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菀彤, 许灵杰, 徐健, 吴长兵, 黄静, 曲振飞, 柳强, 张继, 潘周云
(1.黔东南州烟草公司,贵州 凯里 556000; 2.贵州省烟草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3.贵阳市烟草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烟草赤星病[Alter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r]是烤烟生产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危害叶部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烟叶进入成熟阶段,尤其当适宜的温湿度,短时间内即可大面积的流行,造成烟叶外观质量受损、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影响烟叶商品质量[1-2]。黔东南州是贵州主产烟区之一,烤烟产业对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在烟株大田生长中后期,常遭受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因常规防治措施效果较差,导致烟草赤星病集中连片暴发。据资料显示,烟草赤星病对黔东南烟区造成的平均损失率达13.78%,因病弃烤比例达0.7%[3],给烟农带来较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烤烟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QC管理工具作为精益管理工作推进的有力抓手,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活动[4],黄海等[5]应用QC方法,科学分析造成废水处理系统故障时间长的关键性问题,制定在螺杆泵出料口安装流量传感器等对策,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烟草行业引进精益管理,运用精益理念和QC管理工具,按照PDCA循环、应用统计方法,对烤烟生产全链条存在的瓶颈性问题实施改进,有效推动烤烟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6]。吴广海等[7]构建烟叶原料仓储精益保供体系,以精准保供为支撑,实现上下游、各环节、各工序的高效运作,减少了物质耗损和劳动消耗。昆明卷烟厂运用精益管理理念与技术,分析了单箱叶耗指标偏高的主要原因,制定并实施了降低筛分量、梗丝提质等12个改善项目,单箱消耗烟叶下降0.45 kg,单箱成本下降31.24元[8]。周路阔等[9]运用QC方法对郴州烟草病虫害田间发生率高的问题进行分析诊断,找出了“化学防治成本高”等3项主要原因,制定“生物防治配合物理防治技术”等3项对策并应用,实施后烟农经济损失减少949.51万元。当前,烟草赤星病已成为黔东南烟区主要的叶斑类病害,运用精益管理理念并结合QC管理工具,对其开展诊断分析、对策实施和效果验证,降低其发病率和危害程度,对贵州乃至全国其他烟区均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烟草赤星病菌由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提供;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竹醋液(密度1.006 g·mL-1,酸碱度2.62,醋酸含量4.54%,遂昌武太郎竹炭有限公司);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浙江斯佩斯植保有限公司);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复配剂A(竹醋液与菌核净按体积比1∶9配制,含10%竹醋液);复配剂B(竹醋液与波尔多液按体积比3∶7配制,含30%竹醋液)。
1.2.1 调查内容
病害类型调查。采取随机抽查和问卷问答相结合方式,对10个烤烟县市200名技术员开展管辖片区内主要发生病害类型进行调查。
使用农药调查。采取随机抽查和问卷问答相结合方式,对10个烤烟县市200名烟农开展防治主要病害使用农药类型进行调查。
安全间隔期调查。采取随机抽查和问卷问答相结合方式,对10个烤烟县市200名烟农开展施药后采摘烟叶时间进行调查。
病害始发期调查。在黔东南州北部温暖夏干、西部温暖夏湿、东部温热夏雨三大生态区分别安排1个县作为调查点,调查点内选择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点面积333 m2,种植品种为云烟87,不施用化学农药,其他生产管理方式按当地特色优质烟叶管理措施进行。栽后60 d,采取5点取样法,挂牌定株监控,每点调查5株(不采摘),每10 d调查1次,共计调查6次,记录第1次发病时间。
1.2.2 研究方法
药效测定。将防治主要病害使用的农药稀释成推荐浓度的10倍,再分别取各药液10 mL加入90 mL的PDA培养基(经高温灭菌)内,摇匀后制成含药平板,在平板中央放置直径为7 mm新鲜菌饼,设加10 mL无菌水到90 mL的PDA培养基为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置于28 ℃恒温箱中培养,7 d后测定抑菌率。
农艺测量。将防治主要病害使用的农药稀释成推荐浓度,并以清水作为对照,重复5次。栽后60 d,喷施不同处理的药液,隔7 d后再喷药,共喷施2次,第2次喷后7 d,参考行业标准YC/T 142—2010的方法,测定烟株的茎高、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有效叶片数。
农残检测。在棚中安排5盆烟株,栽后60 d喷施推荐浓度的农药(仅菌核净及复配剂A),每隔3、5、7、10、15 d分别在各盆摘取中部鲜烟叶1片(长、宽均为50 cm),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内标法定量。
1.2.3 推广方法
安排示范区10 hm2,用复配剂B替换波尔多液进行预防,用复配剂A替换菌核净进行防治,与相同面积的常规防治区进行对比,调查防治成本和产值。防治成本包括农药费用、人工费用,费用为各地实际使用情况,计算667 m2平均防治成本。产值采取“五点”取样方法,每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烟株20株进行挂牌烘烤,示范区和常规防治区各100株,下炕后称取单叶重和测算各等级烟叶比例,计算单株平均产值。
采用Excel 2013和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1.1 主要病害
由图1可知,在随机调查的200名技术员中,88人选择烟草赤星病(44%),40人选择青枯病(24%),22人选择黑胫病(11%),3种病害的累计百分比达79%,成为影响黔东南烟区烤烟生产的主要病害,其中以烟草赤星病危害范围最广。
图1 技术员管辖烟区内病害发生情况调查的结果
2.1.2 防治烟草赤星病的主要农药
波尔多液是病害发生前使用的农药,菌核净是病害发生后使用的农药。由图2可知,在随机调查的200名烟农中,82人选择使用菌核净防治烟草赤星病(41%),70人选择用波尔多液(35%),28人选择用代森锰锌(14%)。
2.1.3 不同药剂的抑菌效果
从表1可知,稀释400倍的菌核净抑菌率达82.58%,而波尔多液仅为43.28%,菌核净药效显著强于波尔多液。图3显示,相比菌核净的抑菌效果,波尔多液预防烟草赤星病效果较差。
表1 不同药剂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图3 主要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效果
2.1.4 施药后15 d内采摘烟叶农残含量
在施用400倍菌核净后,第3、7、10、15天采摘的烟叶农残含量分别为165.34、105.05、60.51、26.76 mg·L-1,第10天的农残含量超过“123”限量的40 mg·L-1标准。
2.1.5 施药安全间隔期
由图4可知,在随机调查的200名烟农中,30人在施药后5~10 d进行采烤,占15%;120人在施药后10~15 d进行采烤,占60%。可见,有75%的烟农采烤时间未达到施药后15 d的安全间隔期。
图4 施药后不同采摘时间人数的占比
烟草赤星病是黔东南烟区主要发生的病害之一,当前多数烟农使用波尔多液进行预防,以菌核净进行防治,由于波尔多液药效较弱,加之对烟叶品质安全的管控,在烟叶采烤前15 d内不建议使用菌核净等化学农药。因此,当前防治赤星病的效果不理想。
2.2.1 明确烟草赤星病的始发期
烟草赤星病在黔东南不同生态烟区表现各异。其中,在东部温热夏雨烟区始发期最早,主要在6月中旬;北部温暖夏干烟区始发期次之,主要在6月下旬;西部温暖夏湿烟区始发期最晚,主要在7月上旬。
2.2.2 增强预防农药波尔多液的药效
由表2、3可知,相比波尔多液,相同稀释倍数的复配剂B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率达56.06%,显著提高29.52%,并且对农艺性状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表2 复配剂B及波尔多液对烟草赤星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表3 复配剂B及波尔多液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2.2.3 缩短防治农药菌核净用药安全间隔期
由表4、5可知,复配剂A对烟草赤星病的抑制效果与菌核净无显著性差异,对烟株农艺性状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药后3、7、10、15 d,采摘鲜烟叶的农残含量分别为154.65、89.54、36.55、19.56 mg·L-1,在第10天时农残含量已达到“123”限量的40 mg·L-1,有效缩短了安全间隔期。
表4 复配剂A及菌核净对烟草赤星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2.3.1 经济效益
由表6可知,综合示范区内667 m2平均用于防治烟草赤星病的农药成本降低2.67元。同时,通过有效遏制烟草赤星病发生,烤后烟叶质量大幅提升,667 m2平均产值增加67.32元。改进后,667 m2平均增加经济效益69.99元,降本增效作用明显。
表5 复配剂A及菌核净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6 示范区与常规防治区667 m2用药成本与经济收益调查
2.3.2 生态效益
竹醋液作为一种天然无公害的绿色制剂,其对农药具有增强药效的作用[10],与菌核净进行复配后施用,在保证农药药效不减弱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这不仅降低了农药残留,保证了烟叶的品质安全性,而且对烟区生态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2.3.3 社会效益
通过集成改进措施,构建了精准、高效、科学、安全的综合防治手段,对降低烟草赤星病危害、保障烟叶品质安全、促进烟叶产业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烟农增收、财政增税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烟农的生态意识,增强了烟草行业社会责任形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本文基于精益管理理念和QC管理工具,开展了影响黔东南烟草赤星病防治效果较差的原因分析,确定了主要因素,针对性提出了3个对策并进行综合实施,有效降低了赤星病造成的损失,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精益生产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消灭浪费和持续改善为核心,实现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生产方式[11],烟叶精益生产是以消灭浪费为核心,合理高效利用资源,控制投入成本,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12],是推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就植保工作而言就是准确掌握病害的发生规律,合理采用低毒高效农药分类防治,做到用对药、用好药、少用药,达到降低病害损失、保证品质安全的目的,实现精准、绿色防控。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关键环节用工紧张现象凸显,下一步加强烟农专业化合作社建设,采取有效措施组建各环节专业服务队伍是保证各项农事操作及时到位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烟叶生产组织方式不断优化,关键技术不断革新,信息手段不断融合,精益管理已贯穿于烟叶生产经营各个环节。QC小组活动是推动精益管理的载体之一,具有“小、实、活、新”的特点[13],围绕全链条增效空间,实施流程优化、设备改造、工艺创新等手段,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在推动烟叶生产降本增效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今后,可以聚焦当前烟叶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继续实施QC小组活动,重点要做好统计方法的选择、问题症结和要因的分析以及解决措施的制定,进一步推动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