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计明
育人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2 年4 月,教育部印发的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 中明确提出,通过接受教育,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大政方针的出台,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2019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建校60 周年之际,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师对学校的办学历史进行了认真梳理,用SWOT 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学校60年来办学的优、缺点。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推动下,广大教职工立足学校实际,根据在校学生的总体特点和个体差异情况,凝练出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办学理念,即培养 “全面发展,和而不同” 的人。学校从三个维度落实办学理念,强调 “人与自然的和” “人与社会的和” “人与自己的和”,不断追问教育的真谛,回归教育的初衷,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育人目标。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党和人民不断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回归教育初心,不断思考学校教育应该 “减” 什么,又应该 “增” 什么。毫无疑问,应该 “减” 去的是大量的、重复的作业、练习,以及侵占学生休整时间的校外培训。
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改革方案,提出要以系统的思想来进行课程改革和建设。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成长处在一个由社会、家庭、学校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中,问题的出现不是个别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因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造成了人的发展的失衡。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看重智育;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所以,明确育人目标,清楚“培养什么人”,就变得尤为重要。学校领导班子经过研究,认为学校要主动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度,提出教育生态育人价值观,将课程改革的目标确定为“为学生培根铸魂”。确立了正确的育人价值观,课程改革的推进就变得有条不紊了(见图1)。
图1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教育生态育人价值观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推进 “五育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依据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精心设计并构建了 “3 层—5 类”课程模型。3 个层次的课程分别是发展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基础类课程,5 大类型的课程分别是“人文与社会” “数学与科技” “体育与健康” “艺术与审美” “实践与创新” 课程。
3 个层次的课程分别面向全体、面向分层、面向个体,这是学校对课程性质的划分。经过多年的积累,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的课程门类日益丰富,教师的课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将课程进行全体、分层、个体的划分,明确了每一门课程的设计定位,实现了课程结构的优化。
学校在 “五育融合” 育人目标中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方法,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尊重劳动,学会合作,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整体课程以服务社会为主线展开,主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及劳动精神,同时融合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制订长远发展目标(见表1)。
表1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表
学校营造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文化,倡导 “无体育,不教育” 的价值观,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展现与遵从,真正将学生个体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融入集体的观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见表2)。
表2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体育课程体系表
在教学中,学校将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让学科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时代实际,面向真实问题,触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兴奋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以初中化学课程为例,基于课程标准,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将教材整合为自制净水器、燃烧的奥秘、自制制氧机、基于碳中和的低碳行动等9 个项目,对国家课程进行全项目化实施的探索。学生在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索中,发展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方式和内容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而不是负担了。以基于碳中和理念的低碳行动项目为例,学生在研究什么是低碳、为什么要低碳、如何低碳并转化为 “我” 的低碳行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 “三观” 和行动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在观察教师演示以及参加实验制作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是否真实发生。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 “灌输”。这种状况制约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负担自然加重。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师生双主体的积极性呢?为此,学校在2016 年引进深度学习项目,逐步探索出 “6 步弹性” 教学模式,以关注问题、真实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展示、师生点评、检测应用6 个弹性环节展开教学,理顺 “我做—我们做—你们一起做—你做” 的逻辑关系,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过去的“我教你学” 向“我们一起学习” 的学习共同体转变。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既共同落实了学习任务,又关注了不同学习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 “和而不同” 的育人目标。在深度学习项目的每一个课时中,学生都围绕驱动性问题的解决来开展学习活动,不仅收获了核心知识,也发展了核心素养。
从2022 年3 月开始,学校尝试推进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的教学方式变革,以学案的方式将学习前置。学生从学案中引发学习问题,教师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少了学生的课后作业,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课程改革的成功、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需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此学校采取措施平衡内、外支持性系统。在学校内部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为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师队伍是学校育人的主体,学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建立了教师发展培训机制,引导每位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校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指导发展计划的制订;建立备课组、学科组、年级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围绕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形成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为教师在育人活动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打好基础。
在进行课程改革、推进全面育人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协调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氛围。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合作,做好师生的心理引导;实行开门办学,为学生引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学科优秀的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与社区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体验社会责任,了解社会企业的运营机制,体验不同岗位的劳动强度,参加志愿服务,树立劳动意识;依托 “家校社共育协会” 和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讲座,提供家庭教育课程,引领家长转变观念;成立家长志愿者团队,参与学校育人活动及项目服务,邀请各年级家长参与讨论。通过这些方式,家长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在育人途径及方式上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课程改革,学校有力地推动了 “双减” 工作的落实,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校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改革后的课程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80%的学生有自己喜欢的课程,98%的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81%的学生认为作业在90 分钟内可以完成,65%的学生睡眠时间能保证在9 个小时左右,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善于思考、巧于操作、乐于合作。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形成了学习型组织,课程意识增强,由学科逻辑转化为生活逻辑,提升了自身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学校逐步积累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工作经验,做到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机制完善、内容全面。
通过课程改革与建设,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得到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0%提升到92%,学校也因此获得“新品牌学校建设单位” 称号,成为 “海淀区物理和英语学科教研基地”。学校先后获得 “普通中学课程改革实验市级样本校” “海淀区课程改革先进校” 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