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社交能力训练

2022-11-17 17:08赵静
文理导航 2022年35期
关键词:训练策略立德树人小学

赵静

【摘  要】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而且可以激发个体积极向上,变成更加优秀的人。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同德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文将立足立德树人背景,对小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训练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立德树人;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策略

一、培养社会交往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

(一)利用课堂引导,强化社会交往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在早期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很少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社交方面的培育,导致小学生普遍缺乏社交意识。对小学教师而言,想要提高德育效果,让小学生主动社交,教师需要结合课堂对学生展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将“愉快地和小伙伴相处”“友好交往”这样积极的理念悄无声息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教学之余,教师还可给孩子们推荐一些与社会交往相关的童话书或者故事书,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书籍展开互动,同样可以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真正有效强化学生的社交意识。

由于大多数小学生都是被父母娇宠着长大的,做任何事情都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他人缺乏宽容,因此教师可为学生推荐《鸭子说“不可以”》这部绘本故事,同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读一读这个故事,说一说自己从故事情节中得到了哪些收获,学生在互动中体会包容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发挥学科教学优势,培育学生的社交意识。比如针对语文学科,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与社交相关的课文,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日常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参与话题互动或口语交际,以此强化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想要培育学生的社交意识,教师必须发挥课堂阵地优势,为学生融入与社交相关的场景或绘本故事,让学生参与互动交际,这样可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交理念。

(二)创设“交往”情境,给学生提供社交的机会

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教师由于承担着较为繁重的备课任务,很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社交机会,因此整个课堂沉闷枯燥,难以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使学生的社交水平切实提升,教师应积极营造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设“交往”情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社交机会。

教师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看看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向学生设计一些“交往”情境,让学生在交往情境中理解社交的意义,锻炼社交的能力。比如,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发现有些学生比较自私,不具备分享意识,但这些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因此教师专门设计了一个相关的交往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可安排部分学生进行课堂演绎,呈现学生司空见惯但并未引起重视的生活现象,让学生深度思考情境中的人和事,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比如,在第一个情境中,有一个女孩非常喜欢炫耀,不是炫耀自己的文具,就是炫耀自己的衣服,但她从来不愿意和其他同伴分享自己的东西。慢慢地,其他孩子逐渐疏远了她,而她根本不知道为什么,甚至认为是其他孩子嫉妒她。然而这个女孩子惊讶地发现,班级里另一个家庭条件不如自己的女同学却收获了很多友谊,这让她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社交局面?主人公身上存在哪些问题?然后给学生社交的机会,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意识到:没有人喜欢爱炫耀的人,只有懂得与他人分享、懂得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赢得友谊。

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想要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不可能只凭借说教的方式实现,教师需要为学生精心设计社交场景或情境,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社交锻炼机会,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社交内涵和价值。

二、具体指导社交方法,提高社会交往效果

(一)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助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

思想交流是实现社会交往的有效方式。对大多数成年人而言,交流思想并不困难,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历,其知识素养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他们更懂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对小学生来说,思想交流相对复杂,甚至颇具难度。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想要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首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让学生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通常情况下,思想表达主要涉及“非语言”和“语言”两种类型,而“语言表达”又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在实际交往中,口头交流更频繁,也更多元化,是教师指导的重点。

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把握。首先,注意说话的场合。良好的社会交往一定和當前特定的环境密不可分。如果处于公众场合,那么学生在与他人沟通时,一定要注意尺度和分寸,不能随意为之。如果是私人场合,学生可相对放松一些。其次,注意说话的对象。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只与同伴交流,还会涉及很多交流对象,比如教师、家长、邻居、亲戚等,如果学生不注意说话的对象,就会给对方留下负面的印象。比如,在与长辈交谈时,应当保持谦逊、礼貌,懂得说话分寸;在和朋友交谈时,可以表现得大方、随意。最后,注意说话的内容。小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应注意选取契合对方知识范畴以及经验的话题,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尴尬的对话场景,让双方都能拥有愉快轻松的交际体验。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指导,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想要提高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社交技能培育。对此,教师需要从交谈的角度指导学生,让学生把握交谈的分寸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交效果。

(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是社交的关键

真正有效的社交绝不是单方面输出,更不是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良好的社交氛围和社交局面需要靠尊重他人维持和实现。如果仔细观察小学生的社交情景,会发现很多小学生缺乏对同伴的尊重,常常只顾表达自己的想法,忽略同伴的感受。尤其在上课时,当其他同学发言时,总有一些插嘴的学生,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只是单纯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日常德育工作中,除了指导学生交流的技巧,还需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这是实现有效社交的关键所在。

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不定期组织一些班会活动,并引导学生进行课上互动。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当教师要求某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时,只会要求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在学生表达自身观点之前,让他先说一说对前一位学生观点的见解。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不习惯这个环节,这是因为他们根本没用心倾听其他同学说了什么,所以才会感觉不适应。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断强化学生的倾听习惯,于是,很多学生开始将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其他同学身上,会用心聆听其他同学究竟讲了什么,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然后才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倾听效果,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不断强化倾听技能,逐步建立倾听习惯。

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他们习惯于表达自我、分享自我,却忽略了除自我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个体。正因学生缺乏对他人的关注,所以他们普遍缺乏耐心,不愿意主动倾听他人。而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掌握倾听的艺术,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交效果。

三、组织实践活动,巩固拓展社会交往

(一)充分利用游戏,促进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游戏备受小学生推崇,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游戏在小学生的人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游戏往往有极强的情节性,而且形式丰富、内容各异,能够满足小学生在审美、认知、交往、娱乐、竞赛等多重心理层面的需要。通过参与游戏,小学生的创造性将得到充分发挥,还会在游戏中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惠互助关系。因此,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教师不妨借助有趣的游戏推动小学生的社会交往。

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有趣的集体游戏,为学生创新游戏玩法,让学生由简单到复杂体验更多有趣的游戏模式。在学生参与游戏时,教师可观察学生的游戏过程以及动态表现,比如当遇到冲突和矛盾时,学生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解决?教师可从学生的解决思路中把握学生的社交特点。比如,在参加“两人三足”游戏时,教师注意到有三个学生因为步调不一致,都摔在了地上。等他们从地上爬起来以后,开始互相指责,这个埋怨对方出脚太快,那个埋怨对方跟不上节奏。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指责他人。在参与游戏以后,教师还需要将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游戏环节中的心得体验及对其他同伴的想法,以此推动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想要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意识及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和其他同伴交流合作,教师只需要把握学生的动态表现,及时引导学生的想法,推动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二)参与社会实践,理解社会交往的重要价值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想要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不能只将培育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如何与更多不同层次的人群“打交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交往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可以不定期向学生设计一些社会实践主题,让学生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社区,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我生活的社区”这一社会主题实践活动。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的调查小组,并以自己小区为中心点展开深入调查,比如调查公共设施的建设及管理情況,其中包括公用设施的类型、可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服务、设施的管理、维护及故障报修等。每个小组都可独自设计社会调查方案,思考具体的调查方向和方法。而且,在学生走进社区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和更多社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交技能,而且让学生逐步克服了胆怯和紧张的不良情绪。

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必须将学生置于社会这个大熔炉中,让学生和更多陌生人交流、和更多成年人打交道,这样才能真正强化学生的社交技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交往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关系着学生今后成长的重要课题。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交意识,传授具体的社交方法,还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推动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琳.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J].家长,2022(14):40-42.

[2]史红艳.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2(14):124-125.

猜你喜欢
训练策略立德树人小学
核心力量在短跑运动中的作用及其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训练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