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灵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部分少见的腮腺肿瘤病变临床中发病率较低,临床缺乏诊疗经验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因此临床对于少见腮腺肿瘤疾病需要增强认识,可从影像特征入手,提高少见腮腺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正确率。腮腺原发性淋巴瘤属于少见腮腺恶性肿瘤疾病,其容易与良性腮腺肿块混淆导致误诊,临床上需要提高原发性腮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正确率,用以改善患者预后[1]。分析原发性腮腺恶性肿瘤影像诊断方案,发现超声检查可有效明确良恶性质,其检查方案较为简单,但是对于位置较深的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因此临床上需要寻找适用性更好的影像诊断方案[2]。磁共振成像扫查和多排螺旋CT扫查均可对腮腺深部和浅表病灶进行清晰观察,但是磁共振成像检查耗时较长,同时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因此临床上多排螺旋CT在诊断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的综合应用价值更高。基于此本文探究CT在原发性腮腺淋巴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绵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1例腮腺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7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9.67±5.39)岁。纳入标准:①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④患者未签署法律效应知情文件;⑤患者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⑥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疾病。
所有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应用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16层CT仪进行扫查。扫查工作参数:电压120 kV,电流260 mAs,层厚2.5 mm,矩阵512×512。增强扫查,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碘海醇50 mL,注射速率保持在3.5~4.0 mL/s。平扫后进行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25 s开始扫描,静脉期80 s开始扫描,使用标准算法进行图像重建。
①记录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②分析患者多排螺旋CT影像诊断结果,2名放射科医生参与诊断,诊断意见不一致由第三位放射科医师进行诊断;③记录病灶位置、直径、囊变情况;④记录并比较不同类型肿瘤的CT增强程度。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双侧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例患者中,黏液表皮样癌发病率最高(P<0.05)。见表1。
表1 (续)
表1 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发现2例双侧多发病灶,49例单发病灶,可观察到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腺样囊性癌在病灶直径方面,较其他类型原发性腮腺恶性肿瘤病灶体积更小,病灶直径小于20 mm。导管细胞癌、恶性混合瘤病灶直径相对更大,病灶直径超过30 mm;根据CT影像观察导管细胞癌、恶性混合瘤形状,发现其呈现结节状、团块状以及相对规则椭圆形;16例患者出现浅分叶,恶性混合瘤4例,腺泡细胞癌4例,导管细胞癌2例,淋巴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鳞状细胞癌2例。47例患者病灶边界模糊,CT值为30~60 HU;进行增强扫描,发现腺样囊性癌、鳞状细胞癌、恶性混合瘤出现延迟强化扫查特点,其余类型原发性腮腺恶性肿瘤均表现出动脉期早期强化特点,静脉期则表现出退出特点;增强扫描当中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动脉期增强幅度值占据第一、第二高位置,全部发生囊性病变;21例患者发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患者包括导管细胞癌、腺样囊性细胞癌、淋巴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腺泡细胞癌,分别为4例、7例、2例、2例、2例和4例;10例患者发生面部神经受累,腺泡细胞癌4例,淋巴瘤2例、鳞状细胞癌2例,基底细胞癌2例。见表2。
表2 患者CT平扫和增强扫描表现
恶性淋巴瘤属于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头颈部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升高,头颈部淋巴瘤患者接受查体,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肿大淋巴结,患者也具有一些不典型全身症状,与常见炎症反应类似,因此头颈部恶性淋巴瘤患者通过查体诊断正确率有限。涎腺肿瘤属于头颈部肿瘤,该种肿瘤类型占头颈部肿瘤比重较低,通常在3.0%左右,涎腺肿瘤患者当中80.0%为腮腺肿瘤,腮腺肿瘤当中约有15.0%~32.0%为原发性腮腺恶性肿瘤,因此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在恶性淋巴瘤和头颈部肿瘤当中占比较小,临床缺乏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诊疗数据,容易造成患者首诊误诊和漏诊,首次诊断正确率较低,容易影响到患者后期治疗策略和治疗效果,直接影响患者五年生存率[3]。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易发生周围神经、组织受累,因此临床上需要缩短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早期诊断时间,用以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分析人体腮腺生理解剖结构,发现腮腺组织成分当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因此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较好,利用CT扫查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组织分辨率优势,能够清晰观察到腮腺深部的病变,准确定位腮腺病变位置,确定病灶大小和病变范围。针对腮腺深叶肿瘤,借助多排螺旋CT扫查,可有效观察颞下凹、咽旁间歇的受累情况,利用CT影像可准确分析病灶和脂肪层之间的病变范围,准确定位病灶在脂肪层当中的位置。
原发性腮腺恶性肿瘤临床类型较多,本次研究中观察到黏液表皮样癌患者在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中比例最高,占据原发性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比例第二高的肿瘤类型为腺泡细胞癌,符合临床研究结果[4]。黏液样表皮癌占据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10.0%左右,临床中发现黏液样表皮癌患者发生病灶远处转移的比例较低,可观察到黏液样表皮癌病灶由腺体和导管组织发生,仅在周围淋巴结转移或者邻近软组织扩散癌细胞[5]。腺泡细胞癌属于恶化程度较低的涎腺肿瘤,该种类型的淋巴瘤约有90.0%以上发生于腮腺位置[6]。腮腺发生腺泡细胞癌之后,使用手可摸到腮腺肿瘤,肿瘤不具有痛感,无痛性肿块由于肿瘤病变程度较低,因此患者病程时间较长,随着患者病程的延长,腮腺肿块可发生轻度疼痛感,与腮腺周围神经受累有关,该种类型肿瘤侵袭性较强,腺泡细胞癌临床复发率较高。腺样囊性癌病灶发生与腺体周围导管,该种类型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可通过外科手术急性治疗,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术后治疗需要结合放化疗进行。临床中应用CT扫查腺样囊性癌患者,可发现其具备神经血管侵犯倾向,该种类型原发腮腺恶性淋巴瘤由于病灶侵袭性较强,患者长期带瘤生存,腮腺肿瘤的局部疼痛感相较于其他类型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更加强烈,与神经血管受累严重有关[7]。恶性混合瘤患者临床上表现为病程较长,其腮腺肿瘤可呈现多年缓慢生长的特点,同时生长过程当中不存在疼痛感,因此当患者发现腮腺肿块时,恶性混合瘤肿瘤分期已达到中晚期,不利于患者预后,随着病程的延长,进入中晚期后,恶性混合瘤患者肿块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此时周围神经受累严重,患者可感受到剧烈疼痛感,此时面部神经受到压迫还可引发面瘫。
分析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发现单发病灶患者占比较多,发现多例患者病灶边缘不清晰,因此临床中将病灶位置、病灶形状特点对腮腺部位肿瘤作为良恶性诊断[8]。分析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多排螺旋CT扫查结果,发现多数患者腮腺病灶边缘模糊,病灶呈现浸润性生长特点。与腮腺良性病灶患者相比较,腮腺良性病灶具有相对光滑、清晰的边界,局限性生长,因此临床CT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质,可观察边界是否清晰。本文中观察到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泡细胞癌患者均存在囊性病变,与这两种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病灶起源有关。分析黏液表皮样癌囊性病变特点,发现患者囊性病变特异性较强,多个小囊性病变或一个大囊性病变,大小囊性病变均可观察到囊壁环形强化。鉴于良性腮腺肿瘤患者也存在囊性病变,因此不能将囊性病变作为判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病变依据。分析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CT增强扫描征象,可发现多排螺旋CT扫查时可观察到肿瘤实质成分发生强化,囊性成分未发生强化,因此可根据是否发生强化判断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病灶成分。分析所有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不同病理类型多排螺旋CT增强扫查时,观察强化征象,发现无特异性强化征象,可通过分析增强扫查CT值进行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根据本次研究,可发现诊断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可根据腮腺肿块边界,囊性病变、强化程度、淋巴结肿大和面部神经受累进行判定。根据上述判定标准,发现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诊断符合上述依据。分析多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查时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的特点,发现平扫诊断钙化病变敏感度和特异度低,增强扫描可发现腺样囊性癌、鳞状细胞癌、恶性混合瘤均出现延迟强化特点,余下五种类型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增强扫描动脉期早期强化、静脉期退出。分析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幅度和静脉期增强幅度,发现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的增强幅度最高,与其囊性病变发生率有关,黏液表皮样癌、腺泡细胞癌囊性病变发生率占据100.0%,临床当中可通过CT增强扫查征象诊断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9]。
综上所述,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临床诊断结果较好,结合多排螺旋CT临床应用检查结果时间短、检查费用适中的优势,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多排螺旋CT在疑似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