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要点分析

2022-11-19 16:08
读与写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学习者

谢 若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文正小学 浙江 杭州 311100)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极大成就,教育事业的改革也由此开始,体态语言型教学模式也在这个时期进入我国,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体态语言教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在教育中更加崇尚实践性,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演,将抽象知识具象化,目的在于构建气氛轻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通过先进思想和理念灌输,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感受音乐的魅力,为我国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1]。

1.体态语言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

围绕体态语言教学法,其是一种关注学生身体律动、通过引导学生随音乐一起活动的教学方法,能够就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行激发,并在构建融洽教学氛围的基础上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其中,对于我国来说,我国针对体态语言教学法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仍未形成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但从目前来看,小学音乐教学普遍存有包括学生学习兴趣较差、课堂教学形式死板等问题,因此,应用体态语言教学法展开音乐教学,不仅是保障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意识的关键方法,同时也是激发学生音乐情感,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有助于促进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地进一步推进。

2.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对于中低段小学生来说,其音乐思维与幼儿相差不大,即不仅好奇心较重,同时也缺乏课堂学习应有的专注力。在此基础上,以往音乐教学模式多注重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但教学活动形式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匹配性始终有待商榷,很容易在浪费教学时间的同时影响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对此,在基于体态语言教学法展开小学低段音乐教学时,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喜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构建教学课堂,进而有效确保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2]。

3.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体态语言教学模式的意义及作用

3.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学习兴趣。抓住小学生存在的好奇心重、好动欲强等特点,体态语言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学习喜好,多通过紧密结合音乐与身体语言以营造融洽教学氛围,能够在增强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唤醒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在显著改善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推动音乐教育改革地进一步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普遍缺乏合作交流意识,这使得合唱教学具备较大教学难度,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此,体态语言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多通过应用引导式教育思维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合作精神,并在系统培养学生协作意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保障课堂的教学效率。

3.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大部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遍较强,而如何促使学生将想象思维转变为创新思维,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体态语言教学法依托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就学生进行引导,能够在组织学生自主编排音乐动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最终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增强。

3.3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知识理解。针对传统小学音乐教学,由于学生音乐知识储备相对薄弱,导致课堂教学存在较多局限性,学生很难就音调、音符等音乐知识重点进行掌握。对此,体态语言教学法关注学生的音乐情感,能够在促使抽象音乐知识具象化的过程中深入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创作思维,进而加强学生对于曲目的情感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教师可经由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引导,令其体验体态语言。而通过对其肢体语言的调动,来呈现自身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通过体态语言教学,学生可积极主动的融入至课堂教学中,加深与音乐作品的情感交流。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依据音乐旋律、内容,以及其所蕴含的情感等,对体态语言动作进行自主设计,以达到促进其创造与表现能力提升的教学目的。

3.4 提高了教学引导指向。很多老师由于掌握得不好主次之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很难使学生高效的掌握和提高,甚至可能影响到了学生对艺术本体的认知。而基于学生体态律动课程的音乐教学开展则提高了老师对课程教学的方向把握,培养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一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上课堂的过程中坚持自身的艺术思维,不因为时间的进步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营造一种全新的课堂艺术鉴赏气氛。把体态律动课程教学方法带入传统课堂并与现代音乐教育相结合,将会大大增加学生音乐教育兴趣。把现代的科技手段和传统课堂艺术教育相结合,将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音乐练习的效果,在体态律动背景下艺术老师也要更深切的感受到了体态律动教学的艺术力量。

3.5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体态与律动提高了音乐课堂的实效性,并且调动了学生主动练习意识。但有利于巩固对学生的了解印象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些杰出作曲者的作品结晶,为培养学生将来作为出色音乐教育人打下了基石。另外,在中外的音乐史上有不少佳作,此类乐曲的产生绝非偶然,通常都伴随着特定的含义。教师可根据其中带有特定含义的乐曲让学习者进行自己的了解与认识,并加以互动探究与体会。

4.小学音乐教学应用体态语言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4.1 体态语言教学法在歌曲教学中的应用。在歌曲教学中,根据音乐节奏编排音乐动作,引导学生伴随身体语言演唱歌曲,把握曲目的音乐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

例如:围绕《会跳舞的洋娃娃》,要求学生一边演唱一边舞蹈,在唤醒学生音乐个性的过程中形成融洽的音乐教学氛围,最终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

4.2 体态语言教学法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针对欣赏教学过程,强调就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采用合作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探究,在引导学生基于音乐曲目创作动作语言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3]。

例如:围绕《动物说话》一课,组织学生以合作形式就不同小动物“说话”的姿态进行模仿,在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个性,最终促进学生的多元能力发展。

4.3 通过体态语言激发学生的表演欲。过去的小学音乐教学大部分都是歌曲教唱,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训练学生,给学生提供的实践和表演机会很少。而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如果只是歌曲教唱,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按照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表演和展示。

例如:在学习歌曲《两只小象》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听这首歌。然后再设置一个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小象等角色,而且采用一些动作来代表歌词,表演一出音乐剧。再比如,在学习歌曲《粉刷匠》的过程中,可配上粉刷匠粉刷的体态语言,从而展现出歌曲的欢快性。学生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促使学生在体态语言中提高音乐素养。

4.4 通过体态语言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情境中。音乐欣赏是静态性的,小学生的专注力不强,可能无法提起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他们更愿意唱歌或者表演。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体态语言,将肢体动作(拍手、跺脚、摇头)和音乐欣赏进行结合,根据节奏来表现音乐。

例如:在学习一些欣赏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歌曲的MV或者动画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由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不熟悉,所以需要通过体态语言,也可用简单的语言(啦啦啦啦、啊啊啊啊)来模唱旋律。教师要根据旋律的走向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歌曲表现中去。如果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则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舞蹈的一些动作,再让学生慢慢跟着视频学习、表演。通过体态语言,能促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情境中去。

4.5 通过体态语言帮助学生了解旋律节奏。在音乐作品中,节奏和旋律之间需要互相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示出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需要采取体态语言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聆听中体会到音乐的节奏。

例如:教师可借助体态语言来表示音乐的节拍。在44节拍中的弱拍,需借助一只手向上拍的模式来展示弱拍。而两只手朝着下面拍,则能展示出强拍。一只手朝下,表示了次强拍。同时,在34节拍中的强拍里,教师需要朝着上面拍手,借助拍两条腿的模式来展示弱拍。通过将节奏和旋律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或者在向学生展示高音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采用体态语言的模式,促使学生朝着上面展示自己的身体;展示低音的过程中,使学生胸前平双双手;展示低音时则放松手臂,身体稍稍进行倾斜。通过体态语言策略,帮助学生了解音调以及节奏,更好的欣赏音乐。

4.6 将体态语言与舞蹈相结合。在小学很多音乐作品中是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作品,所以在设计这的作品律动时需要加入一些舞蹈元素,第一能让学生通过该民族特色舞蹈动作感受歌曲风格。第二通过舞蹈律动加强歌曲韵律的体会更好的学习和表现作品[4]。

例如:在学习《金孔雀轻轻跳》这一课,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傣族民族音乐的特色,我创编了一段与歌曲相符的傣族孔雀舞律动,学生先做律动感受歌曲风格和韵律,再边做边唱。歌曲的旋律和律动紧密的配合。再完成这首歌曲后,再让学生归纳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学生进过唱跳表演的体验,就能说出这首曲子的音乐情绪是优美的。

4.7 将体态语言与节奏感相结合。节奏源于生活,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结合生活中的常见语言,在语言中发现节奏在歌唱课和欣赏课当中用走路的节奏感受恒拍,拍手跺脚来感受强弱,大自然的动物叫声感受节奏型。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通过动发展节奏感是最佳的实际,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协调,思维敏捷,表现丰富又好动的特点,适于结合运动进行节奏训练。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用最简单的拍手拍脚跺脚,摇头,弯腰等来感受强弱拍节奏性。用走,跑,跳,感受速度恒拍。

例如:在学习《摇啊摇》这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拍一次手拍两次脚,感受六拍子的强弱。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六拍子的动作节奏如跺脚拍肩等。让学生主动去想象设计和体验并且最终吸收并且能有创造性的去设计六拍子的击打,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且注意力很集中。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之上再去模唱音高,最后学习旋律加入歌词。最终歌曲呈现的效果就比较好。从这课例中得出体态语言对学生学习拍子和节奏有很大的帮助并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4.8 利用学生具有美感的脸部表情以及体态动作和学生沟通。体态语言分为脸部表情和体态动作,当老师使用体态语言和学习者进行沟通时,老师要尽力让学习者自己的脸部表情真实传神、体态动作生动形象。在学习者赏析音乐的过程中,老师如果只是时不时加以讲解,则可能会扰乱学习者对欣赏乐曲的注意力,而这时,学习者丰富的脸部表情也能够协助老师减少此类情形。如:伴着柔和的《摇篮曲》,中小学生能从老师的面部表情和哄着小宝宝入睡的体态中看见母亲慈祥的笑脸、小宝宝甜甜的梦境;和着雄伟的《进行曲》,中小学生能从老师的脸部表情中看见一个列完整的音乐队列,以及一个个威严、神气的面容。

在中国歌曲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需要我们老师去启迪、诱导,让学员更好地感知和感受,从而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得到良好情操的熏陶,并产生喜爱祖国歌曲文艺的思想感情。老师如何运用体态语言,将歌曲中蕴涵着的思想情感进行阐述,从而引起学员的感情共鸣呢?

首先,老师必须要自身首先打动起来,才能真正打动学员。在一次合唱和观赏《国歌》时,老师既鲜明又兴奋的目光、庄重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积极向上的体态,使学员感觉此时的庄重、圣洁,好象置身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又好像看见体育健儿在伴着《国歌》中的音乐声,并兴奋地仰面凝望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这又怎能不让学员们为之兴奋、热血沸腾、产生了民族荣誉感。然后,老师就要用各种各样的体态语言来给每个学生进行演示,影响学生进行。如:在分析一首《山谷静悄悄》的尾声,老师在有感情介绍的时候,把身子稍微前倾,然后扬起胳膊,再掂起双脚,最后作出翘首远望号的模样;学员们在老师的体型动作里,“听”到了小铁锤自由强弱的敲击声,也看见了地质队叔叔逐渐远去的影子。也就是体态音乐动作的使用,才能让生动活泼的乐曲形体在学员脑海中活灵活现。

4.9 音乐教学活动中,作为体态语言的手势动作尤为重要。手势语言也是一门编程语言,它能够状物、言志、抒发。当看着舞台上的聋哑女孩,惟妙惟肖地舞着美丽的舞曲《千手观音》时,你考虑到了在台下给她用哑语手势指导的音乐老师吗?假如我们能把手势语言恰当地充分运用到音乐课堂中去,既能提高学习者对歌曲乐理定义的形象感,也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歌曲的兴致与感情,还能让学习者更加聚焦注意力,从而深化印象。在歌曲教材中还有一系列独特的体态与动作语句,如柯尔文手势语言、舞步、指挥动态等。这些体态语言都能够向学习者传达关于歌曲的、情感的讯息,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歌曲技能、理解歌曲形体、表达对歌曲情意。例如:通过简单直观的柯尔文手势,能够帮助学习者唱准do、re、mi、fa、sol、la、si等音,使学习者形成固定的音调定义;通过舞蹈动态,可有助于学习者认识歌曲形式,并丰富对情感的表达手法;通过指导,能够向学习者暗示学生歌唱(或表演)的情感、快慢、力量,使学习者的歌唱(或表演)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4.10 在器乐教育与培训过程中,合理地使用体态语言组织课程。在中、小学校设立了竖笛、口琴班,但由于器乐教学时比人声更富有穿透力,因此一旦声音组织不良,会使学习者的听觉能力遭受严重损害,而且还会严重影响教师授课。所以学生在上课时前,要规范好纪律的手势语言。

例如:教师在用正确、简练的艺术手势组织课堂、训练学生时,也就是在课堂上最安静、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音乐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要在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视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用生动的艺术形式、充沛的情感和音乐的美感,来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所以,它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教学方式。”尤其当学生学会了每首音乐、歌词时,对最后的音和情的处理,比体态语教学更为重要,因为表现音乐的喜、怒、悲、乐,均能利用教师的体态语言表达出来。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学也需要得到改进。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总体效率,促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充分利用体态语言的教学模式,通过增强学生的身体律动性,加深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与体验。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学习者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和谐律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