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涤基于魂魄学说论治儿童孤独症经验*

2022-11-15 15:58邵雨晴朱沁泉
中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魂魄患儿

邵雨晴,朱沁泉,张 涤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时期发生,男女比例约为4∶1[1-2]。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表明,社交障碍,沟通困难,以及重复、刻板行为是孤独症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3]。虽然我国古代文献没有明确记载该病名,但是根据其临床相关症状,本病可归于“童昏”“语迟”“无慧”“胎弱”“目无情”等范畴[4]。目前,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明确,西医治疗现多以行为与教育干预训练为主,配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辅助治疗。长期行为干预治疗费用高,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目前尚无针对性药物用于治疗孤独症,且长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5-6]。中医治疗孤独症多以中药、针灸、推拿等为主,可改善孤独症核心症状、饮食障碍及情绪障碍等问题[7-9],不仅能整体调节患儿身体机能,还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张涤教授,湖南省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熟读中医古籍,临床中善用经方,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遣方用药精炼。笔者有幸跟张涤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张涤治疗孤独症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孤独症病因病机

魂魄阴阳说首见于东汉,将魂归阳神、魄归阴神,共属“脑神”所管,后世有关魂魄的理论皆以此为基础。《杂症会心录》云:“人之形骸,魄也……分而言之,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于心,聪明知觉者也。若精神衰,魂魄弱,真神渐昏。”[10]说明神由魂魄所构成,掌管着人体的感知、思考能力,也就是现代医学所理解的大脑的功能。魂魄的盛衰与人体的精神、感知、思维活动的强弱关系密切。孤独症作为一种精神行为疾病,其病位在脑。魂魄协调则脑神清明、思维灵动,魂魄不相协调则致病发,可见社交障碍、行为刻板、思维呆滞等孤独症核心症状[11]。

由此,张涤提出孤独症患儿的基本病机为魂魄失调、阴阳失衡,可分为肝魂妄动(亢进型)及肺魄不宁(抑制型)两型。只有魂魄安定、阴阳平衡,神明才能清灵,机体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

1.1 肝魂妄动(亢进型)《灵枢·本神》载:“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12];《灵枢·淫邪发梦》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12]。魂为阳神,藏于肝,以阴血作为媒介与肝相关联,是肝的神明。《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说:“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其性为暄。”[12]魂即由“在天之风”及“在地之木”结合,因此可主变、主动、主生长等,其与人体思维的形式及过程、睡眠、情绪等密切关联,掌管人体的高级精神活动[10,13]。

《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12]因此肝魂妄动患儿除核心症状(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与他人无眼神交流等)外,伴随病症相对亢盛,如脾气暴躁、反复无常,任性固执,思维混乱无序,听而不闻,多动,注意力难集中,跑跳无常,高声叫喊,口渴喜饮,夜不成寐等症状。同时,患儿喜与同伴交往,渴望与其他人建立伙伴关系,但交往时多以自我为中心,常常描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答非所问或回答冗长,最终由于社交技能的缺乏导致难与他人建立友谊。

张涤认为,此类患儿多为肝魂妄动、魂强魄弱所致。《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12]《证类普济本事方·治中风肝胆筋骨诸风》说:“平人肝不受邪,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14]魂为阳神,寄留于肝,肝阳亢盛,内生痰火,扰动阳魂,气血上冲,则见急躁易怒、任性固执等;魂主动,魂强不归于肝,则见多动、跑跳无常、高声叫喊等;魂无居留之所,浮越外显,魂不守舍,则见夜不能寐。“魂游于目而能视”,魂病则游目不能,则见患儿目光呆滞、与他人缺少眼神交流等[15]。神为君,魂为臣,魂强外显,失其本舍,则夺神之君位,心神难控魂,患儿便出现重复、刻板的难自控行为[16],如重复单一的动作、倾向穿同样的衣服等。

1.2 肺魄不宁(抑制型)《云笈七签》中将魄分为七种,认为其是依附于形体,表达生命先天、本能的活动[17]。魄的功能不受人体意识支配,与生俱来。《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中曰:“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12]魄为阴神,是肺的神明,主要掌管人体的动作、感知、记忆等,先天即有,是产生后天认知思考等功能的基础。此外,《辨证论治研究七讲·藏象论》中指出,其具有“人体本身所固有的各种生理调节代偿功能”[18],偏重于现代医学中的非条件反射。

魄为阴神,主静。魄旺则精足,魄虚则精衰,肺魄不宁则见机体表现相对抑制,如形体瘦弱,少言或不言,神情抑郁、低落,反应迟钝等。肺魄不宁患儿除核心症状外,常伴随少语或不语、语言重复、精神抑郁、表情淡漠、不喜交际、神疲乏力、胆怯易惊、失眠、食欲不振、自汗、口角流涎等抑制症状。

张涤提出,此类患儿多由肺魄不宁、魄强魂弱所致。肺为“魄之处”,魄为阴神,寄留于肺,重浊、宁静是其阴性特性。因此,魄强则其阴性特点更加显现,为病则出现精神抑郁、表情淡漠、不喜交际等症[17]。《灵枢·天年》载:“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12]人的发声、语言功能与肺脏密切相关,肺气衰,阴魄无以藏留,则见少语或不语、语言重复等言语障碍。“魂不强者虚怯”,魄强魂弱则见胆怯易惊。魄表达人体本能活动与感觉,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若肺魄不宁,魄无所舍,则患儿可见感知异常及水液调节代谢失常等,如自汗、口角流涎、饥饱不自知、食欲不振等症。

2 辨证论治

孤独症病机为魂魄失调、阴阳失衡,故张涤认为在治疗时应注重安魂定魄、平衡阴阳,且魂、魄分别藏于肝、肺,因此可在此基础上结合肝肺论治。

2.1 平肝安魂 先天之精为魂的物质基础。肝魂妄动(亢进型)患儿先天禀赋不足,髓海失养,脑神昏蒙,初期神闭魂弱,则致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与他人无眼神交流等主症;后期肝魂郁闭日久化火,则见脾气暴躁、反复无常,任性固执等兼症。因此临床治疗应重在平肝安魂、滋水涵木,在安魂基础上兼补精气,使脑髓充养,精气充足则魂强安定[17],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左归丸、丹栀逍遥散等[6]。夜寐不安者可酌加百合、茯神、酸枣仁;纳食欠佳者可酌加炒鸡内金、焦山楂等顾护脾胃。

2.2 补肺定魄 肺魄不宁(抑制型)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先天之精无以充养脑神,神不驭魄,魄无所舍,其郁闭特性愈发显著。因此治疗应以补肺定魄、养阴宁神、滋肾强魄为主[19],在补气的同时顾护肾精,精足生魄[17],神有所养则可驭魄,以达神强魄定之效,可选用沙参麦冬汤、百合地黄汤加减等[16],另可酌加黄芪补气,蜜远志、石菖蒲等安神益智,茯苓、薏苡仁等补脾固精。

同时,张涤提出望、闻、问尤为重要,孤独症初期,患儿发育异常程度可能未引起家长重视,医者应尤为注意患儿的哭闹、形体、神色等是否有异,力争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同时孤独症患儿往往病症复杂多变,应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中心思想,着眼患儿当前迫切病症,切莫心急,妄图全面医治患儿所有病症,盲目用药恐适得其反。此外,中医内服治疗的同时也要提醒家长积极配合行为训练。

3 验案举隅

3.1 肝魂妄动(亢进型)验案 患儿,男,3岁6个月,2020年3月31日就诊。主诉:确诊“孤独症”1年余。1岁6个月时发现患儿唤名无反应,语言发育迟缓,难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不听指令,于1岁11个月某医院确诊“孤独症”,并予以感统、融合、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等干预治疗。刻诊:主动语言少,可表达极少量需求性极强的字或词,被动语言差,可仿说2~4字词语,可听懂生活方面指令,常发出“en、yi、ya”等无意义音节,不易与其他小朋友同玩,呼之可应,回避眼神交流,脾气急躁、易怒,喜哭闹,注意力难集中,喜跑跳,有重复刻板行为如持续用头碰撞某处,纳食一般,挑食,夜寐欠安,大便正常,小便黄。西医诊断:孤独症。中医诊断:语迟;辨证:肝魂妄动(亢进型)。治以平肝安魂,滋水涵木,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处方:山药10 g,茯苓10 g,牡丹皮3 g,山萸肉3 g,泽泻5 g,生地黄5 g,鸡内金2 g,蜜远志1 g,石菖蒲3 g,甘草1 g。14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2诊:2020年4月14日。患儿哭闹及碰撞头部次数较前减少,脾气仍较急躁,现无外感症状,纳食较前增加,不喜荤食,夜寐较前安稳,二便常,余大致同前。处方:山药10 g,茯苓10 g,牡丹皮3 g,山萸肉5 g,泽泻5 g,熟地黄5 g,鸡内金2 g,焦山楂5 g,百合10 g,薏苡仁10 g,芡实3 g。14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后电话随访,患儿性情较前稍和缓,哭闹及碰撞头部次数均减少,仍注意力难集中,纳食尚可,夜寐安,余症大致同前。

按语:肝魂妄动型孤独症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精化气,气化神,精亏则神闭志微,魂随神往来,初期神志衰微则致肝魂抑制,无法充养诸脏,则见语言发育迟缓,回避眼神交流,社交、沟通障碍及纳食欠佳等郁闭之症;肝魂郁久化火,痰火内生则见脾气急躁、易怒,喜哭闹,重复刻板行为及小便黄等火热之症;肝魂妄动,上扰心神不宁,则见夜寐欠安。故予六味地黄汤以平肝安魂,滋水涵木。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肝魂妄动,脾失健运,故方中重用山药、茯苓,一补一泻,补脾阴固肾精;生地黄偏重清热以防滋补太过;山萸肉补养肝肾,配伍泽泻、牡丹皮清虚热以达平肝之效;鸡内金消食健胃;石菖蒲、蜜远志开窍豁痰,安神醒脑;甘草调和诸药。2诊时患儿症状较前改善,生地黄改熟地黄以增强滋阴之效,加百合清心安神,芡实补脾益肾,薏苡仁健脾渗湿。治疗重在安魂兼调神意志,标本兼顾。

3.2 肺魄不宁(抑制型)验案 患儿,男,3岁4个月,2020年1月14日就诊。主诉:发现发育迟缓1年余。患儿1岁半时开始走路,呼名不应,大动作、精细动作轻度发育迟缓,语言及个人社交重度发育迟。现只能单字发音,无主动语言,难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不喜交际,回避眼神交流,不能独立下楼梯、上厕所、单脚站立等,注意力不集中,易感,寐差,入睡难,纳食一般,大便成形,一日二三行,小便常。西医诊断:孤独症。中医诊断:语迟;辨证:肺魄不宁(抑制型)。治以补肺定魄,养阴宁神,方用百合地黄汤加减。处方:百合10 g,生地黄5 g,茯神10 g,蜜远志2 g,鸡内金2 g,木瓜5 g,山药10 g,煅龙骨10 g,煅牡蛎10 g,山萸肉5 g,甘草2 g。10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2诊:2020年1月25日。服上方后夜寐较前稍好转,回避眼神交流,不喜交际,无主动语言。现晨起偶咳,夜间有鼻塞,寐时打鼾,张口呼吸,二便常。处方:百合10 g,生地黄5 g,茯神10 g,桔梗5 g,酸枣仁5 g,白芍5 g,灯心草2 g,白芷3 g,当归10 g,薏苡仁10 g,甘草1 g。10剂,1剂/d,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后电话随访,患儿夜寐较前安稳,纳食增加,仍有注意力不集中,大便正常,无咳嗽,偶有鼻塞、打鼾,余症大致同前。

按语:肺魄不宁型孤独症患儿先天禀赋不足、精气虚衰。精化气,气化神,精气不足则神衰,神不驭魄,魄不居留于肺,魄离故言善误,魄不宁则抑闭之症更显,故见语言及社交障碍、呼之不应;精气不足无以滋养机体发育重度迟缓;魄病日久,意土不足,肺脾气虚、卫气不固,则见纳食一般、易感、大便一日二三行等症;肺魄不宁日久,气机逆乱,以致肝魂上逆、心神不宁,则见入睡困难,夜寐差。故予百合地黄汤补肺定魄,养阴宁神。方中百合滋阴润肺,清心安神,为君药;生地黄益心神,与茯神合用增强宁心安神之功,养心神以制魄;山药补意土以生魄金;蜜远志安神益智,开窍醒神;鸡内金健脾消食;木瓜舒筋活络;山萸肉补养肝肾,滋养精气;煅龙骨、煅牡蛎配伍平肝潜阳之功更胜,以降肝魂;甘草调和诸药。2诊时患儿睡眠较前稍好转,伴随咳嗽、鼻塞、打鼾等表症,故加桔梗宣肺止咳,白芷宣通鼻窍,酸枣仁宁心安神,灯心草清心火以助眠,当归养血补血,薏苡仁利水渗湿。

4 结 语

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孤独症仍较为棘手,主要治疗手段多为行为、心理干预及特殊教育。在孤独症患儿的诊治中,通过四诊望、闻、问、切结合患儿病史,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20]。从魂魄学说论治孤独症,使机体阴阳平衡、魂定魄强可以取得疗效[17,19]。已有学者客观测量评价魂魄要素并制定“魂、魄”量表,使“魂魄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科学、完善[21]。张涤认为魂魄学说在孤独症的诊治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挖掘魂魄与孤独症的内在联系,能够拓宽中医诊疗孤独症的辨证思路,把握临床用药施治方向。

猜你喜欢
魂魄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如何做好小儿麻醉复苏的护理
下篇 今朝书店内:千秋魂魄常如在
先秦中国灵魂观研究
夜 居
插秧
古代“招魂”习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