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藏

2022-08-19 01:36杜毓贞
中小学校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革命学科传统

□刘 露 杜毓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要让革命精神放射新的时代光芒。2021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幸福、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形成的革命传统,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以 “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状况” 为主题,对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及其在北京的7 所合作学校的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线上调研访谈,回收有效问卷2004 份,其中小学413 份、初中802 份、高中789 份,覆盖普通学校、新建学校和国际学校等各类型学校。我们针对调研结果,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开展了实践探索,探究如何把革命传统教育因时而化、因事而进、因势而新地融入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革命精神铸魂育人的功能。

一、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系统推进

从调研结果来看,超过95%的中小学生都认为学习革命传统非常必要,在 “是否对革命传统感兴趣” 的选择中,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学生选 “是” 的比例依次为83.7%、74.1%、57.29%。可 见,虽然学习革命传统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但随着年龄增长,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在下降。中小学教育虽然都属于基础教育,但学生年龄从6 岁到18 岁,跨度很大,每一学段的革命传统教育要基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心理和认知特点、知识结构,以及生活实际,统筹考虑一体化设计和分学段安排(见表1)。教育内容和形式既保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水平之内,又适当向后一个学段延伸,以螺旋上升的方法加以推进,使教育过程衔接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顺畅。

表1 小学、初中、高中革命传统教育一体化设计

例如,语文学科开展了 “阅读红色经典” 的读写活动。初中学生对 《红岩》 整本书开展阅读,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探究,结合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深入文本,探究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在阅读中积累凸显人物精神、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素材,在细节中挖掘人物背后的精神力量。部分初中生代表开设学长课程,与小学生分享读书感悟,推介红色经典作品。有一位初中生在分享中提到:“在别人还在思考下一顿饭从何而来时,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们站了出来。尽管条件艰苦,敌人强大,但他们仍然能凭着坚定的意志在绝境中逢生,苦中作乐。在艰苦中奋斗,这才是 ‘士’ 的本质。生逢乱世,即便命运如蝼蚁,但仍有人心向光明!” 借助学长课程的分享与启发,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了 《长征的故事》 《井冈山的故事》 《延安的故事》 等红色经典书籍,观看了一系列红色经典电影,通过漫画、作文等创作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立足课堂主渠道,学科融合、整体推进

关于 “了解革命传统的途径”调研结果显示,随着学龄段的不断增长,革命传统教育对于学校课程的依赖性不断增强,82.51%的高中学生对革命传统的学习主要来自课堂。由此,革命传统教育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覆盖全部革命历程,形成 “1+2+N+X” 全科覆盖,使各学科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仅讲清楚革命传统主要内容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更要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评价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导向。

“1” 和 “2” 分别指思想政治和语文、历史学科,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这一关键课程。三门课程的主要载体形式有:革命领袖和革命代表性人物的英雄事迹;革命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文学作品;与重要历史事件、革命旧址和重要纪念日相关的史料素材。例如,在高一的思想政治课上,学生模拟召开“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成立大会,探讨 “要不要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为最直观的画面应如何选取题材”等议题,进而理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N” 强调其他学科有机渗透,各学科都要种好 “责任田”。艺术领域的学科素材选择反映革命人物、革命事件、革命精神的美术、音乐、舞蹈、影视、戏剧作品等。其他学科可以选择有关学科领域的革命人物的事迹和成果等。如二年级的音乐课,学生学唱 《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红色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投入感情演唱。

“X” 指的是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开展学科融合。以 《红星照耀中国》 名著阅读为例,进行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学科融合:历史学科,通过视频资源等还原斯诺对共产党人的采访,提供历史背景知识;地理学科,以红军长征地图为主线,探究路线图上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语文学科,通过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分析书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构建主题,挖掘最生动的史实细节;道德与法治学科,带领学生在书中寻找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进而思考中国青年应该具备的品质,以及如何传承红色基因。有学生在课后感悟中写道:“我一直在思考——‘红星’ 到底是谁?伴随着不同学科课程的学习,我看到伟大的红军领导者毛泽东是红星,红军战士是红星,红小鬼是红星,所有的共产党员都是红星。他们凝聚起来,以解放中国为信仰,以保护人民为己任,他们的精神,永远是那颗引领中国走出黑暗的最明亮璀璨的红星。”

三、丰富教育形式,融入实践、全面推进

调研对象在 “最喜欢的革命传统教育形式” 的选择中,选 “参观革命纪念馆” “观看电影” 者占比最高。革命传统教育既有内涵深刻的思想性,也有导向鲜明的实践性,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还要做好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延伸,鼓励中小学生带着问题去体验社会生活,了解国情现状,提升社会责任感,深化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情感联系。

在小学阶段,侧重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育人格局。如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红色宣讲员进学校等活动,将革命文物展览、博物馆搬进校园,宣讲革命人物的先进事迹;结合 “南泥湾抢收” “飞夺泸定桥” 等经典故事,设计红色运动会,体验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开展 《鸡毛信》等经典红色绘本阅读,让学生用声音、表情、肢体去表达感悟。

在初中阶段,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例如,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清单,通过实地或线上参观等方式考察红色景区,绘制景点宣传册,介绍景点概况、参观感悟,设计从学校到家的交通路线等,更直观地感受革命先烈当时所面临的艰苦环境,感悟其展现的精神品格。

在高中阶段,不仅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还要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开展革命短剧展演,以时间为线索,选择重大历史事件为剧目,如 《五四运动》 《红军长征》 《西安事变》 《新中国成立》 等。学生自主撰写剧本、编排话剧,以不同的角色展现建党百年来的变化,追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勇前进的艰辛历程。

四、家校社协同,全员参与、长效推进

在回答 “了解革命传统的途径” 这一问题时,除了学校课程,家长是调研对象的第二大选择。加强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推动。

不断提高教师政治觉悟。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针对党员教师、团员教师、全体教师三类不同群体,分别以专题党课、集中学习、组织研讨、网络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理论素养,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齐头并进。尤其是广大党员教师要以身作则、务求实效,发挥引领作用。

建立并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依托家庭和社会 “大舞台”,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阵地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拓宽开展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的渠道,衔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最后一米”。如开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 口述史采访活动,学生围绕四十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采访家中的长辈,将采访过程以语音或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其他同学,收集能反映时代变迁的物件作为展品,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有学生以 “食” 为主题,以票证变化为线索,设计了采访提纲:粮票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粮票如何发放、对使用粮票的感受、对票证印象最深的故事等,通过采访家中的长辈或是相关专业人士,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强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夯基固本的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需要久久为功、合力推进。

猜你喜欢
革命学科传统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中国的出行革命
“超学科”来啦
粉红革命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