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胜佳,陈 燕,徐 聆,徐 榕,谷城锋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社会问题[1]。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战略目标,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健康干预理论与模型相继涌现。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内在能力理论作为其中翘楚,为老年人健康干预提供了丰富理论依据与可靠实践指导。从现有研究来看,单独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内在能力理论的文献较多,然而对两者的不同之处与互通之处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献较少。因此,对两者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与比较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取长补短、联合应用于老年人健康干预领域,最终达到促进老年人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1.1 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作为中医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及关于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中医治未病思想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核心原则[2],在其指导下的健康干预可及范围主要包括5个方面: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技术保健和中医运动保健,简称“三调两保”。多项研究表明,“三调两保”健康干预模式可有效促进老年人群健康[3]。
1.1.1 起居调理 起居调理主要从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环境适宜三大方面入手,通过顺应四时阴阳变化与自然规律,指导老年人的生活起居。环境方面,由于老年人正气虚弱,易感外邪,因此其居所须整洁安静、空气清新,阳虚者畏寒怕风而适宜居于向阳温暖处[4],阴虚者喜凉恶热,可安置于背阳凉爽的房间;衣着方面,可选择麻纱、丝绸等散热快的面料,遵循“春捂秋冻”原则,适时增减衣被;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应加强床旁护理,协助功能锻炼,预防压疮及肌肉萎缩。“服药千朝,不如独眠一宿”。郑芳等[5]研究发现老年人睡眠不足易耗伤正气,进而导致衰弱并增加跌倒的风险,因此应帮助老年人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6]。
1.1.2 饮食调理 古人认为“空腹食之为食物,病人食之为药物”,老年人往往脾胃虚弱,过饥、过饱、偏嗜、不洁皆可导致运化失职,影响气血生化。因此应遵循饮食有节、合理膳食、注意卫生、辨证施食的原则,春季食辛甘发散的食物,夏季食清热解暑之品,秋季多食蔬果以润肺生津,冬季适当进补。阳虚者宜温补,可食用羊肉、韭菜、花椒;阴虚者应滋阴、清热,忌油腻厚味之品。此外,陈禹等[7]认为由于味觉功能减退,部分老年人偏嗜高盐、辛辣刺激饮食,若长期饮食失节与偏嗜会破坏营养均衡,损伤脾胃,致使化生无源,可形成或加重偏颇体质,所以强调了饮食调理在健康干预中的重要作用。
1.1.3 情志调理 情志指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古代医家将其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状态。“七情”是脏腑功能活动正常与否的结果和外在表现。老年人由于退行性改变,常患有一种甚至多种慢性病,加之离退休等社会刺激造成心理不平衡,其心理具有“性情不定、移情多变”的特点[8]。中医情志调理的方法多样,主要有言语开导、释疑解惑、移情易性、发泄解郁、以情胜情、顺情从欲等方式。张倩等[9]实践表明,中医情志调理可有效改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瘙痒症状,缓解其因长期瘙痒而产生的消极、愤怒、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证实了七情平稳可促进疾病好转。
1.1.4 中医技术保健 中医保健技术因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成本低廉而应用甚广[10]。常用的中医保健技术有针刺、灸法、推拿法、拔罐法、刮痧法、耳穴贴压法、热熨法、熏洗法、湿敷法等。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体质结合保健技术宜忌,适当地通过中医保健技术调整脏腑阴阳。老年人多颈肩痛、腰背痛,可通过拔罐、刮痧缓解;腹胀可取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推拿;便秘可用摩腹法、腹部震颤法和推腹法推拿中脘、天枢、关元穴;失眠可取膀胱经、督脉和全头部刮痧。叶玉平等[11]研究发现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和耳穴贴压等中医保健技术能显著改善老年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
1.1.5 中医运动保健 我国历代医家极为重视运动保健,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运动保健方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等。老年人可根据自身体质,个性化地选择中医运动保健方式[12]。姜红岩[13]通过系统评价太极拳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证实了太极拳可以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肺功能,提高其部分柔韧及平衡能力,改善其气虚、血瘀证候,最终提升其生活质量。中医运动保健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内在能力理论 2015年WHO《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指出,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发展和维护老年人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发挥的过程”,这取决于老年人的内在能力和个体的生活环境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并由此提出了“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IC)这一概念。内在能力即个体的全部体力和脑力的组合,功能发挥则指内在能力与个体所处环境的结合和相互影响[14]。内在能力包含认知(Cognition)、心理(Psychological)、感官(Sensory)、活力(Vitality)、运动(Locomotion)5个评价维度,可通过多方位指标综合评估老年人的整体状态[15-16]。以此为基础,为实现健康老龄化,WHO在《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指南》[17]中提出了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聚焦老年人的内在能力和功能发挥,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了循证建议。该指南分为内在能力下降的护理(包括认知障碍、抑郁症状、视听觉障碍、营养不良、躯体移动能力丧失),老年综合征的护理(包括尿失禁和跌倒风险),以及照护者支持(包括照护支持及防止照护者紧张的干预措施)3个部分,强调建立以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为依托的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是“健康老龄化”的关键,即指导社区医护人员以老年人为中心,通过全面评估老年人的内在能力,循证地确立护理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干预以预防和减缓老年人内在能力下降,同时为照护者提供支持[18-19]。
1.2.1 认知 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同程度下降,影响包括反应时间、感觉处理、注意力、记忆力、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在内的诸多认知领域[20]。HAN L等[21]研究发现,认知功能骤降的老年人将面临不良健康结局的高风险,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丧失等。CESARI M等[15]认为环境决定认知功能水平,因此改善环境可增强认知功能,从而间接提高内在能力并促进功能发挥。认知刺激是提高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有效手段[22],可在短时间内进行,通常由心理治疗师管理,也可由经过适当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实施。建议认知刺激的持续时间或频率可根据不同环境进行调整,鼓励家庭成员和照护者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定向力信息(如日期、时间、天气、人名等),以帮助他们保持定向力,或利用报纸、广播和电视节目、家庭相册等促进交流,使老年人了解时事热点、刺激记忆,鼓励其分享并珍惜经历。
1.2.2 心理 心理包括情绪与社交。老年人情感障碍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攀升。WILKINSON P等[23]发现高达1/3的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与年轻人的抑郁症相比,老年人的抑郁症与功能和认知障碍关联更密切,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症可持续加重。即使已服用抗抑郁药物,持续严重的抑郁症也可能导致痴呆的发生。建议对老年人提供专业且简短、有组织的心理干预,并将体育锻炼作为结构化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以提高其内在能力。
1.2.3 感官 感官主要包括视觉与听觉两方面。CORREIA C等[24]研究显示,在2/3的老年人中,视、听觉障碍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会协同干扰躯体及认知功能,对老年人的内在能力和功能发挥有重要影响。老年人视力损害的最常见原因包括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指南建议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应为老年人定期进行视力障碍筛查,及时提供全面的眼部护理,提供高质量、可负担的眼镜;建议有青光眼和糖尿病风险或严重近视的老年人定期检查评估。对于听力障碍,建议通过定期询问老年人听力状况来筛查其听力损失,还可进行听力检查、耳镜检查和小声语音检查。此外,助听器是听力障碍老年人的较好选择。
1.2.4 活力 活力指机体摄入营养以产生能量,并在此过程中维持最佳平衡状态。能量消耗和新陈代谢构成了衰老过程[25],随着年龄增长,能量消耗降低、新陈代谢减缓。以营养为重点并旨在恢复代谢平衡的干预措施能够减轻老年人对照护的依赖,提高内在能力[26]。对于营养不良的老年人,指南推荐口服补充营养。此外,餐时干预也是对其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包括家庭聚餐和社交聚餐两种形式。建议可为独居老年人提供餐时干预。
1.2.5 运动 运动包括躯体移动能力和肌肉力量状况。躯体移动能力是实现健康老龄化和保持良好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行动障碍常伴随着躯体、认知功能下降和不良社交结局。躯体移动能力可以通过步态速度测量,研究[27]发现通过了解年龄、性别和步态速度,能够准确估算老年人的预期寿命,即步态速度可预测不良健康结局,反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28-29]。此外,肌肉力量状况也是不良健康结局的预测因素,测量握力可评估其强弱,握力是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30]。建议进行多模式运动,结合渐进式力量抵抗训练和其他关于平衡、灵活性的训练以及有氧运动,并评估步态速度、握力等指标[31]。这一点在《2019年哥本哈根共识声明:身体活动与衰老》中也得到强调[32]。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内在能力理论都以促进老年人健康并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的,但是仅从名称上看,两者就存在较大差异。两种理论的思维方式、关注对象、着重内容都有明显不同。
2.1 思维方式不同 中医治未病思想植根于中医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思维方式以意象思维为特色[32],注重结合人与自然,强调天人合一。中医治未病思想基于整体观念对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及生命活动进行评估、分析,偏重宏观调控,欠缺微观分解;偏重定性把握,欠缺定量分析;偏重横向联系,欠缺纵向深入;偏重经验积累,欠缺实验测定;偏重现象解释,欠缺因果关系[33]。内在能力理论植根于现代医学,起源于古希腊文化,思维方式以抽象思维为特色[32]。基于解剖学、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知识,该理论注重形态、结构和局部,强调实验结果、定量分析、参考指标,借助科学仪器对老年人的躯体结构及功能发挥展开观察、研究,偏重微观分解,欠缺宏观调控;偏重定量分析,欠缺定性把握;偏重纵向深入,欠缺横向联系;偏重实验测定,欠缺经验积累[33]。
2.2 关注对象不同 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三调两保”健康干预模式关注照护者,注重照护者的个人经验积累。照护者在直接感观的基础上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后,辨证施护。照护者通过给予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技术保健、中医运动保健5个方面的对症干预,促进老年人健康。该模式对照护者的个人能力要求较高。内在能力理论指导下的老年人照护模式则注重老年人的内在能力与功能发挥,可通过认知、心理、感官、活力、运动5个评价维度进行评估,然后通过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展开整体护理,以提高老年人内在能力,帮助老年人管理疾病并促进健康。
2.3 着重内容不同 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三调两保”健康干预模式着重“给予”,聚焦于照护者能为老年人提供的健康干预内容,解决“我们能提供什么?”的问题,主要有起居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中医技术保健、中医运动保健5个方面。内在能力理论指导下的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则着重“需求”,聚焦于老年人真实需求而非健康干预本身的必要性,解决“他们需要什么?”的问题,如针对认知障碍、抑郁症状、视听觉障碍、营养不良、躯体移动能力丧失等内在能力降低的应对措施,且综合评估与照护计划一旦拟定,由所有照护者共享并共同采纳。
尽管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内在能力理论存在明显不同,但是两者具有互通之处——在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施护这三点上,两种理论可融会贯通。
3.1 整体观念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自中医学,其整体观念表现在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照护者通过起居、饮食、情志、技术、运动5个方面对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整体照护。内在能力理论反映了老年人全部体力和脑力的组合,其整体观念体现在认知、心理、感官、活力、运动5个评价维度,并藉此对老年人进行全方位整体评估,从而制定相应护理计划。
3.2 恒动观念 中医治未病思想认为,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并非一成不变。以病理为例,从病因作用于机体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疾病病理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生理亦然。内在能力理论则认为,内在能力变化是基于衰老的动态过程,并非某一时间截点的参考指标,而是贯穿于生命全程。
3.3 辨证施护 辨证是前提与要求,施护是方法与手段。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倡对老年人的病因、邪正关系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后,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方法。内在能力理论也认为老年人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人群,针对内在能力强而稳定者、能力开始下降者、需要他人支持和照护的功能衰退者,关注重点各有不同;针对认知障碍、抑郁症状、视听觉障碍、营养不良、躯体移动能力丧失等情况的健康干预方法也有差异。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内在能力理论为老年人群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研究两者异同点,既能为我们促进老年人健康福祉、助力“健康老龄化”征程夯实基础,也能为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然而目前也存在问题与挑战,比如中西医理论如何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如何联系,传统健康干预方式如何融入信息化、数字化的现代社会等。如何克服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内在能力理论联合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障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