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刘凤华
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信息技术也在此背景下实现蓬勃发展,对多个领域形成不同程度的冲击,教育领域更是因此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我国在2018年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顺应智能环境的必然趋势与选择。在课堂教学中,短小精悍且便于共享的微课视频受到学生欢迎,因其能直观形象地解析重难点,便于学生不受时空因素影响随时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切实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微课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其一是教学时间短;通常微课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内,8分钟最佳。所谓微课即微型课程,以精悍简短著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注意力涣散、教学时间长、知识容量多以及学生较易疲惫等弊端。微课展示的内容高度凝练,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其二是资源使用便捷化。微课形成依附于教学片段,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需遵循结构完整和主题突出等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整合和编辑收集到的教学资源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微视频,为学生打造完整的微教学环境,再经专业整合后将上述微视频发布至互联网平台,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搜索微课,便于随时观看学习。
其三是移动优先性。移动设备是学生自主学习微课不可缺少的工具,当前很多中职生都有手机和平板电脑,尤其当前5G时代到来,除了在电脑端实现微课使用,基于移动端的微课使用也相对频繁。学生运用手机可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微课学习,尤其在学习重难点时可反复观看直至理解和掌握。
通常传统教学模式即根据知识逐层展开,师生在教与学中进行相对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接收。学生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海量信息库,再加上快速更新的知识,学生迫切需要有人引领其选择知识和研究方向,所以上述需重构的新知以及相关学习体系需传统教学发挥其稳定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时代可形成全新的知识与信息载体。
在互联网得到蓬勃发展之前,刊物、报纸、书本等纸质材料无疑是知识信息载体。人们在互联网化背景下上网时间远远大于纸质阅读时间,承载形式也逐渐从纸媒过渡至互联网。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使网络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主流趋势,未来多数教育教学活动都会围绕互联网展开。例如,微课就是现代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方式,教师改变以往灌输现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多元化和丰富化的学习体系。
微课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微课背景下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式,通过将教学内容融入灵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在微课环境下会激发潜在的探究知识的欲望,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习自信心,从传统被动机械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个领域对人才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是考量现代人才的主要因素,所以,教育需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数学课程大纲早已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目标,在充分遵循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被动学习转至积极主动的再创造和再发现学习。学校和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应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微课教学,并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学习质量。学习需要正确有效的方式作为支撑,教师需指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并以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的方式引领学生掌握新知,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课堂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所以,教师需合理把控课堂教学时间并基于此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智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微课教学改革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传统课堂灌输知识和被动学习现状。师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高效互动,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跳出传统题海战术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限制,切实提升学习能力。当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就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师设置的教学活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切实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前知识传递。数学教师课前通过集体备课汲取其他教师教学经验,并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制作“量角”“量角器”“该如何确定角的度量单位”三个微课资源,其中包括微课脚本、微课视频、微课任务单等教学资源。借助家长微信群、QQ群、智慧平台等发送给学生。待学生观看完毕后收集整理学生问题,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学生在此阶段中通过自主学习章节和观看教师发送的微课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提升预习效果。若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暂停视频进行反复观看,直至理解,随即将自身疑惑写在微课任务单上并上传至微信群,为后续在课堂中和数学教师以及其他学生沟通交流做好铺垫。
2.课堂知识内化。翻转课堂最为重要的环节即该环节,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有效内化自主学习的内容。该环节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小组交流讨论解决课前疑惑问题;(2)学生汇报、交流分析、解决问题;(3)教师适当点拨指导,促使学生深入反思。
环节(1):教师在此之前已接收到学生课前通过微课自主形成的问题,正是这些开启了教学。学生问题主要集中于:“为何在量角时运用量角器?”“为何量角器中有内外刻度,一圈不能达到量角目的吗?”“若运用量角器量角读数,其中角的一边与零刻度线相重合且另一边上也有两个刻度,读哪个刻度最准确?”“在量角时该采用哪些方式才能避免出错?”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并未直接为学生传授问题答案,而是罗列在黑板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任务,教师在组间讨论中适当指导和点拨。
环节(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能在一定程度满足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提升学习主动性,更能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满足发展需求。学生在此之前已通过微课自主学习以及与其他学生讨论交流,相继整理解决问题思路。例如,针对“为何在量角时运用量角器”问题,如果说运用长度单位表示测量长度,面积单位表示测量面积,该运用何种工具测量角?该问题关系到学生选取哪种学习工具。学生在微课学习中已得知,运用肉眼可直观判断两个角的大小,然而在对两个角具体大小进行测量时,若缺少测量工具则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故而需运用量角器获得具体测量数据。针对问题“若运用量角器量角读数,其中角的一边与零刻度线相重合且另一边上也有两个刻度,读哪个刻度最准确”。
部分小组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提出先判断角是锐角还是钝角,这种方式能避免混淆内外圈刻度。部分小组在观察中发现,在量角过程中时零刻度线位置与内外圈刻度有着直接联系。针对问题“为何量角器中有内外刻度,一圈不能达到量角目的吗”,虽然量角器只是单纯的测量工具,若学生在学习中不了解该工具的具体构造,必然无法达到深层学习目的。
常言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学习中受问题驱动影响深入探究量角器本质。数学教师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只有一圈刻度的量角器以及两个方向不同50°角,学生经比较分析后能得知内外两圈刻度便于读数,提升学习效率。
在环节(3):数学教师在该阶段归纳总结中及时赞赏和肯定学生积极思考与发言的学习状态,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角的度量”重难点知识,引领学生系统化学习知识。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重难点之一,该部分涵盖图形与坐标、图形变化、图形性质等内容,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几何直观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为例,该章节微课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并结合动手操作,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2)经动手操作、观察和比较分析等活动感悟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挖掘学生潜在的探索精神与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采取剪、补、移、拼等一系列方式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行推导。教学难点:经推导过程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具体教学过程从以下方面着手。
其一,观看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数学教师播放视频片头内容并创设以下情境:“小王和小红在玩解救唐僧师徒四人的游戏。然而需先计算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只有一次机会,请问小王和小红能成功过关顺利解救唐僧师徒四人吗?”此时微课视频画面显示“长方形面积=长×宽,即S=ab,请问该如何求解平行四边形面积?”
其二,引领小组合作交流。数学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为其分配学习包,包括剪刀(一把)、平行四边形(四个)、三角尺(一把),随即让学生探讨分析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随即学生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教师在旁巡视。
其三,讨论交流。小组实践探究完毕后展示结果,A小组表示:“沿中间线剪开就能使平行四边形变成两个直角梯形,此时将一个梯形移动至另一个梯形另一边,那么平行四边形就变为长方形。”教师询问:“是否还有更为简单的方式?”B小组表示:“沿高剪开平行四边形后就能拼出一个长方形,经转化后就能将平行四边形面积转为长方形面积。”数学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思考,紧接着继续播放微课视频,观察是否与上述两组学生提出的转化方式相同。
其四,微课讲解。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结束后引领学生继续通过微课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视频中运用方格纸以数方格方式得知平行四边形的高×低=长方形的宽×长,二者面积相等,故而可由此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高、底有着紧密联系。学生通过数格子方式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进行初步感知。紧接着,采取切割和拼接方式探究分析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计算公式。学生观看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与转化方法后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最后微课呈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即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高×宽;长方形面积=宽×长,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切实理解所学重难点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改变,微课的引入无疑为枯燥沉闷的数学课堂增添了乐趣,也为学生学习增添了便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能反复学习新知,探究疑难点,直至理解和掌握。该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的自主探究以及学生主体性,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切实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对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教师在应用微课时并非随性而为,需遵循学生学情与课程特征,不断优化微课资源选取和短视频制作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微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优势作用,推动数学课程快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