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2-11-18 12:23刘灵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9期
关键词:麻醉实验组评分

刘灵超

老年手术患者麻醉指导是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管理内容之一,对于临床麻醉指导而言,老年患者的麻醉方案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麻醉管理效果[1]。并且临床研究中发现,老年患者的自身耐受性较差,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如果采用常规麻醉患者的麻醉质量要相对较差,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现躁动的几率较高[2]。并且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应该在患者麻醉指导方案的选择和设计上作出科学的分析[3]。以全凭静脉麻醉为患者麻醉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麻醉质量,对患者焦虑及抑郁控制有一定帮助,也能够在患者麻醉过程中,帮助患者提高认知管理水平,突出了患者麻醉管理的优势和特色[4]。本研究选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70 例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对6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70 例老年手术患者,按照患者临床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 例。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8∶17,平均年龄(46.63±3.24)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4,平均年龄(46.59±2.9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②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已经签署研究同意书;③患者无精神沟通以及其他并发症。排除标准:①非自愿参与本研究患者不予以纳入;②临床资料不全者不予以纳入;③研究中途数据信息脱落者不予以纳入。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即在患者麻醉指导过程中,帮助患者完善麻醉指导方案和对策,具体如下: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0.40 μg/kg,持续滴注10 min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丙泊酚20 ml,在患者麻醉15 min之后开始给药。舒芬太尼10 μg+0.9%氯化钠注射液15 ml,配镇痛泵以7.5 ml/h 泵入镇痛。实验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具体如下:①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插入导管,将罗哌卡因作为麻醉用药,即0.75%浓度10 ml,硬膜外给药。②术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舒芬太尼0.4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经口明视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无误后行容量控制通气,潮气量6~8 ml/kg、通气频率15 次/min、吸呼比1∶2,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35 mm Hg(1 mm Hg=0.133 kPa)。③患者手术结束前15 min 停止麻醉维持,做好患者术后预后处置,将患者推回到病房,等待患者苏醒,期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信息,做好数据记录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SDS、SAS、认知功能评分。SDS、SAS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焦虑越严重。认知功能评分以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判定,总分值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认知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 麻醉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实验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麻醉前比较,aP<0.05 ;与对照组麻醉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麻醉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麻醉前,且实验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麻醉前比较,aP<0.05 ;与对照组麻醉后比较,bP<0.05

3 讨论

老年麻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麻醉管理内容,尤其是在手术麻醉指导过程中,老年麻醉管理的要求更是比较严格的[5,6]。由于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表现出比较显著的临床症状,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制定科学的麻醉指导方案,确保在患者麻醉指导处置中,能够更为有效的为患者麻醉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提升患者麻醉管理能力[7,8]。并且在患者麻醉指导过程中,选择科学的麻醉方案能够减少患者麻醉应激,为患者麻醉管理工作实施的安全控制奠定了基础[9]。一般情况下,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指导过程中,实施全凭静脉麻醉的意义是比较显著的,能够满足患者的麻醉需求,对突出患者麻醉质量有一定帮助[10]。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相关指标,也可以在患者麻醉过程中,帮助患者降低临床病症,所以提升了患者麻醉管理效果。首先,在患者麻醉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对比分析中得出,麻醉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实验组SAS 评分(29.36±3.21)分、SDS 评分(21.58±2.3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32±3.21)、(39.63±3.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在患者麻醉前后的认知功能对比分析过程中发现,麻醉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麻醉前,且实验组认知功能评分(76.36±2.52)分高于对照组的(64.25±2.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麻醉方式的实施对患者麻醉质量控制是有一定帮助的,患者麻醉后的各项指标数据改善明显,相关的指标变化效果突出。对于患者自身麻醉管理工作实施而言,科学的麻醉选择能够提高患者麻醉管理效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患者麻醉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为患者制定完善的麻醉管理方案和对策,并且需要在麻醉管理对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调整患者麻醉指导思路。对于现有社会发展而言,人口老龄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发展趋势,所以老年患者的人数也有逐渐增加趋势,由于部分患者的自身耐受性较差,在麻醉指导过程中,实施常规麻醉的效果不够显著。因而迫切的需要为患者制定更为有效的麻醉方案,通过全凭静脉麻醉指导后能够提高患者麻醉质量,为患者麻醉管理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患者麻醉后的认知功能改善上,更是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可推广到临床,以此为患者麻醉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麻醉实验组评分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我给爸爸评分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