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洪霞 才忠喜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近年来,协同育人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的综合性工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协调好各个主体、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进行探讨。
一、概述
1“. 三全育人”的内涵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简称,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所谓“全员育人”即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具有育人职责,其他的非思政课教师也有育人的义务和职责,学校的后勤部门、管理部门等也要通过自身的工作,实现育人的目标。教书、管理和服务同育人是有机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统一, 也体现了协同育人的理念和要求。全程育人即指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更要贯穿人的发展的始终,根据不同的受教育者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选择符合受教育者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的教育内容。全方位育人即不仅要着力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各科课程、各个环节更要协同发力。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除此之外,其他非思政课课程也要同时发力,合理嵌入育人要素,进行主流价值引领,共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
所谓协同,即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 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我国较早提出协同育人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是学者赵新峰,他认为“协同育人是学校教育由封闭僵化办学逐步走向合作办学、开放式办学的过程,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素质教育的现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属于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子系统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其他子系统的变化发展,一个要素的变化发展也会影响到其他要素或者子系统甚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因此,高校只有处理好、协调好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个要素、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水平,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
1.教育主体协作性不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教育主体主要有校党委、辅导员、思想政治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各主体会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同, 且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性也是参差不齐的, 目前这些主体之间的协作性并不强。协作性不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作为领导机关的高校党委。高校党委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和接触机会较少, 因此很难具体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思想道德情况, 提出的工作要求也很难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其次是高校各个院系的辅导员。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誜200 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但实际上目前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设置低于1誜200 这个比例。一位辅导员有时要负责300 多名甚至更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工作任务无疑是较大的。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部分辅导员还有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 但辅导员群体的薪资普遍不高,辅导员的压力和工作强度也较大,并且一些高校的个别辅导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也很少接受系统的训练。因此,可以看出辅导员任务过重、工作积极性不高和队伍水平良莠不齐等因素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协作不强。最后是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这部分教师只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很少主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特点, 也很少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给辅导员或者校党委。部分专业课教师甚至认为应将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上, 而不是浪费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这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专业课很难共同挖掘育人元素,实现协同育人目标。以上主体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部缺乏横向沟通和协作机制。
2.教育方式、载体创新性不够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趣味性不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强, 多数学生对这样枯燥的教育方式不感兴趣,甚至部分学生有反感情绪。并且高校其他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以大课、公共课的方式进行,再加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导致思政课的“抬头率”不高,教学效果也不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可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改变受教育者。“如开会、谈话、理论学习、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都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且这些载体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有效利用这些载体,也没有有效挖掘载体的育人元素,难以发挥载体的育人功效。大多数教师认为上完相关课程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少和学生交流沟通,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部分教师不愿意参加理论学习, 很少有机会提升自己。部分高校的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也各行其是,存在重管理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以上这些不同的载体往往属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部门,各部门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
3.教育过程衔接不好
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在高中阶段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性不强,尤其是在教育内容方面。高中的思想品德课着重强调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大学思政课则着重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深化立德树人的目标。但是大学思政课的内容与高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有些部分是重复的,且没有很好地深化,如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的“生活与哲学”有不少重复的内容,部分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对这些重复的内容进行区分和深化学习。另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受教育者成长成才方面也没有很好地贯穿和衔接,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一样,学生关注的重点和需求也各不相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因材施教方面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部分高校重视对大一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容易忽视对老生, 尤其是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大四学生更需要高校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他们正面临考研和就业的重要抉择,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引发一些悲剧。还有最容易被忽视的研究生群体,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研究生学历较高,对自己人生和社会的認识较准确,但作为高认知、高学历的研究生,他们在生活、升学、择业等方面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更需要高校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对大四学生和研究生群体的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都还不够,这种断层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4.教育平台合力不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是很难取得良好成效的。往小了说,这项工程涉及课堂内外、学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服务与引导;往大了说,涉及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现实与网络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每一个平台都应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共同合力,提升育人效果。但目前这些平台的协同机制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校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难以协调、学校“服务育人”的意识较弱等。而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大学生个体认知与社会存在一定差异,会导致大学生步入社会以后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如部分高校忽视家庭应该承担的育人职责, 较少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未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部分家庭的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家长弱化、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除此之外,当前的网络信息五花八门,且具有較强的娱乐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因此,高校如何与网络平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也是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当前,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主要存在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就要始终坚持方向性、制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在增强主体协同意识、创新教育方式与载体、重塑育人理念、利用育人平台等四个方面做好有效协同,最大程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成效。
1.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增强主体协同意识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各育人主体必须协同起来,同时发力。高校应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制度。该制度可由以下不同主体分级协同实施。第一级由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学工处、校团委、后勤部等构成,统筹全局,负责安排部署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党委书记和校长,必须要有极强的全局意识、极深的政治情怀、极高的思维远见和极强的育人决心,聚合全社会的育人资源,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第二级主要由各二级学院的党委书记和院长构成,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应深入贯彻全校的育人方针和政策,做到有的放矢地领导学院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根据学院的不同专业和自身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布置相关的具体任务,并及时向上级反馈院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第三级由各学院的辅导员构成,学校应适当增加辅导员岗位,招聘能够胜任辅导员岗位的高素质人才负责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学业、就业、择友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难题,并及时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动态反馈给上一级。第四级由思政课教师以及各专业课教师构成,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要有专业能力和学术自信,并把这种自信传递给学生,进而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各专业课教师要树立育人理念和意识,在不同的专业达到共同的育人目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要做到互通有无, 共同挖掘思政资源和育人元素。第五级主要由各班团学干部、心理辅导员构成,负责将班上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上报给辅导员。这种权责明确的分级制度,能使各育人主体了解自身的育人职责,增强自身的育人意识,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2.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载体,提高育人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好思政课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要构建大思政课教学体系, 不断推动思政课在教学方式、教学途径、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高校思政课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 不能只是拿着教材照本宣科地读,这样的思政课“抬头率”自然不高。高校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和网络舆情,知悉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重视多元文化、各种思潮涌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关联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灌输式教学法与沉浸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大学生更感兴趣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将教学理论与针对性的实践相结合,将线上教学与线下研讨相结合,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方面,高校可通过师生座谈会、师生面对面交谈等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并通过本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等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情感诉求,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还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美丽校园、校园文化长廊、红色文化进校园等,组织大学生参加活动,打造积极向上、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能在高校内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重塑教育理念、融入三全教育,弥补教育缺陷
高校要重塑教育理念,将“三全育人”深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系统。高校要深化思政课教育改革,强化大学生使命担当。高校还要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实现育人目标。在文史专业类的课程中可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基因,如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等;在理工类的课程中可挖掘爱岗敬业、工匠精神等,将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在艺体专业类的课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符合时代特点的主旋律创作,鼓励体育生参加比赛为国争光,实现艺体生以体报国、以艺报国的个人理想。此外,还要根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及研究生群体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做好学生从入学直至毕业整个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不能有所偏倚,要对不同年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重点有所侧重。具体可对大一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增强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对大二、大三学生可重点开展时事政治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对世界大势能够基本了解和掌握;对大四毕业生要着重开展职业理想、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教育,使其步入社会以后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尤其要加大对毕业生群体和研究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 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升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依托家庭、社会和网络平台,增强教育合力
首先,高校应当协调好校园内部课堂内外的关系,实现课上课下、课内课外的有效协同,并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其次,高校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家校沟通机制,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及时反馈给家长,并及时从家长处获取学生在家的状况,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家长在家庭内部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家庭的育人职责。再次,高校可以借助社会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与社区联合举办活动、与有关部门进行道德法治宣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育人元素。最后,高校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课程发布到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条件的高校可进行“重走长征路”等类似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刻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
四、结语
总之,任何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整个过程中都会遇到问题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亦是如此。相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同心同向,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一定会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