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在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2022-09-27 08:52伍惠仪孔艳秀林秀娟
关键词:楔形胸腔镜肺部

伍惠仪, 孔艳秀, 林秀娟

(江门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广东 江门,529000)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胸腔镜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部疾病的有效手段,其中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是指用于肺边缘孤立性病灶的切除手术,具有微创、高效和疼痛轻等特点,在肺部疾病治疗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2]。但由于患者对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缺乏了解,在术前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且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术后负面情绪的存在还会对切口愈合、身体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对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细节护理坚持“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的观点,要求在每项护理工作中重视细枝末节,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在临床护理中能起到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作用[3]。本研究对细节护理在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于江门市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85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均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 符合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指征;②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肺部病灶直径<2.5 cm;③ 术前未接受过治疗;④ 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① 存在病灶远处转移;② 术前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③ 术前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史;④ 因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导致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内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3例和42例。比较2组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病变部位和抗感染治疗构成比,均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如表1所示。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择期进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术中采样时若发现淋巴结,则将其完整切除,若未发现,则取部分脂肪作为标本,及时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

对照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时间为术前至出院前,并在术后2周和3个月复诊。术前访视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督促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做好引流、疼痛等方面的干预。出院时,向患者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干预时间为术前至出院前,并在术后2周和3个月复诊。① 术前干预:手术室护理人员和医师将手术室外貌、手术治疗过程中用到的器械及相应的配合事项用计算机技术绘制成彩色图片,并配上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发放给患者。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在完成自我介绍后,鼓励患者说出观看彩色图片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并耐心地为其答疑解惑,促使患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手术相关知识,消除其对手术的陌生感及恐惧感。同时针对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并通过文字及图片形式向患者展示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优势和安全性,向其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邀请同病房内手术成功的患者分享其治疗经验和心路历程,消除其他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减轻负面情绪。保持病房内环境舒适,避免噪声、强光的刺激影响患者的情绪。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训练。② 术中护理:术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理想的麻醉方式和药物。麻醉前,护理人员通过语言鼓励、肢体抚触等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引导其深呼吸,稳定其术前心态。麻醉后,护理人员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一起为患者取正确的手术体位,骨隆突出的受压部位垫啫喱垫减压。针对双眼不能完全闭合者,为其均匀涂抹眼膏,并贴保护膜。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3~25 ℃,湿度控制在50%~60%,在患者的体表裸露部位覆盖保温毯,必要时使用加温毯,将输入液体、胸腔冲洗液加温至37 ℃左右。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无瘤技术原则,限制补液量。③ 术后护理:术后,待患者的意识恢复,及时将手术成功的情况告知患者,并向其说明术后恶心、呕吐和疼痛均为正常现象,以减轻其担忧。患者取平卧位,将头部转向一侧,待血压稳定之后更换为半卧位,将床头抬高30°。加强引流管的维护,定期挤压1次并准确记录引流的情况,注意及时拔管。针对疼痛难以忍受者,遵医嘱予以镇痛泵来持续镇痛,通过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等方式维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吹气球、腹式呼吸等),以尽快排出胸腔内的剩余气体。针对肺弹性较差者,予以胸腔持续负压吸引,以防术后漏气情况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输液速度及补液量进行严格控制。术后,应用远红外线等设备照射切口,加强对切口情况的观察。

1.3 评价指标

① 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心率、术后清醒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同时在术后6 h、12 h、24 h、48 h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为0~10分,以得分低为优。② 肺功能指标:在术前、术后2周、3个月复查时,应用肺功能仪测定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③ 并发症:记录并统计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心率慢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早于对照组,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2.2 2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患者在术后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6 h(P均<0.05),见表3。

表3 2组VAS评分比较分)

2.3 2组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术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2周、3个月,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均高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在术后2周、3个月的FVC、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2.4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对照组发生3例低体温,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深静脉血栓。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93%(9/43),高于观察组的4.76%(2/42),且有统计学差异(χ2=4.930,P=0.026)。

3 讨论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应用于肺部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切除病灶,且在术中可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侵袭和损害,对肺功能的康复影响更小,更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是一种更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式[5-6]。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由于担心手术效果、术后恢复等情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进而出现应激反应,对麻醉和手术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康复[7-8]。因此,需要加强对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术中心率慢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早于对照组,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VC、FEV1、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的肺功能,促进术后尽快恢复,并减轻术后疼痛。究其原因,本研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 3个阶段对患者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围手术期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术前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进而能够提高其配合度。术中的保温干预能够有效防止低体温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术前及术后的咳嗽排痰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促进痰液排出,提升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肺功能,减少肺部感染、漏气等情况的出现。优化麻醉方式和药物有助于患者术后尽快清醒,缩短下床活动时间,配合镇痛干预不仅能够为其尽早行功能锻炼创造条件,还能减轻疼痛程度,因此可缩短其康复进程,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9]。同时结合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的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层面的预见性干预,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针对已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结合其心理特点、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干预,能够促使其在围手术期保持愉悦的心态,提高其心理舒适度和适应能力,减轻负面情绪对机体的刺激,以改善康复效果[10]。细节护理能够满足患者对疾病、手术等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疾病应对方式,通过在各个阶段贯彻细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促进其肺功能恢复[11]。

总而言之,细节护理适合推广应用于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的患者,可提升其肺功能康复效果,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本研究样本量偏少,统计结果可能有偏移,因此,今后需通过增加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猜你喜欢
楔形胸腔镜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楔形接头在HS875HD钢丝绳抓斗上的应用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医用直线加速器外挂物理楔形板的楔形角测量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