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婷婷 谢萍 沙抒音
摘 要 课后服务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和环节之一。在“双减”背景下,一些学校出现了“增量改革”的现象,教师与学生的压力以及家长的焦虑都有增无减。以北京市M学校为例,该校并未根据实证调研结果,基于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也未基于学校教育中“双减”政策的管理者的视角,来思考“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基于M学校课后服务的调查研究,广大学校应在行动与观念方面使学生真正领会“双减”政策的内涵与价值;基于实证研究,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后服务;合理看待学生需求,学科知识获得与素养提升仍是课后服务主线;合理规划课内与课后服务育人体系,推动课后服务课程化。
关键词 “双减”;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2)04-0015-03
一、问题的提出
课后服务是深化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育人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课后服务本质是一种教育影响,是一种经学校优化设计后向学生施加的一种专业的高质量的教育影响。另一方面,课后服务属于一种拓展型活动,是学校课程的延伸与有益补充,旨在巩固学生课内所学,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优化课后服务既可以提高育人质量,又可以突出学校的课程品牌和办学特色。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階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随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明确指出“双减”工作的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出发,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然而,目前北京市的一些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却出现了“增量改革”的现象,教师与学生的压力以及家长的焦虑有增无减。笔者认为,“增量改革”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未划清课后服务与正式课程的界限,并将课后服务与正式课程简单相加,出现了“正式课程继续上”“课后服务是作业”等现象。[1]
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大部分研究提出的课后服务实践操作是基于思辨范式的个人观点与建议,而并未根据实证调研结果,基于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未基于学校教育中“双减”政策的管理者——学校领导的视角,来思考“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以北京市M学校为个案,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并结合学校的发展需要,提出基于学生需求的课后服务优化策略,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研究问题包括:(1)“双减”背景下学生对课后服务的真实需求是怎样的?(2)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3)基于学生需求,学校优化课后服务的策略是什么?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采用自编问卷调查M学校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整体需求与期望,该问卷包括人口统计信息与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与期望两大内容,其中对课后服务的需求与期望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具体教学形式等维度。被调查者为M校初一、初二全体在校学生,共计453人。其中,初一年级学生232人,初二年级学生221人;男生250人,女生203人。然后,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描述不同人口学特质的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与期望存在何差异并尝试分析原因。接下来,在初一、初二年级十二个班中每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访谈,并将访谈质性数据作为对问卷调查数据的补充、解释与说明,以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对课后服务的需求与期望存在差异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针对该校学生需求的课后服务优化策略,以期帮助学校领导者更好规划课内与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内与课后课程的融合育人目标的达成。
三、基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M校课后服务现状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从对课后服务的需求与期望调查结果来看:在课程设计层面,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希望M校课后服务开展一些能够巩固学科基础、夯实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活动;约二分之一的学生希望课后服务是一种强化学科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活动。在服务时间上,80.0%的学生倾向于40分钟~1小时,这与正式课堂时间相近。在课程实施层面,37.8%的学生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灵活开展活动,24.9%的学生希望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开展活动,23.6%的学生希望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选课走班,13.3%的学生希望根据学习成绩开展分层活动。在课程评价方面,约80%的学生支持不开展评价或开展过程性评价。在具体教学方式方面,约80%的学生希望自己在课后服务中能得到教师的鼓励与支持,并希望以班级授课为主、小组合作辅导为辅的形式开展活动,或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形式开展活动。另外,还有52.3%的学生更期待由班主任或本年级课任教师开展课后服务。
(二) 差异性分析
1.男生偏向于学习过程取向,女生偏向于学习结果取向
对M校调查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后发现:男生更期望课后服务能够帮助其强化学科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而女生更希望课后服务能够帮助其顺利完成学科作业,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相较而言,女生更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学习,男生更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且男生对课后服务的兴趣更加浓厚。在每周参与课后服务的次数方面,M校70.0%的男生选择了2~5次,而选择2~5次的女生人数仅占女生总人数的57.0%。可见,男生希望课后服务的开展频率更高一些。同时,在服务时长上,男生也期望课后服务时间更长。
结合学生访谈,以及男女生在认知程度、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M校男生更愿意参加一些动手能力强、能够拓展课外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活动,并表现出很强的探索与问题解决的欲望,偏向于学习的过程取向;而女生更注重脚踏实地完成基本任务,注重学习的整体效率,即关注学习的结果取向。
2.初一学生注重能力养成、素养提高,初二学生倾向不评价或进行过程性评价
调查显示,在学习获得方面,初一年级的学生更注重学科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初一年级的学生处于中学学习的起步阶段,有更多时间参与课后服务,他们更关注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素养的提高。在学习评价方面,初二年级的学生更倾向于不开展评价或进行过程性评价。初二年级的学生即将升入初三,所承受的学业压力较重,因此不希望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一样进行终结性评价,而更为注重课后服务的参与过程,希望通过课后服务提升学习成绩。
总体而言,M校学生对课后服务活动的需求与期望是较为保守的,大部分学生虽接受课后服务,但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一种能够帮助自己更好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科能力和素养的途径,且普遍认为在课后服务的内容设置能与课内教学有效衔接,以为自己学科课程的学习打基础。同时,M校学生对课后服务开展形式方面的期待更倾向于以班级授课为主,由班主任教师担任课后服务的组织者。
四、基于学生需求的学校课后服务优化策略
(一) 使学生真正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与价值
经对学生的访谈后发现,课后服务的实施效果与教师对课后服务的管理与领导方式密切相关,学生认为“老師的管理如果比较松,课堂纪律会没有办法维持,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教师的管理与领导方式将影响学生对“双减”政策的认同与理解。部分学生认为课后服务的开展会牺牲自己的个人学习时间,访谈中有学生提出“课后服务可不可以再留一点小作业”的建议,错误地将课后服务理解为课后刷题补习。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政策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偏差。“双减”政策下开展课后服务是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次改革尝试。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此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课后服务的开展。
(二)基于实证研究,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后服务
学校应遵循实证研究导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真正了解教师、学生与家长对课后服务的真实诉求。同时,学校应在掌握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度挖掘数据,运用实证研究工具进一步去分析学生所具备的其他个人特质是否会影响他(她)对于课后服务的期待与态度,并通过提供多样的、丰富的课后服务,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后服务方案。如,学校可为男生和女生提供不同专题的课后服务内容,并根据内容的特性确定课后服务时长;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开设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课后服务,为初二年级学生开设以学科知识巩固为导向的课后服务等。
同时,学校也应继续保持课后服务的活动性和开放性。虽然M学校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整体态度较为保守,但超90.0%的被调查学生希望课后服务提供的是一种区别于学校现有课程的、强调学生发展与兴趣培养的、使学生相关能力与素养能够得到提升的内容。因此,学校领导与教师应把握课后服务的活动性、开放性特点,避免出现“课后服务是学科课程继续上”、“课后服务是教师加班”等令师生更加疲惫焦虑的现象。
(三)合理看待学生需求,抓住学科知识获得与素养提升的主线
目前,虽然课后服务在各级各类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学校要避免出现流于形式、轻视基础知识学习的现象,同时也要合理看待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不能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放任自流。受访学生认为“课后服务要做到两者皆有,既能学习知识,又能提升素养”。总体来看,学校要避免出现课后服务过于自由经验化或过于学科知识化的两种极端倾向,应将活动探索与知识学习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在发现学科知识的典型、关键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与能力素养。[2]虽然课后服务的组织形式、实施方式相较于学科课程来说有一些改变,但课后服务的总体育人目标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夯实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素养”仍是课后服务的重中之重,同时学校也要注意在课后服务的开展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合理规划课内与课后服务育人体系,推动课后服务课程化
课后服务是一次教育改革尝试,而对于改革推进的问题,切忌不可大破大立,要考虑许多与改革事物关联密切的影响因素。课后服务需经多轮设计与优化才可以最终走上课程化的理想道路。[3]由于课后服务实施任务重、时间紧,很多学校来不及重构课程,而采取“增量改革”的办法,将课内课外简单相加,以暂时顺应政策变革。[4]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生发展,也会给教师带来很多负担。学校课程与课后服务的关系仍是值得继续讨论的重点议题,学校应从整体规划设计顶层课程体系,将“课内课后简单相加”转变为“课内有机融合课后”,避免出现课内、课后两张皮的现象。学校要将“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视为促进学校整体综合变革的重要契机,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课后服务融入学校整体课程设计之中,系统规划学生在校的教育教学安排。
(梁婷婷 谢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沙抒音,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外国语学校,北京 100875)
参考文献:
[1]都晓.“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研究述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22(4):1-12.
[2]郭华.带领学生进入历史:“两次倒转”教学机制的理论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2):8-26.
[3]黄晓玲.“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课程化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22(4):25-29.
[4]刘登珲,卞冰冰.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课程化”进路[J].中国教育学刊,2021(12):11-15.
责任编辑:刘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