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郭夏韵
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将注意力从教辅书的习题转向教材的课后习题。教师要深入了解课后习题具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课后习题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布置的课后习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避免加重学生学习的压力。
首先,课后习题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布置课后习题后,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获得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因为每一道课后习题都是教学成果的反映以及教学内容核心的集中体现,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课后习题练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再与实际教学进度相结合,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相应调整,让其具有合理性,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清晰明了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理解把握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更加高效地消化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吸收理解力。并且,小学语文具有广泛性、开放性、反复性等特征,准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掌握重点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性。
比如教授小学语文《将相和》这部分内容时,布置课后习题:“蔺相如和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教师检阅学生的答案,观察学生是否充分了解这部分教学内容,学生能否真正了解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判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程度,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目标。学生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反映主体,所以学生若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度不高,教师就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再补充相应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相匹配,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吸收理解教学内容。
预习对学生来说,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提升学生的自律性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良好的预习能力能够为学生后续的教育奠定牢固的基础。同时,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预习,可以有效推进教学课堂进度,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而课前预习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课后习题,教师要灵活把握课后习题,不能只将其看作课后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自编的预习题目加上部分课后习题共同组成课前预习作业,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作业的训练,能够切实把握课堂教学内容大纲,为深入了解课堂内容提供动力。
比如小学语文《搭石》一课的课后习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在进行《搭石》教学之前,提出本文共有600余字,再询问学生阅读时间大约为多少分钟。以这道习题为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程度。只有学生对该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的进度和教学计划才能有效实施,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而学生也正是因为教师精心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习惯,最后不需要教师的提醒,就可以主动完成预习作业,培养自律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推动力和第一生产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兴趣的介入,才会得到良好的学习成果。小学语文课本的课后习题有很多的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能够训练学生对文章的统领能力。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的训练,可以以文章的总意为支撑点,以阅读理解题目为切入点,提高学习兴趣,把握文章的主题内容,读懂文章中每个人物出现的意义,充分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为基础把握教学内容。
比如在学习《牛郎织女(一)》这部分内容时,这篇课文后的课后习题如下:要求学生针对文章展开想象,再进行补充,最后再和同学将自己的想象部分演出来。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奇、好动、喜欢模仿的阶段。将该课后习题运用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人物扮演,可以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正确引导,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中运用课后习题,能够在有趣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基础教学的支撑力量,因为小学时期不仅是学生心理、身体发育的基础时期,也是学生思维认识的启蒙教育阶段,还是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最初阶段,更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事物判断力的重要基础阶段。而小学语文具有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内涵,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启蒙作用。而通过对课后习题的灵活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悟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发展。同时,课后习题的布置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之后,教师再围绕课后习题展开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这部分内容时,其课后习题的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悟能力,从而树立爱国思想。《少年中国说(节选)》的课后习题有两个,分别是“课文中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和“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练习该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能够引发自身深入思考,提高感悟能力,其思想感情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学语文具有良好的德育教育作用而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能够将这种精神意识转化为精神价值。学生在练习课后习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会将这种精神价值吸收理解,使之成为自身思想意识的一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课后习题都具有鲜明的语言表达特色、准确生动的文字风格、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等教学价值。学生通过练习教师布置的课后习题,可以提升对词汇语句的使用熟练度及把握度,并以此为基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水平。但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依靠学生独立的课后背诵或抄写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教师引导,将相应的课后习题运用于自身的教学环节中。小学生由于年纪的特性,自身缺乏自律能力,仅仅依靠学生独立完成背诵或抄写作业,很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要求教师布置课后习题时需要注重实际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落实背诵或抄写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父爱之舟》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之一:“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该类型的课后习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把握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部分的课后习题不再是单一地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回答课文中的问题,而是需要学生加入自己的看法,结合所学的知识再表达出来。学生在完成这部分课后习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阅读思考,潜移默化地将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语句应用在生活中。学生通过不断积累课文知识,词汇量得到大幅度增长,最终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快速增长。
将小学语文课程蕴含的文化底蕴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更丰富多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看待事物和问题。所以教师布置课后习题时要注意教学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开发小学语文蕴含的潜在价值,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扩充。
比如小学语文《汉字真有趣》这部分的课后习题,学生通过练习该部分的课后习题,学会收集相关资料,扩大阅读范围,还能够了解汉字的特点。课后习题能够综合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习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教学方向。首先是课后习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前的运用,有助于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以及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其次是课后习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最后是课后习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后的运用,可以通过知识与词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起到丰富作用。所以,正确合理地运用课后习题,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