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2022-11-06 07:14高洪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9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高洪涛

(辽宁省兴城市人民医院骨外二科,辽宁 兴城 125100)

股骨颈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存在骨质疏松情况的老年患者受到低能量创伤[1]。股骨头坏死指的是股骨头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的骨小梁结构损伤,这两种疾病均为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2]。因为老年人是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群体,其身体功能处于下降的阶段,身体逐渐走向老化的状态,在出现股骨颈骨折或者是股骨头坏死后给患者造成的影响与伤害均相对较大[2]。而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制订详尽的手术方案,同时也需要选择一种科学的手术方法。目前临床可以用于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方法有很多,其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找到一种适应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4]。本次试验研究将髋关节置换术作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并分析了其临床治疗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从2018年12月开始,到2019年12月结束,包括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共96例,所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观察组由年龄介于60~82岁的男患者30例、女18例组成,平均年龄(70.30±3.9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有2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有21例;对照组由年龄介于60~80岁的男患者32例、女16例组成,平均年龄(69.80±4.3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患者有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有20例。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中完成处理与分析后可知,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对患者的合并症进行针对应的治疗,并保证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生理指标均可以适应手术[5],同时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取患侧在上的侧卧位,保证健侧下肢处于伸直的状态,在腋下垫软枕,做后外侧切口。手术过程中应该依次切开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以及筋膜,并将臀大肌向两侧牵开,将短外旋肌群切断后充分显露和切开关节囊。切断股骨颈,并将残留的骨头进行完全清理,之后修整残端,调整角度后打入髋臼,保证假体与髋臼吻合,采用2枚螺钉固定,如果患者骨质较差则应该采用骨水泥进行固定。髋关节置换后应该用钢丝固定,再次清理创口,保证没有骨渣等异物残留,关闭切口后给予负压引流。术后应该常规运用抗生素,术后当天应该将髋关节置于外展20°的中立位,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练习股四头肌和臀肌,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考虑下床活动时间。

1.2.2 对照组 患者的治疗方法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应该对患者的内科疾病进行常规处理,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保证其能够耐受手术后开始治疗。患者的麻醉方法为腰硬联合麻醉,在其麻醉起效并平稳后协助其选择方便手术实施的体位,通过后外侧切口的方式对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进行逐层切开,分离肌肉并充分的显露髋关节囊后壁,实现股骨髓腔扩髓后置入合适的人工股骨头假体,复位关节并检查其稳定性,关闭切口后常规留置引流管。术后无须进行外固定和其他制动[6],常规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对存在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的患者对症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次试验研究中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效果优良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骨神经损伤、感染、延期愈合)发生概率。

治疗效果优良率的判定借助Harris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7]进行,这一标准的最高分为100分,患者得分介于90~100分表示治疗效果为优秀;患者得分介于80~89分表示治疗效果为良好;患者得分在70~79分表示治疗效果为尚可;患者得分低于79分表示治疗效果为差,优良率=治疗效果优秀率+治疗效果良好率。

术后疼痛采用数值评分法[8]进行判定,将疼痛程度用0~10这11个数值表示,其中0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患者根据自己对疼痛的感觉在这11个数字中选择一个表示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试验数据并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处理、分析,将百分数(%)和()作为数据的表示方法,将χ2和独立样本t作为数据的检验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在治疗效果优良率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优良率对比分析[n(%)]

2.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析比较()

表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分析比较()

2.3 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表3 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2.4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n(%)]

3 讨 论

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其各个器官均逐渐的衰竭,钙质流失较快,大多数患者均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其出现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概率均相对较高[9]。在为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治疗的难度较大,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均相对较差,不能满足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在最大限度上恢复期肢体功能的需求,因此,找到可以更好为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10]。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修复,并提高滑膜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骨性关节炎为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最主要适宜征,其他分别是坐骨无菌性或发生损伤、一些髋关节重度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强直性骨骼炎等[11]。总之,只要有滑膜关节损害的X线征象,同时伴有中等或重度持续性的滑膜关节痛苦和运动功能障碍,以及经过任何各种非手术治疗方式都无法获得解决的疾患,均有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指征。肥胖症通常被看作是相应的禁忌证,在部分及身体活动性感染以及其他因素有机会加重围手术期或重大并发症的情形下,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禁忌证[12]。人工髋关节与膝盖置换通常被看作是所有人工关节置换中疗效相当确定的治疗方式,而其他人工关节如人工膝盖、人工肩部、人工颈椎、人工骨盆置换等都可以进行置换[13]。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指通过使用生物相容性好与机械性能优异的金属原料所构成的一个近似人体骨关节结构的机械假体,通过使用手术方式将人工关节替换为被因病变及磨损而毁坏的滑膜关节面,其目的是通过摘除病灶,消除疼痛,从而恢复滑膜关节的正常活跃以及原来的功能。由于人工关节替换有滑膜关节活跃较好,能在早期进行社会活动,从而降低了老年患者长时间卧床的并发症等优势[14]。方法:①清洗髋臼,在臀关节附近软组织上有坐骨神经系统以及股动、静脉和股神经系统,为防止受伤,使用带尖或带齿拉勾法,尖齿勾到髋臼缘外的骨头上时,向外偏斜可以拉开附近的软骨细胞,如此可防止滑脱,同时也可充分地显露髋臼。摘除了关节盂唇、圆韧带及其所有臼内软组织和软骨层[15]。②安装人工髋臼术者需要换手套,待助手搅拌骨水泥至不沾手套时,即用指尖把骨水泥平整地填充在完全风干的髋臼内,3个强化孔也需要小心填满。接着将人工髋臼压放到髋臼床的黏固剂上,通常多使臼帽先下斜地贴住臼的后下缘,接着再快速地使用髋臼调位加压器,继续前后左右的压迫使其与臼床紧紧地一致贴附,并使用调位器的二臂,随着体位调整和维持人工髋臼于外倾45°位和向前倾10°~15°位;同样,将在人工髋臼周边上溢的黏固剂表面涂灰,但避免损伤骨和臼帽之间的骨水泥。持续施压直到黏固剂完全硬化之后,才可去掉调位的加压装置。如果当骨混凝土开始硬化后,突然移动臼帽的部位,则势必使骨混凝土从骨或臼帽上拉开或松脱,因此应当回避[16]。而一旦发现臼帽的安装部位错误,则应当果断地在骨水泥还没有充分硬化之前拔出帽与骨架水泥,重新进行安装。清洗完毕后,继续重复以上方法,并用加压装置挤压人工髋臼。若有血色液体从骨水泥的骨及臼帽中溢出,则表示定位不良,就需取出并重新放置。若一旦定位牢靠,立即检查应排除骨赘、多余的水泥和散于软细胞内的骨片等。③缝合后用1∶1 000新洁尔灭溶液冲刷、浸渍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患处、止血。在人工关节上放置负压的吸引管,随后再分层缝合创口,加压包扎[17]。

适用范围:骨质关节炎为人工关节替换术的首发适应证,其他分别是坐骨无菌性损伤、一些髋关节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和恶性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综上所述,凡是有关节损伤的X线征象,具有中等或严重持续时间的关节疼痛和功能损害,或者经其他各种非手术治疗后都没法得到明显改善的病变,均是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主要指征[18]。针对双侧股骨头坏死、双髋或双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有时候必须同步或前后行双髋或双膝的人工关节置换术。肥胖症通常被看作是相对的禁忌证,在局部及身体活动性严重感染以及其他因素有机会加重围手术期或重大并发症的情形下,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禁忌证[19]。

在以往实施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治疗的过程中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其手术费用较低,给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可以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情况的出现,但是其在总体治疗效果、术后恢复上存在不足,且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较多。髋关节置换术为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手术方式,其替换了患者的股骨颈、股骨头以及髋臼,运用这一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可以从根本上上达到治疗效果,消除病变,在最大的限度上提高了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在为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髋关节置换术的运用可以重建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在减轻了术后疼痛的同时促进了患者更好的恢复,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效果以及手术安全性均较好,可以将其作为理想的治疗方法[20]。

综上所述,在实施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治疗的过程中,将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优良率,缩短下床活动与住院时间,减轻了疼痛的严重程度,避免了各种并发症对患者治疗与恢复造成的影响。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预保温防止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效果分析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