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甘肃政法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网络化、智能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以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特点的新发展,这就需要培养新型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新工科”人才培养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中明确指出:工科优势明显的高校应该推动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1],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本就属于跨学科专业,学习内容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正好符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契合大数据时代的需求,信管专业必须把能力培养作为中心内容,创建符合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的教学模式,并且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改造实践,为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奠定基础[2]。
相比较于当前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高校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明显滞后的。信管专业本身是一个应用类交叉学科,归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自1998年设立以来,不同高校在对该专业的解读上,以及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均存在较大差异,笔者认为该专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单纯学管理或学技术[3]。基于这种思路,有的高校信管专业开设在管理学院或经济学院下,培养偏重于经济管理类,授予的都是管理学学士学位。而有的高校将信管专业归置在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工程学院下,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软件方向培养,授予工学学士学位[4]。第二个阶段,部分高校为体现其专业的交叉性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适度调整,主要体现为管理类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的拼凑,且两类课程平分秋色,因此专业培养方向演变为“信息技术+管理”,努力培养懂技术的管理人才或懂管理的信息技术人才[5]。第三个阶段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模式,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且不同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在保证学科基础课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其他专业课程设置差异性明显增大,均不同程度的结合了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科优势,目的是突出专业特色。即便如此,这种融合在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来说,课程的体系性要差一些,多半给人的感觉都是拼凑起来的,课程的开设不仅多而且杂,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弱。脉络不够清晰。这些问题反映在本科教学评估中,首先就是专业定位不清晰,甚至于有些本科生在毕业时仍对该专业认识模糊,觉得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不会,这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专业的发展产业了很大的困扰[6]。
根据iSchool的教学理念,可以发现信管专业和新工科针对的能力培养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理念具有一定关联,信管专业具有新工科的特点[7]。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新工科发展的契机,明确专业特色,丰富专业内涵,规范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使该专业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甘肃政法大学是甘肃省省属的唯一一所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信管专业隶属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学院还包括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信管专业于2004年正式招录本科生,2013年改授工学学士学位,学院信管专业始终秉持“面向前沿,锐意变革”的进取精神,在培养过程中,逐渐明确了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技术背景,并初步构建了“数据分析+安全”的专业特色,努力把“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8]。
新工科的本质是“工科”,“新”是其取向,指的是新兴,强调新兴专业和传统专业的结合,概括起来,新工科就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9]。我校信管专业一直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为学生学业发展奠定基础,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匹配,既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考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在“新工科”驱动下,学院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依托用人企业和学校,构建“六面一体”校企合作新模式(图1),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10]。
图1 “六面一体”校企合作新模式
在此基础上,学院信管专业不断丰富专业内涵,要求学生不仅需要会分析和架构数据,还需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进行了解,并且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宽阔的国际化视野、丰富的法律知识。在培养信管专业人才时更加注重多知识体系的融合。
(1)坐实“数据处理与分析”方向近年来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数据分析、处理、应用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不仅表现在处理需求上,还体现在数据价值挖掘的创新需求上,因此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据《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中的数据,2021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5397亿元,同比增长23.1%,预计到2024年将突破万亿元[11]。但是,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的大数据人才仅50万,在未来五年内企业对大数据专业人才的缺口将达到200万[12],大数据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态势,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应主动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海量信息管理的需求。通过解读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数据类专业人才特点的基础上,我校信管专业在原有零星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课程群,进一步坐实“数据处理与分析”方向,增设“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明确“数据挖掘”课程与“数据处理与分析”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的区分以及在授课模式上的差异,增设“大数据技术概论”“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多门专业选修课程,进行大数据类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弥补社会对大数据人才需求的缺口。
(2)努力打造模块化项目课程。如何将学科内容整合为一个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并且处理好教学内容中的“经典-主流-发展”的关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依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课程体系,我院信管专业加强了模块化项目课程的建设,以项目为导向整合专业课程(图2),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2 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能力培养鱼骨图
在这种课程导向下,学生通过多个项目类课程的学习,最终形成以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为基础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多种模态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综合应用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数据时代下新型的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校信管专业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图3),切实加强实验、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确保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率和开出质量,优化实训项目,加强对毕业论文题目的审核,规范学生毕业论文的开题以及教师的指导工作,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
图3 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学校人才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工程人员需求前伸、加强从“认知教育”到“能力教育”的转变,以理论学习、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为基础,整合各方力量,统筹协调各方优势,我院尝试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完善优化机制,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1335”协同育人实践机制。也就是,即一个目标: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三个主体:政府、学校和企业联盟;三个元素:思政引领、教师教学、科研提升;五个抓手: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学科竞赛、专业认知实习和企业实习实训。这种融理论教学、科学训练、创新实践为一体的过程化的课程体系和协同培养机制,使所培养的人才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与职业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13]。
在当前形势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新工科”大背景,以培养方案升级为契机,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抓手,以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着力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全覆盖、全方位、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14]。
我院信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专业班主任引导、学生第二课堂和企业实训(校企合作)。
(1)专业班主任引导。我院每个班均配有班主任,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学生的学业进行引导,由班主任辅助专业负责人,对课程开设、学生课程选修、学生专业学习规划等方面做出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专业学习思路,明确专业学习方法,合理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规划并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监督。
(2)第二课堂开设。相对于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而言,高校第二课堂是利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校园活动。为了提高信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我院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各种科技竞赛、学术讲座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鼓励学生从团队合作、人际沟通等多方面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多年来,学生在包括“挑战杯”“蓝桥杯”“数学建模”等多种学科竞赛中获奖,在专业学习中,形成了良好的实践应用氛围。
(3)企业实训。学院先后与西安森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学佳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信部蓝桥软件学院等8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实习协议,开展专业认知实习、企业实习实训、职业能力培养、就业指导等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这三个方面,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层次性与方位性,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创造中学习,更好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每一个方面都是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加之主动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打造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明显的创业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1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跨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理统计学等学科的专业,具有适应范围广、发展变化快等特点。研究信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对于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信息化人才起着重要作用。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工作。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新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出现、就业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也需要动态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的要求[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