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娜, 陆丽娟, 王倩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心内科,湖北 武汉,43003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临床治疗心肌梗死常用的手段,该技术能够实现罪犯血管的紧急再疏通,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和提高预后质量[1]。虽然PCI能够于短期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对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防作用十分有限[2]。有研究[3]显示,影响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PCI后康复质量的因素包括年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等。认知评价与个体经历创伤性事件后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关,应对方式与患者的预后直接相关,消极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能够独立或协同加剧应激反应,进而可能增加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后发生MACE的风险[4]。本研究选取101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对其近中期康复质量的影响。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1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已征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① 确诊为心肌梗死[5];② 于本院接受PCI治疗;③ 随访时间≥6个月且随访资料完整;④ 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 合并心肌梗死严重并发症或急性合并症;② 合并恶性肿瘤或脏器功能不全;③ 合并其他类型的心脏病变;④ 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共101例患者符合选取条件,其中男72例,女29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为(66.89±7.06)岁。
于患者接受PCI后1 d,采用健康认知评价量表(CAHS)[6]、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7]分别评估其认知水平和应对方式。本研究选用的CAHS包括威胁(5个条目)、伤害/损失(8个条目)、挑战(6个条目)和良性/不相关(4个条目)。各条目评分1~5分,评分越高说明个体越倾向于采取该方式评价相关压力事件。MCMQ包括屈服(5个条目)、面对(8个条目)、回避(7个条目),各条目评分0~4分,评分越高则个体更倾向于采用该维度的方式应对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
于患者接受PCI后6个月评价其心功能、生活质量,并记录其在术后6个月内的MACE发生情况。心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8]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4~20分)、心理(4~20分)、社会关系(4~20分)和环境(4~20分)4个维度,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MACE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及出血。
按照患者在接受PCI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别纳入MACE组和非MACE组。
在101例患者随访期间,共31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30.69%,其中再发心肌梗死8例、再发心绞痛11例、心源性猝死2例、出血10例。
MACE组的威胁、伤害/损失维度评分均高于非MACE组(P均<0.05),挑战维度评分低于非MACE组(P<0.05),见表1。
表1 MACE组与非MACE组的CAHS评分比较分)
MACE组的面对维度评分低于非MACE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MACE组与非MACE组的MCMQ评分比较分)
MACE组的LVESD、LVEDD均大于非MACE组,LVEF低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MACE组与非MACE组的心功能比较
MACE组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非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4 MACE组与非MACE组的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HS的威胁、伤害/损失维度评分与LVESD、LVEDD均呈正相关,与LVEF及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挑战维度评分则均与之相反;MCMQ的面对维度评分与LVESD、LVEDD均呈负相关,与LVEF及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则均与之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5。
表5 CAHS、MCMQ评分与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心功能、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r值)
PCI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是缓解心肌缺血、促进心功能改善的有效方法,但PCI无法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故患者在置入支架后仍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等)发生风险[9]。因此,明确影响心肌梗死患者在PCI后近中期康复质量的相关因素,对于指导临床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和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组资料中,31例患者发生MACE,发生率为30.69%,较魏来[10]报道的20.92%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本研究中心肌梗死患者在PCI后近中期的MACE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患者的年龄偏大有关。在本研究中,MACE组的威胁、伤害/损失维度评分均高于非MACE组,挑战维度评分低于非MACE组(P均<0.05)。分析原因可能为,MACE低风险患者愿意积极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采取多种途径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同时树立战胜疾病和恢复正常生活的信心,故认知评价较好。MACE组的面对维度评分低于非MACE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均高于非MACE组(P均<0.05),也印证了上述结论。MACE组与非MACE组的CAHS和MCMQ评分结果提示,应改善MACE高风险患者对于心肌梗死及PCI的认知评价,使其积极面对疾病、治疗和术后康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相较于非MACE患者,MACE患者的心功能更差,且WHOQOL-BREF评分更低(P均<0.05),进一步显现出MACE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本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CAHS的威胁、伤害/损失维度评分与LVESD、LVEDD均呈正相关,与LVEF及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挑战维度评分则与之相反(P均<0.05);MCMQ的面对维度评分与LVESD、LVEDD均呈负相关,与LVEF及WHOQOL-BREF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回避、屈服维度评分则与之相反(P均<0.05)。这说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评价及应对方式将成为影响其预后的直接应激源,消极的认知评价及应对方式不仅会加快心血管病变的恶化速度,也会使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受限,进而对生活质量和MACE发生风险均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今后临床治疗及护理实践中,应关注心肌梗死患者在PCI后不良认知的纠正及应对方式的调节[11]。这不仅是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方法,且随着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其近中期乃至远期的MACE发生率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PCI后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与其近中期康复质量密切相关。提高患者的积极认知水平,以及促进其以积极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康复过程,有助于改善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预防发生M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