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颍上科学技术学校 安徽阜阳 236200)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国际交往频率也在逐年提高,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全面增强当代中职生的核心竞争力,教育者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近年来,中职院校顺应各个行业的用人需求,持续加大对英语课程的改革力度,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观念的制约,中职英语课程的改革重心仍然局限于日常考试与考级这两个方面,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难以达到预期标准。为此,教育者要重新审视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渗透文化教育理念,以此来督促优质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学习成绩不佳,没有顺利进入普通高中的“学困生”,普遍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深入调查得知,中职院校的学生除了词汇量不足和语法知识欠缺之外,阻碍他们英语学习成绩提高的另一大因素是英语文化知识匮乏。
在传统模式下的中职英语课堂中,教育者将重心放到了词汇、语法等知识点上,并且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的记忆和背诵训练任务,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拥有足够的词汇量,那么他们的英语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此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只是关注对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语言技能的强化,将会导致学生处于哑巴英语的状态。这不仅严重影响到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阻碍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此外,还有部分教育者会在课堂中为学生安排非常多的阅读训练,但却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化,使得学生在与他人用英语交流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语用错误。如果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缺乏了解,就会出现冒犯他人的情况。例如,中国人见面时出于善意和关心喜欢询问对方:“你吃饭了吗?你去哪里呀?”但是这些询问在英美国家的人看来是在触碰他们的隐私。
教育者是跨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步强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对中职教育体系的不断关注,中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师资力量虽然有了明显的增强,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教育者教育观念十分陈旧,跨文化意识相对淡薄,直接影响到学生跨文化观念的树立。
在新课改背景下,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们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所遵循的各种规则与风俗习惯,具体表现为日常的打招呼、询问、感谢、告别、打电话等。以赞扬为例,我国所强调的是自谦与尊重他人,对于别人的赞美保持谦逊态度。而英美国家所强调的是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接受来自他人的赞美。在英美国家,无论是亲戚还是陌生人,经常会把感谢挂在嘴边。但在我国如果与亲密的家人、朋友之间频繁地说感谢,将使对方感觉不舒服,也是一种隐性的关系疏远的表现。第二,在肢体语言、服装、体态等方面也存在着跨文化教育元素。例如,将食指和大拇指交叉形成一个圆圈,是英美国家的人所经常采用的手势,所代表的意思是“OK”,而在我国此种手势却通常表示数字零。第三,东西方国家所采用的词汇也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以颜色为例,“white”在英美国家所代表的是纯洁、善良、高尚之意;但在我国,白色往往象征着枯竭和无血色,甚至会与死亡、灾难联系到一起。第四,跨文化教育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多元化的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第五,跨文化教育还关乎东西方国家所存在的价值观念差异,如英美国家的人在进行交流时会尽量避免询问他人的收入、年龄、体重、婚姻状况等。而在中国,以上这些信息在很多时候都是公开的,人们并不会因他人的询问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精神与物质产品的流通速度也在加快,“地球村”已经从一句口号转变为现实。在这一形势下,强化中职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根据以往的英语课程教学经验可知,东西方国家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人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不妨设想一下,一个企业如果想要让自己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跻身国际市场中,不仅需要保证产品质量与生产技术,同时还要全面掌握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使得产品的包装与设计理念可以符合不同国家民众的购买需求。例如,“龙”是我国的精神图腾,代表着权利、高贵、吉祥,我们也经常将自己称之为龙的传人。但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龙”常与邪恶、不祥联系在一起。如果企业在设计产品时没有考虑到这一层面,将带有龙图腾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势必很难达到预期中的销售效果。
中职英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在此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语言能力并不等同于交际能力,很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强,但在具体的交流实践中却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总体来看,交际能力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除去基本的听说读写以外,还应当加上社会能力,即用包容的态度来理解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背景。但在传统的中职英语课堂中,很多教育者将绝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语言的外在形式与语法结构上,尤其是受到传统应试理念的影响,认为只要学生可以造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则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达到了标准。教育者忽略语言所处的社会环境,会导致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乌龙事件,表达能力受到影响。
在中职院校现阶段的英语课程中,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育者需要深度挖掘现有英语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在课程导入环节重视对多元文化的渗透。其中,教育者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的动态表现,根据课程主题引导他们进一步辨析和比较东西方国家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从细节入手来强化中职生的语用能力,帮助他们尽快挣脱传统学习理念的束缚,克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在这一环节,教育者可以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列举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他们对教材中语言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营造出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教育者还要利用文章中的知识要点,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英语故事、英语笑话、英语电影及英语歌曲等。
以“Lets do some shopping”这一课为例,课文主要介绍了作者在美国购物的经历:购物者对于商品有不满意之处,只要凭借购买单据即可退货退款。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介绍自己以往的购物经验,并展开对比分析。再如,教学“A healthy lifetime”这一课时,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我是减肥王”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挑选出东西方国家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并逐一归纳出哪些食物有利于减肥,哪些运动可以让减肥变得更加高效。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东西方国家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可供教育者选择的教育资源愈发丰富。为了促进文化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教育者要把控好课堂节奏,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构文化背景知识。相较于常规手段,多媒体技术营造出更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并将西方社会中的文化背景与人文因素采用形象化的方式加以展示,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教学“Travel”这一课时,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与澳大利亚有关的视频,如地图、国旗、考拉、袋鼠等,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应当怎样制定悉尼一日游的方案。此种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愈发明晰的背景知识脉络。再如,在教学有关传统节日的相关课程时,教育者可以为学生播放西方国家人民庆祝万圣节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将万圣节的时间、特点以及庆祝方式逐一列举出来。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入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并透过视频中人物的视角来体会东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习俗,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知识素材。
部分中职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他们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却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教育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强化语言交际教学,并在其中逐步渗透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让学生掌握英美国家文化环境中的交际礼仪。
首先,教育者可以通过直接介绍法,向学生逐一介绍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比如关于感谢和答谢,以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当有人对我们说“Thank you”时,给出的回答通常为“No,It is what I should do”,而西方人的回答方式则是“That’s all right”“You’re welcome”。
其次,教育者可以在课堂中列举一些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例如,某位美国女生在西餐厅做兼职服务员,在餐厅中也有一些来自英美国家的学生。有一位客人在点餐时,向她做出手心朝上勾手指的动作。这位女生看到之后立刻满面通红,又羞又怒地跑到后厨。这位客人显得非常尴尬,后来经同桌的其他人解释后才了解到,这一动作在美国所代表的是挑衅和侮辱的意思。事实上,诸如此类的文化冲突案例屡见不鲜,教育者可以根据课程主题合理选择,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最后,教育者可以借助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节日背景知识,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美国,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与美国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教育者在向学生介绍“Thanksgiving Day”这一节日时,要重点关注感恩节的由来以及美国人民庆祝感恩节的方式。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播放美国人过感恩节时的视频场景,同时讲述感恩节需要吃火鸡的由来。感恩节的主要目的是感谢上天所赐予的好收成,以及来自印第安人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要让学生通过了解感恩节来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爱,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人性中的美好却是相同的,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体现出感恩。此种方式还可以消除学生对于英语课程与西方文化的陌生感和抵触感。当课程结束之后,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掌握的感恩节的相关知识进行角色扮演,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对话训练,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由于中职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他们在学习英语课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遇到一些阻力。唯有从细节入手,才能让学生的交际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为此,在日后的中职英语课程教学中,教育者要将教学内容与文化背景紧密结合,让学生在高效率完成基础学习任务的同时,具备更强的社交能力,为其日后的人生发展与顺利就业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