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一年级开始的看图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为其高年级写作奠定基础。但当前小学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看图写话教学的要求稍显笼统,加之教师教学模式化倾向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学生看图写话学习接受的效果不大理想。教师应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实际,从做好教学计划、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积累等方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低年级;看图写话;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2)04-0030-03
一、教师看图写话教学现状分析
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素养,是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拼音还是识字的学习都处于起步阶段。看图写话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用独特的教育智慧,合理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图画与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一)课标要求稍显笼统,同步教材不够完善
对于教师而言,想要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获取相应的能力,在课前明确教学目标至关重要。课程标准是教师确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准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标”)中指出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够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话的过程中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1]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其实并不容易,它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较好的拼音汉字基础,课标却只是一笔带过,需要教师自行摸索。其次是教材的问题,以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为例,整本书中只出现了一处看图写话,具体是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写出三个词语,再选择所写词语说一句话。这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看图写话,很难引起教师的重视。尤其是对新教师而言,在教材上难以找到看图写话教学的切入点。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很有可能是就题论题,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得到针对性的看图写话训练。教材上虽没有安排具体内容,但实际上,在一年级上学期中段检测后,看图写话题型就会出现在各种习题及练习试卷上。
由于课标要求不清晰,加之教材上也没有关于看图写话的具体内容,且缺乏一套符合小学低年级学情的科学系统的看图写话训练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而这种自主性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教学内容安排上的随意性,使看图写话教学不够系统,学生无法得到针对性的训练。
(二)教学缺乏创新性,看图写话模式化
看图写话表面上看是考查学生“看”“想”“说”与“写”的能力,实际上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综合性的,还涉及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考查。低年级学生刚接触看图写话时有很强的陌生感,同时又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将这种积极性转变为对看图写话的兴趣极其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对写话有兴趣”是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还未建立完整而系统的语言逻辑,所以教师在看图写话教学之初往往采取“要素法”让学生锻炼完整句子的表达,从“时间”“人物”“事件”三要素(如:中午妈妈去买菜),到“时间”“人物”“事件”“地点”四要素(如:中午妈妈在菜市场买菜),再到“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结果/心情”五要素(如:中午妈妈在菜市场买菜,很辛苦)强化训练。不可否认这种“要素训练法”在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中效果较为明显。因为学生年纪尚小,在无法自主表达与想象的情况下,教师出示要素公式,通过反复的模仿训练,学生就会在大脑中形成机械记忆,一旦遇到看图写话,学生就会立刻条件反射般想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哪里”“在干什么”等问题。虽然短期效果较明显,但是这样的机械模仿、套用公式实际上是与课标要求背道而驰的,它的短期成果是以牺牲学生对看图写话的长久兴趣为代价。
二、学生看图写话接受情况分析
在没有任何相关教材资料的情况下,低年级学生对看图写话的概念全部来自于教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及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大量的“要素法”模仿训练,大部分学生写出包含时间地点等要素的句子不是难事,但也正是由于这种机械训练,使得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学习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对看图写话的兴趣不高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中明确指出,在刚开始进行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教学时,不用过于强调语句的通顺和內容的完整,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名师于永正也说过,“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把兴趣留住”,无论学习什么,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低学段写作教学的第一目标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反馈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看图写话的兴趣是逐渐降低的。从最初的欢呼雀跃,踊跃发言到后来的唉声叹气,消极抵触,主要原因莫过于两点:教师教学机械化,正面激励少。
看图写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该是一项有趣的挑战,但是公式教学却使得学生疲于应付,失去细心观察和想象力的写作必然是空洞无味的。个别有自己想法的学生,在要素教学下依然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语句,但是教师在评改或者反馈时,往往只关注语句中的要素,忽略了学生看图写话中的闪光点,如想象丰富,观察细致等,这样的消极反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学生对看图写话失去兴趣。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看图写话习惯
低年级学生对看图写话的接受情况不理想,除了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之外,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看图写话习惯。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口语化现象严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看图写话在“看”与“写”的过程中其实还有“说”的环节。学生眼睛观察到的图画内容在传入大脑后,会带动语言系统的反应。将定格的图像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图画就变得立体了,而此时的语言必然是学生的口语,因为它没有经过书面语的转化(如:一个小男孩要摘花,妈妈说不能摘花,就不摘了)。但是这种口语化的表达要进一步加工之后才能变成书面语言。如:一位小男孩正准备摘花,妈妈阻止道:“不能摘花,花是有生命的。”小男孩听了妈妈的话,就不摘花了。当然这一过程的转换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对知识储备相对较少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很不容易,只有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加强训练。二是错误较多。如格式错误,开头没有空两格、标点符号顶格写、另起自然段不空格等;再如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句末不加标点、感叹使用错误、省略号使用错误等。[2]
三、教学实践方法探究
“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语文教学能成为教师和学生心灵的伙伴,语文课堂伴随教师和学生一道幸福成长,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3]这是窦桂梅所著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的一句話,表达了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对理想教育的看法。笔者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在慢慢探索,什么才是教育的理想状态?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浸润心灵的课堂?怎样的教学才是学生真正终身受益的教学……联系到低年级看图写话上来,要想达到一种“学生乐学,学之有物”的状态,仅靠“要素公式法”的捷径是绝对不可行的。因此,笔者觉得可以尝试低年级看图写话专题的教学实践方法。
(一)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由于课标和教材都没有明确而具体的看图写话教学安排,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课时计划和课程设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而教学是比较严谨的工作,所以即使在教材有一定不足的情况下,教师也应该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更不能以“写话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坚持才能见效的事情”为借口,忽视看图说话教学。
正因为写话不是靠教师讲几节课学生就能消化吸收的,才更要求教师引起足够重视,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最大限度地帮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此外,由于教材不完善,看图写话无法像其他内容那样通过课本上的练习多次复习巩固,笔者建议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同时,为学生梳理出学习思路,将重点内容总结归纳,提炼少而精的练习题目给学生练习。这样在为学生扫除知识性障碍,积累方法经验的同时,还有配套的练习可以巩固,如此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肯定比随意的教学安排效果好。
(二)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对看图写话的兴趣,这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采取一定的举措改善看图说话教学的方法。首先,笔者认为教师的看图说话教学要“去公式化”。多彩有趣的图画本来是最吸引学生的,但是因为模式化的训练,学生失去了观察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自由表达,说自己看到的,写自己想说的,不被要素所困。学生有了观察的兴趣才更容易养成观察习惯,并在训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图画,并大胆地表达所见、所想。“去公式化”并不是彻底否定教师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的看图写话指导中,教师可以充当搭桥者。在学生表达困难或者方向有偏差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关键词,引导其认真观察图画,再想一想如何把词语连成句子写出来。对学生而言,教师的词语相当于骨架,但是具体的文段细节如何建筑则要靠学生细致地观察和丰富的想象。
“生活作文”是日本教育学家提出的概念,他们主张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写和说),并且注重个体的情感,主张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趣。“生活作文”理论给笔者一定的启发,语文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看,看图写话教学更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激发其兴趣。教师可以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切身感受图画内容。如向学生出示一幅小朋友课间在玩游戏的图画,让学生认领图中角色,在课间的时候一起演一演,然后请学生聊一聊这一图画创设的情境,再谈一谈感受。教师还可以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写作的成功体验,以此来提高写作兴趣。其实这种创设情境的做法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三)在大量的积累中提高能力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坚持积累。语文教师要有“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4]的修养,学生要有“什么积累都能用于作文”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积累,那么对于非常考验低年级学生能力的看图写话,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呢?其实立足于语文教材,立足于每一堂语文课是非常好的方法。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每一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的课本,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大量的看图写话素材。从拼音阶段的教学开始,笔者就有意让学生借助插图说完整的句子。如:“b p m f”一课,在ba的音节旁边有一幅插图画着一只正在拔萝卜的小兔子 ,在借助图画教学生拼读时,笔者会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兔子,笔者会进一步引导他们回答看到了几只兔子?兔子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兔子在干什么?进而引导学生根据图画说出完整的句子。
除了课本积累,看图写话的学习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积累。低年级的课外读物慢慢从绘本过渡到了篇幅相对较长,文字量相对较多的拼音读物,如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等。学生坚持阅读,不仅可以扩大识字量、巩固拼音知识、积累好词好句,还可以在图文结合的基础上理解内容大意,积累书面语的表达方法,进而逐渐提高看图写话的能力。[5]
对于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教师要“去公式化”,从学生的的本心出发,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引,让学生感受到自由表达的魅力。看图写话教学不应限于课堂,而应延伸到广阔的生活天地中,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和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季超勤,深圳市龙岗区依山郡小学,广东 深圳 518172)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9.
[2] 张晓岩.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8.44.
[3] 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2.
[4]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
[5] 张雯.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56.
责任编辑:刘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