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2022-08-19 04:29肖小爱袁岳驷
市场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金课文科

肖小爱 袁岳驷

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全面铺开。新文科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传统文化创新。新文科建设肩负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硬形象的时代使命。“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三大基本抓手。模式创新就是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课程提质就要求我们要打造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要深度挖掘生动有效的育人元素,要探准每门课程中真善美的思政教育资源,打造有意义、有温度、有爱的文科课堂。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也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回归教学,打造“金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时至今日,“金课”已经成为每一门本科课程的建设目标。“金课”需要一定难度,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思考,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由此可见,“金课”实质上指的就是高质量的课程。教育部司长吴岩提出“金课”的评价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并提出要大力建设五大类型“金课”,其中包括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混合式教学与金课的有效结合,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

课程是教育中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却是教育的最根本问题。课程是中国大学普遍存在的短板、瓶颈、软肋,是一个关键问题。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经管类专业是孕育财政、金融、经济等文科专业人才的重要机构,迫切需要课程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新文科”要求把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融入传统文科,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融合数学、统计学和经济理论的应用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知识逻辑性强,晦涩难懂。目前该课程教学中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在形式上都不属于“金课”。“金课”需要一定难度,需要激发学生学会思考与创新,课程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以及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混合式教学以及系列金课的建设,会推动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掀起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建设是顺应时代要求,培养时代新人、提升国家形象的必然要求。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湖南科技学院经管学院计量经济学课程是国贸、金融工程、财务管理专业八大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该课程旨在解读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预测经济走势,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交叉融合产生的一门经济学科。该课程具有学科与技术的统一性,发展前景好,渗透性强,实践应用广泛等特点,是产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最多的经济学分支。在大数据时代下,《计量经济学》课程为学生锤炼其数据分析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它是提高其职业能力的支撑课程。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暴露了几个问题:

(一)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先修知识严重不足

该校经济类专业文理兼招,且文科生偏多,学生数学基础差,同时前期大部分学生没有选修或者只学习了少部分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知识,课程难度大,学生焦虑有畏难情绪。

(二)应用型目标不突显,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

计量经济学内容广泛且深奥难懂,该校经管学院学生前期数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不扎实,而且该课程总授课课时48学时,其中实验课时只有12学时,课时严重不足,导致部分教师为了保证课程理论方法体系的完整性,而重理论讲授,经典案例讲解少,轻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学生遇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具体经济问题不能很好地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建立相关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另一方面实验课时少,学生对计量软件的操作训练很不熟练,不知道各种计量方法的应用特点及应用场合,或者对计算结果不能给出详尽的经济解释,以至于学完这门课程,不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课程论文,不能很好地解决具体经济问题,不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教学方法不丰富,课程思政不予重视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仍然以教师单向口头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为主,课堂内容多且相对枯燥,案例及实践项目分析讨论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衔接不紧密或者课程思政不予重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考核结构和考核内容不合理,并且教学评价的反馈滞后不利于及时把握课堂教学的效果

我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考核结构基本上是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等于3:2:5的比例,考核内容主要是平时出勤和作业情况、实验报告质量和期末闭卷考试情况。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在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狠抓重难点很容易拿高分。学生课堂讨论,成果小组汇报展示或课程论文质量等未设考核比例。可见,考核结构与考核内容偏离,该课程评价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或轻能力考核评价。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淘汰“水课”,打造“新文科”背景下融入课程思政的混合式“金课”已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计量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设计

(一)混合式“金课”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框架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在深刻解读新文科建设内涵及其对课程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在守正创新和立德树人原则指导下,以“课程思政”改革为核心,根据“金课”建设标准,将该课程慕课资源整合进入线下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教学设计,并采用产出导向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将立德树人与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采用产出导向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图1 《计量经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新模式总体设计思路

(二)混合式《计量经济学》“金课”模块详细设计

根据总设计要求,将立德树人与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重构理论、实践教学模块的同时把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文献导读、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小组探究、实验教学、课程论文撰写等方法,打造理论、案例、思政、实验“四位一体”的混合式“金课”教学设计新方案,如表1所示。课程总设计目的是要将价值理念、知识传授、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打造“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育人模式。

表1 《计量经济学》理论、案例、思政、实验“四位一体”的混合式“金课”课程内容设计

?

三、“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新文科”建设要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两性一度”为标准,充分利用线上“金课”进行本土化改造,构建适合本校学生学情和培养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混合式“金课”教学新模式,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三者有机融合,培养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高阶思维的全面发展的人,建设模式图如图2所示。通过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内化到课后知识巩固和能力的提升,学生慢慢地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敏感度、认同感,主动进行知识的拓展,思考和探究,增强学习的挑战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图2 “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线上线下混合式计量经济学“金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图

四、“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

在新教学模式下,课程评价采用线上+线下,自评+互评,组内+组间,作业及论文质量+个人表现,视频观看+章节测试+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感更强更自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程更有挑战度。具体评价方式采用总成绩=40%线上+60%线下,其中,线上成绩=40%单元测试+30%任务点完成+30%课程讨论,线下成绩=20%考勤、课堂表现+40%作品呈现(项目展示、小论文、竞赛获奖)+40%期末成绩。在“新文科”背景下,以《计量经济学》为例,将上述构建的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线上资源建设数据、学生学习数据以及课程满意度调查三方面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实施教学,提升了课程难度、教学要求和作业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增强了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好;知识、能力、素养有效融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总之,绝大部分学生对其实施效果为满意,但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五、结语

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建设为高校实现一流本科教育、一流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打造好一门混合式“金课”非一日之功,创建优质的教学团队并长期不懈地努力,选取合适的教学平台并打造有温度有爱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建设混合式“金课”的关键。我们需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学情重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目标,需边实践边研究边完善,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需政策、财政、人员支持,为真正实现“三全育人”,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金课文科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我与计量经济学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本科计量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