引导其承认自身不足,使学生能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形成向别人虚心请教的良好风尚,但不应盲从,以建立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共同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七)引导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在于“合作”二字,而合作的顺利开展,则离不开创新教学方法的指引。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氛围的营造都离不开合作探究的带动和指引。

例如,在“圆柱的侧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学道具。比如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相同侧面积的空心纸筒以及实心圆柱,将道具带入课堂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猜测哪个柱体的侧面积更大。这时课堂便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将纸筒和圆柱分发给不同的小组,让学生采取自己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究之后,部分学生发现将纸筒按照垂直线剪开,纸筒就变成了长方形,通过测量剪开的纸筒的长和宽,并代入长方形面积公式,就可以计算出纸筒的侧面积大小。但是对于实心圆柱的侧面积,学生却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介入进行引导,既然实心圆柱的侧面积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计算,那么便需要探讨其他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关注点再次放在剪开的纸筒上,让学生重复纸筒的展开、围起等动作,来探究其与实心圆柱的异同点。这时思维敏捷的学生便会发现圆柱的底面周长与纸筒剪开后的长方形的长是相同的,圆柱的高便是长方形的宽。通过测量数据并代入公式,便可很快计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获取知识,同时也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在无形当中提升了教学效率。

(八)关注合作学习过程

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讨论合作的过程,在课堂中进行巡视。当发现学生已经解决了该环节的问题时,教师便可以适时介入,引导学生展开下一环节的探讨和研究。当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探讨出现盲目性以及随意性时,教师应当适时介入进行调控,指导小组围绕问题本身进行深入合作和交流。

例如,在“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梯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各小组讨论之后进行发言。有的小组认为可以拼接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组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还有的小组认为可以以梯形的高为中心,先对梯形进行旋转,然后平移组成平行四边形来计算梯形面积;其他小组认为可以先将梯形对折,然后剪开,再进行旋转和拼接也可以得到梯形面积。对于以上种种讨论结果,教师可以先保持沉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及动手操作,围绕讨论结果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梯形面积推导公式,证实讨论猜想。

(九)完善课堂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低年级的学生自控力弱,自身行为无法受到正确的约束,因此只能通过个人评价以及小组评价引导其正视自身行为。在班级内部,每学期都会分发个人评价表以及小组评价表,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评价表中还设有相应的加分环节以及加分标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意识以及团队意识。

例如,加分标准规定,率先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要比后完成任务的小组加的分值多。此种加分标准不但适用于新课程学习环节的加分,也可以应用于课堂内容知识的巩固、课后练习等。通过小组评价机制,可以锻炼学生为集体荣誉奉献的责任感。除此之外,在评价机制的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对评价标准进行相应补充,时刻激励学生为达成标准而努力奋斗,小组评价及个人评价互为补充且相互激励,共同见证学生的进步。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也是践行小学数学教学强有力的途径。教师在课堂当中不仅是指引者,更应当是与学生平等地位的合作者。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组内成员经过不断的磨合以及知识的探索,形成最优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降低学生的厌学情绪,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让学生在组内取长补短,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学生后期数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校课堂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纸筒组内梯形
玩转梯形
纸筒
梯形达人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结实的纸筒
结实的纸筒
梯形
纸筒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