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 栋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龙泉寺镇河西小学 甘肃 永登 730300)
语言沟通是小学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要用到的一种交流方法,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语气态度,会起到不一样的沟通效果,这也是语言艺术性的鲜明体现。小学生性格活泼、单纯,缺乏规则意识,认识能力较差,内心脆弱,和他们沟通时,既要保护他们的情感和自尊心,又要让他们认同教师的要求,自觉遵守规则。特别是当前小学生个性鲜明的当下,教育的方式方法,沟通中的语言内容更显得尤为重要。一旦沟通不当,不仅使得教师与学生关系僵化,还使得学生对于受教育存在抵触心理。那么,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呢?对此,我们作以下分析。
1.1 缓解师生矛盾。小学生、教师的年龄不同、经验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因此小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思考的方向及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教师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看待问题比较简单、片面,缺乏恰当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难免出现矛盾,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还不完善,此时教师在处理矛盾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和决定权,如果教师没有注重语言艺术和科学的沟通,而是严厉或者冷漠的对待学生,就难以解决与学生间的矛盾,甚至加重矛盾,导致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依从。另外,班主任管理的学生数量较多、管理任务重,很难面面俱到,容易与学生因为知识教育、行为教育等产生矛盾。班主任只有恰当的运用语言艺术与沟通方法,才能顺利的和学生交流,明确的向学生表达建议,而且不会伤害学生情感,从而缓和师生矛盾。解决师生矛盾是学生更加听从老师的管理,有效的改善当前班级管理效果的关键要素。
1.2 保障小学生心理健康。现代的小学生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影响,其观念、认知越发的复杂,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可以发现,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越来越高,而且小学生原本就情绪多变,其心理问题往往比较隐匿,难以及时的发现,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同时,小学生性格敏感、情感脆弱,如果教师和学生交流在语言及沟通方法上另小学生内心不舒服,就可能导致其心理世界出现裂痕,使其产生自闭、抑郁甚至是反社会的心理,影响小学生日后发展。因此,班主任和小学生沟通,需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促使其打开内心,培养其积极阳光的性格,保障其心理健康。
1.3 增强学生学习热情。与小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除了家长,就是班主任,而家长、班主任同时承担着教育小学生的责任,因此班主任可以算是小学生的“第二家长”,尤其在学校中,小学生内心对班主任的依赖性更强一些。班主任对待小学生的态度,对小学生在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兴趣的建立有重要影响。生活中家长不难发现,小学生不喜欢某个学科,问他们原因,大多是因为不喜欢这个学科的老师,甚至有的小学生因为不愿意见到某位老师或者恐惧某位老师而不想上学。如果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能够建立和谐的关系,拉近彼此的情感距离,班主任能够获得小学生的喜爱,那么就会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热情,而语言艺术、恰当的沟通是师生之间和谐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
2.1 不重视语言艺术。首先,很多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评价教师教学成绩的指标主要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导致班主任过度的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督促学生学科学习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状态、心理体验,导致和学生间隔阂越来越大。其次,部分班主任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也能温柔的指出,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则缺乏耐心,一味的指责或者冷漠对待,丝毫不考虑语言上有没有伤害到学生,这样会导致差生心中出现极大的落差,感到不公平,从而产生厌学、抑郁等情绪。再次,就是很多班主任并不懂语言艺术,更不知道如何运用这种艺术。其一是班主任没有接受过语言艺术方面的培训,其二是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这方面的实践,导致班主任在语言艺术方面的经验、能力不足。
2.2 沟通方式不恰当。和小学生沟通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了解其思维的特点,感知其内心的世界,照顾小学生的情绪和感受,这样班主任说的话,小学生才会认可,才会服从。但是,部分班主任和小学生沟通时空谈一堆大道理,并不能触动学生,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啰嗦、厌烦,还有班主任和小学生沟通没有选择适宜的环境,比如在公共场合直接指出小学生的错误,会让小学生自尊心受到影响。再比如,学生做错的小事却被老师严重批评,学生会感觉老师偏心,不愿意听老师的。因此,沟通方式的不恰当也是影响班主任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2.3 沟通缺乏生本理念。生本理念是教师进行管理的基础理念,要能够时时刻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够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是在当前的班主任管理沟通过程中,老师过多的强调了自己的权威性,希望学生对自己是畏惧而不是信服。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的语言自然变得相对严厉,虽然也是为了学生好,但是沟通缺乏了设身处地的考虑,学生对于班主任的教导自然也就存在抵触心理。这样就会使得教育过程变得不顺畅,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变得不真诚,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对教师敷衍的态度,这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语言的沟通是学生与教师的桥梁,如果桥梁并不能真正的连通学生与教师的心灵,那么最终的管理效果就会过于表面化与形式化。
3.1 以平等沟通为准则。班主任在班级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班主任领导学生、要求学生,学生听从、服从,这是最常见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不容质疑的,虽然能对学生起到震慑的作用,但师生之间的关系却是紧张、疏离的,甚至学生对教师是恐惧、反感的。有句俗话“严师出高徒”,但是一味的严厉,而对小学生缺乏爱心、爱护,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的。因此,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适当的放低姿态,以平等沟通为准则,给予小学生尊重、关心。当小学生和教师能够平等的交流,小学生才能放下戒心,让教师融入自己的世界,向教师敞开心扉、大胆倾诉,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充分、深入,建立亦师亦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有了这样的关系维护,教师就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合理的运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劝导、指引,从而提升管理效果。这种形式是生本理念的实践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尺度,不能为了放低姿态而放低姿态,避免学生产生恃宠而骄的心态,要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时刻刻都遵循着教育为导向、平等沟通的原则,使得整个教育沟通过程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得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
3.2 用赞美的语言欣赏学生优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被人认可和欣赏的需求,小学生更是如此,赞美可以极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喜欢。在班级管理中,面对违反纪律或者在某一方面表现较差的小学生,教师不能一味的指责和否定,尤其不能当众指责,要先了解他们违反纪律的原因,多和他们交流,熟悉他们的性格、爱好,观察他们的闪光点,欣赏他们,赞美他们,这样可以让他们产生自豪感、价值感,从而不断地发扬长处,然后教师再委婉地提出如果小学生哪些方面能再进步一点,就更棒了,通过这种先肯定、欣赏再引导的方法来帮助小学生积极地改正缺点。此外,班主任管理时不能过分的重视分数,比如,有的学生成绩好,但是调皮捣蛋,教师依然宠爱、宽容,但是有的学生遵守纪律、学习努力,只是成绩总是不理想,教师对他们态度冷淡、缺乏耐心,这些管理观念都是不可取的。学生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我们对待学生需要一视同仁,而成绩更不是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教育这一事业,传播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学生品性、观念的引导。因此,教师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的地方:学习成绩好、唱歌好听、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等,找到闪光点,给予小学生赞美、欣赏,是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我、获得他们信任的基础。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对学生行为的认可,只有在学生真正的做好之后,有值得表扬的地方再对其进行表扬。赞美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良好行为的心理感受,在获得及时性的赞扬后,学生会更愿意有同类型的行为,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在实际的教学之中,教师也要注意负激励的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必须用正激励,有时候如果采用负激励,学生能够更好认清自己能够做的更好,在老师语言的鼓励之下,同样能够获得非常良好的管理效果。但是负激励要与批评的边界进行厘定,避免边界模糊的情况,不能出现批评的情况,否则学生可能因批评而产生逆反心理。小学生特点比较鲜明,通过赞扬的语言来欣赏学生的优点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3.3 用真诚的语言打动学生情感。教师的管理能否得到小学生的认同和支持与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否能够产生共鸣密切相关,仅靠制度约束的管理效果是非常有限的,而如果能够在情感上和小学生达成一致,就可以促使小学生自觉地遵守制度。对此,教师要充分地站在小学生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了解小学生的情感走向,和小学生以朋友的状态交流,用真诚的语言打动小学生,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情感共鸣。比如,有些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差,班主任和小学生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准确性,先关心的询问小学生是否有什么不舒服或者不开心,然后表达对小学生的爱护之心,让小学生卸下防备,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在保护他们自尊的情况下了解问题的所在。真诚的语言需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其实有时候我们沟通、交流不需要前思后想的考虑太多,将语言装扮的多么华丽,真诚的语言足够打动对方。小学生的思维相对简单,教师在于其沟通时要直抒心意,要能够运用学生之间的语言,结合学生的特征与学生进行沟通,特别是在一些要求性的内容教学时,要让学生顺利接受。在对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教育时,语言内容要简单、真诚,不要出现大量的大道理,而是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要讲太多的长远利弊,而是就眼前、就小学生的思维而进行教育。在这种语言表达环境之下,学生没有了太多的思想负担,能够快速了解班主任的教育目的,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真诚,从而增加对于班主任的依从性。
3.4 用幽默的语言启发学生自醒。班级管理的常规模式往往是非常板正和严肃的,对于心灵脆弱的小学生来说,这种比较强硬的、冰冷的管理手段会让他们产生畏惧、远离老师。对此,班主任可以适当的用幽默的语言来营造一种轻松的管理氛围,缓解管理给小学生带来的压力,同时让小学生可以更加自然、和谐的与教师相处。此外,幽默的语言是一种将一些不愉快的话题转化为轻松话题的方法,但是却不会掩盖真正的问题,反而在不伤害他人尊严的情况下可以将观点更好的传达,因此能够给予小学生启发、警示的作用。小学生正值发育,内心脆弱,直接的批评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因此,班主任应当耐心的倾听小学生的想法,不要凭借自身的猜想来判断,和学生交流时用幽默的语言让小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的幽默要以管理为目的来掌握好尺度。幽默的语言能够让小学生更好的接受来自教师的教育信息,可以更加认同老师的观念与看法。小学生情绪波动较快,对于其可接受的内容,接受速度非常快,反之,则信息接受效果缓慢。幽默的语言能够调动小学生的情绪,使得教育过程中呈现频繁互动的情况,能够加深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影响。对于学生而教育从来都是严厉与幽默并行的,单纯的幽默使得学生过于散漫,对于教育内容漠不关心。因此,教师在使用幽默的教育语言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自己的表达导向,如果是批评类的,最后一定要落在让学生自我反省之上;如果是鼓励类的,最后一定要落在良好体验之上。这样幽默尺度但不缺底线的教育形式能够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来自教师的教导。
3.5 以鼓励的语言提升学生自信。小学生中不乏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他们中有的是因为多次的努力始终无法达成目标,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很努力的学习数学,但是一到考试时成绩就不理想。对此,教师需要帮助小学生分析原因,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还是因为考试紧张或者马虎等等,然后给予小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让小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同时教师鼓励小学生要相信自己,学习不要着急,长期坚持一定会有所收获。但是,有的小学生缺乏自信却是家庭观念所致或者受其他人态度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家长可能会告诉他们必须要努力学习,穷了被人看不起,因此导致学生内心自卑,不合群。对此,教师要多关注这类学生,并且转变他们的贫富观念,鼓励他们信任他人、融入团体,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提升他们的自信。此外,部分学生可能由于个性原因,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对其特别关注,对其行为举止持续观察,一旦发现其与他人沟通或者优秀行为,班主任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鼓励其继续当前的行为。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等机会,让其发言或者参与学生组织,同时对其行为进行鼓励,同时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要求其继续保持。鼓励式的教育要因人而异,对于容易心生骄傲的人,教师要点到为止,鼓励形式为主,内容为辅,不过多的点评;对于内心自卑的人,教师要对其行为细节进行鼓励,以内容为主,多频次的点评。
3.6 以委婉的语言拒接不当要求。师生关系近了,有利于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但同时也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就是小学生可能无法恰当的把握和教师相处的度。在家庭关系中,孩子跟谁亲近,就爱跟谁撒娇,爱跟谁提要求,这是同样的道理。都说童言无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对问题的认知比较片面,因此小学生表达时可能会使用不合适的语言,或者向教师提出不当的要求。对此,教师要认真的分析小学生的诉求,给予其最大程度的包容,同时拒绝其不当的要求。但是,拒绝时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不能过分生硬、严厉,这样会伤害学生自尊心,还可能让师生关系变的紧张。此时就要使用委婉的语言,在拒绝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自尊心,维护好师生关系,还要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委婉的语气拒绝要注意不能有回旋的余地,可以采取柔和形式表达,但是一定要能够让学生看到底线,不能让学生产生“磨磨老师也许能行”的心态,要有原则、有态度、有底线。
班主任管理并不是让小学生绝对的服从命令,小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对象,他们的感受、建议是需要班主任重视和考虑的。通过语言艺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促使师生之间沟通的顺畅、充分,以不断地改进管理内容和方法,优化班级环境,促进学生成长。无论教师使用哪种语言形式进行沟通,都比较牢记教育的目的,能够通过沟通艺术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融合其中,不能出现形式化的语言教育。总而言之,在班主任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语言艺术不仅更好的尊重学生的心理及学习的发展规律,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更好的提升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