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西数字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21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报告

2022-08-19 04:29数字经济评估课题组
市场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全区广西指标

数字经济评估课题组

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并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综合评价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可以把握广西数字经济总体发展形势,总结亮点、找出发展短板,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课题组从2019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数字经济评估工作,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估手段,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多维度分析评估广西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形成了2021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报告。

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测算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遵循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理念,按照几大原则开展评估:

1.客观性原则

本次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评估,选取的指标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区及各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水平和特点。指标项中80%以上是可客观采集的数据,约20%的指标项通过案例分析。

2.导向性原则

引导和促进广西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广西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提高数字治理能力营造良好数字发展生态。

3.发展性原则

根据各地发展实际情况,既设置总量指标,也设置有增速指标,反映与去年同期相比指标的变化程度,体现出该指标的增长性。

4.可比性原则

广西与其它省份、区内各市行政区划面积和人口数量存在差异,为使评估口径尽可能一致,将部分总量指标修改为人均或地均指标,如人均电信业务收入、每平方公里5G基站数量等。

(二)指标体系主要框架

指标体系分设自治区指标表和设区市指标表:

1.自治区指标表

体系设定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权数总值设为100。6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数字化基础能力、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数字化治理水平、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具体指标详见后表。

表1 2021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自治区)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十一)数字民生 38.民生应用指标39.互联网医院数量五、数字化治理水平(十二)数字政务服务40.政务数据基础指数41.开放数林指数42.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六、数字经济生态(十三)人才能力 43.数字经济企业人才网上招聘数44.数字经济企业招聘薪酬水平(十四)市场活力 45.数字经济企业数量46.全国大数据企业数量指数(十五)产业环境 47.大数据发展环境指数48.数字经济领域授权专利数量

2.设区市指标表

设区市评价指标体系设定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权数总值设为100。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数字化基础能力、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数字化治理水平、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具体指标详见下表。

表2 2021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设区市)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三、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四、数字化治理水平(六)产业数字化总体情况 17.数字经济融合指数18.数字经济溢出指数(七)农业数字化 19.农业数字化应用案例(八)工业数字化 20.工业数字化应用案例(九)服务业数字化 21.服务业数字化应用案例22.人均网上支付业务量(十)数字医疗 23.电子健康卡发放比例24.互联网医院数量(十一)数字教育 25.多媒体教室覆盖率26.每百名学生拥有终端数(十二)数字政务服务 27.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28.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改革评估结果(十三)组织保障 29.落实自治区数字经济扶持政策案例(十四)人才能力 30.数字经济企业人才网上招聘数31.数字经济企业招聘薪酬水平五、数字经济发展生态32.数字经济企业数量33.引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类项目数量34.信息化项目数35.信息化合同额(十六)创新能力 36.数字经济领域授权专利数量(十五)市场活力

(三)评估方法说明

1.量化指标的分值计算

自治区指数计算对标全国平均水平以及先进地区水平进行分值设置,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基准分70分,对标先进地区水平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指标分值。设区市指数计算按其相对于全区平均水平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为避免单项指标的过度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的数值进行综合加权计算评估得分。单项指标得分最高不超过该项指标平均分值的2倍,且不超过该项指标分值的最高值。对不存在某项指标的市,采用全区平均水平。指标权重值设为100,由三个级别指标权重相乘得出。

2.非量化指标的评分

部分指标通过采集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案例评分的方法进行评估。根据不同案例类型和重要性设定分值进行评分,再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出指标分值。

二、评估总体情况

(一)数字经济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2021年,广西克服疫情等因素的持续影响,实施数字经济赋能工程,数字经济活力不断激发。2021年广西数字经济规模约8300亿元,名义增速超过15%。从横向看,综合比较2021年全国发展水平,广西数字经济总体评估得分为65.5分,比全国水平(70分为标准)略低。从纵向看,综合14个设区市2019-2021年评估结果显示,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各市平均分为71.7分,比上年提高0.3分。

图1 2019-2021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估平均得分

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数字化基础能力、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数字化治理水平、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六个一级指标维度评价分别为 63.9分、71.7分、65.4分、59.2分、71.6分、63.8分,其中数字化基础能力和数字化治理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2 广西数字经济发展一级指标综合得分

(二)“一核一轴三区多点”发展格局日趋明显

本次评估结果显示,南宁、柳州、北海、桂林4市评估得分高于全区均值,“一核一轴三区多点”发展格局日趋明显。这4个市分属第一、二梯队,其它市未达到全区平均线属于第三梯队。南宁一枝独秀,与其它市的差距拉大,但第三梯队的城市也在加快追赶,与北海、桂林的差距缩小。南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核心引领作用明显,评估得分提升较快,从2020年的81.4提升到2021年的85分,除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外,均排名全区第1。

图3 各设区市综合评分及排名

从各项一级指标来看:南宁、北海、柳州、玉林、桂林5市的数字化基础能力优于全区平均水平,与2020年保持一致;南宁、桂林、北海、柳州、钦州5市的数字产业化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柳州、南宁、钦州、玉林、桂林5市的产业数字化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南宁、柳州、防城港、河池、贺州、桂林6市的数字化治理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

(三)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评估结果显示,全区数字基础能力为71.7分,“信息网”建设大会战初见成效,整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坚持规划引领、适度超前、科学布局原则,加快推进“5G+千兆光网”网络建设和应用协同发展。2021年,广西省际出口带宽40.4T,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全区5G基站达到4.3万座,建设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G网络实现全区111个县级行政区主城区室外连续覆盖,全区1279个乡级行政区中已有1208个实现主要区域基本覆盖,覆盖率为94.4%;4G基站数达到10.7万座,建设密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移动电话基站数30万座,建设密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由2020年的95.7%提高到2021年的101%;固定互联网普及率由2020年的32.1%提高到2021年的36.5%;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31.8%;100M及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比重由2020年的89.9%提高到2021年的9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1000M以上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占比15.9%,排名全国第1;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827万户,同比增长10.7%;移动互联网用户5011万户,同比增长4.4%;移动电话用户5511万户,同比增长3.4%;广西北部湾银行五象总部大厦数据中心成为全区首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四)数字产业化较快发展

评估结果显示,全区数字产业化水平为65.4分,软件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居全国前列。2021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680.5亿元,同比增长3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二位。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超过9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8.9%;全区电信业务总量527.6亿元,排全国第11位、西部第3位,同比增长34.3%,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3位、西部第2位;电信业务收入386.7亿元,排全国第16位、西部第3位,同比增长7.9%,增速排全国第18位。全区规模以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6%,增速高于高技术制造业平均水平17.5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五)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空间较大

评估结果显示,全区产业数字化水平59.2分,在六个一级指标中分数最低。农业数字化发展亮点频现。得分77.7在全国总体处于中上游水平。2021年广西新建农村电商物流服务站点998个,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76.7%。各市围绕智慧农业实时在线检测、智慧农业物流网、生猪养殖数字化、无人机作物病虫害防治及无人机直播水稻、数字果园、海鸭蛋蛋黄酥产业数字化、大蚝身份标识和全程数字化监管、奶水牛产业数字化、乳制品智能化、农贝贝智能化养殖鸡舍等,以及百色芒果、沃柑、融安金桔、恭城月柿、“全州禾花鱼”、资源红提等进行农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工业数字化亟待提升。根据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21年第4季度广西两化融合水平为46.9(全国为57.8),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总量108家(截至2021年10月底)。服务业数字化快速发展。2021年,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75.7亿元,增长16.6%,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7.9%。2021年前三季度,全区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8%;实施“万店入网”行动,创建10个广西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淘宝村、淘宝镇,孵化一批“小而美”电商企业品牌。成功举办广西“网上年货节”“三月三电商节”等消费节庆活动。

(六)数字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全区数字治理水平的得分为71.6分,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广西网上可办率达99.7%,手机移动端应用达591个。2021年省级移动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广西排名全国第6位。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广西数据要素市场交易规模4405.9万元,实时接口调用次数4.1亿次。全面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应用,自治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接入部门2100多个;汇聚电子证照420类,汇聚电子证照数据总量7447万条。推进数据开放,自治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累计发布开放目录5541个、结构化开放数据总量约2.6亿条。2021年度“广西开放数林指数”在全国省级政府数据开放综合排名第六,在西部省份排名第三。根据《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白皮书(2021年)》的民生应用指数显示,广西排名23位。“爱广西”APP提供超110项掌上政务和生活服务,注册用户超1600万。升级“广西健康码”镶金边功能。发放2850万张电子健康卡,已有13家互联网医院。全区中小学宽带接入率达到100%,且带宽在100M以上的学校比例达99.7%;班级多媒体教室实现100%的学校全覆盖,且多媒体教室占全部教室比例达到95.5%。

(七)数字发展生态持续优化

评估结果显示,全区数字经济生态水平63.8分,在六项一级指标中倒数第二。2021年是规划年,自治区相继发布了《数字广西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2021年修订版)》《广西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规划。开展第三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各级各地也纷纷出台具体措施,落实促进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如征集数据要素融合“百千万工程”解决方案,对数字经济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认定奖补,落实数字经济企业场租补贴和装修补贴,发放人才引进补贴,资助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对工业互联网示范、智能工厂进行奖补等。全区2021年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存续总量已达1.45万家,同比增长11.7%,呈连年稳定增长态势。国内50多家行业内知名企业落地广西,鲲鹏产业和信创产业加快发展。全区数字经济领域授权专利数量6107项。

三、存在的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综合分析,2021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短板。

(一)广西数字经济总体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差距

2021年,数字经济总体综合得分为65.5分,比全国水平(70分为标准)略低。除了数字化基础能力和数字化治理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数字产业化发展水平、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等四个指标均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020年广西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为32.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近几年广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增速较快,居全国前列,但从总量上来看仅排全国第15位,2021年纳入工信部监测的软件业企业数量175家,仅为四川、重庆的约十分之一,低于陕西的731家和贵州的380家,排全国第20位、西部第5位。

(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加强

近年来,广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但与全国先进省份仍有差距。2021年,广西省际出口带宽40.4T,而国内先进的四川、浙江省际出口带宽均超过80T;广东省5G基站达到17万座,密度为广西的5倍多;广西的4G基站建设密度略低于全国,江苏省4G基站达到38.9万座,建设密度为广西的8倍多;江苏省移动基站达到61.6万座,建设密度为广西的近5倍。2021年国家认定的44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中广西只有1家入选,江苏有6家,四川有3家。相比之下,广西数字基础设施仍有提升空间。

(三)产业数字化融合程度有待提高

2021年,广西数字经济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对传统产业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但与全国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数据显示,2021年第4季度,广西两化融合水平为46.9,比全国水平低10.9,位于全国倒数第5位。其中,工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工业云平台应用率分别为43%、65%和37%,分别比全国水平低9、10、13个百分点。服务业数字化方面,2021年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7.9%,比全国低16.6个百分点。

(四)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有待完善

市场活力方面,当前广西数字经济整体规模相对较小、水平较低,数字经济企业数量1.45万家,与四川5万多家相比,广西数字经济企业市场主体相对薄弱,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人才能力方面,2021年,我区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数字化招聘岗位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招聘数量约为1.8万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8万个),我区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从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30.0%,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对较少。截至2021年底,数字经济领域平均薪酬为8140元/月,较重庆(10556元 /月)、四川(10440元 /月)、西藏(9300元/月)等还有一定差距,薪酬水平低是影响广西对数字经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五)数据要素应用发挥程度有待加深

广西数据要素市场化、开放共享程度不高,数据安全、跨境流通机制不健全,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深度和广度不够等问题仍制约着广西数据要素融合发展。当前数据要素确权问题仍然存在,数据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加上广西数据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数据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数据安全缺乏有效保障,导致数据开放共享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

(六)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存在短板

2021年,广西数字经济企业数量达1.45万家,其中注册资本大于1000万的企业约为3175家,仅占企业存量的21.9%,近八成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同时中小微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抵御能力较弱,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信誉度不高,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近年来,广西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但相关政策的执行和落地效果不显著,加上政企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企业对政策知晓度不足,惠企政策未能有效落地实施。

四、措施建议

(一)强化市场主导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路径转变

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驱动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与进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探索特色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形成多方参与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一是以用户为王、场景为要。不断扩大广西5G、短视频、网上购物、网上外卖、在线医疗以及在线办公等互联网应用与服务相关用户群体规模,推动数字技术渗透进社会各方面。二是积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支持向社交电商、直播电商及知识分享等新业态健康发展,鼓励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与时尚消费等新消费模式,推动运用新技术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以不断扩大的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引领产业转型,推动传统发展路径向数字赋能广西高质量发展转变。

(二)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近年来,广西普及、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算力服务支撑各行各业。下一步,加强5G网络、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与千兆网络向覆盖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进一步普及,智慧广电服务向自然村延伸覆盖。大力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运维和改造,数据中心要从“存好、管好”到“用好”海量数据,从“耗能大户”变为“节能先锋”。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推动数字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提升企业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吸引力。推进一批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加快中国—东盟(广西)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建设,构建面向东盟的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

(三)强链补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不断夯实广西电子信息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打造广西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标杆企业。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工业物联网、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数字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新应用、新商业模式,培育推广新业态,释放广西数字经济市场潜力。推动制造装备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工业化转型。加快发展汽车、机械等重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深度应用。推进农产品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传统农机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建设智慧物流体系,发展电子商务和智慧物流,培育壮大电商平台和本土电商企业。实施电商直播赋能工程,建设一批直播电商示范市、示范县,培育一批网红村屯、乡镇。

(四)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完善和细化促进数字经济的优惠政策,在项目用地、投融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继续安排区级专项资金,加大对三网融合、工业互联网、工业软硬件、工控信息安全、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专项资金。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三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完善和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广西本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落实支持本土数字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措施;推进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培育更多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进一批数字经济重点园区建设,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

(五)健全人才培养、引入机制,以创新推动发展

围绕广西数字经济重点行业领域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实验室、研究院、研发中心等技术研发创新平台,集聚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促进技术创新,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通过猎头公司促进大数据人才入桂,同时利用中央博士服务团、广西定向选调生等渠道,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人才;鼓励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采取双向交流的形式互派人员任职(挂职)锻炼,支持广西本地数字经济、大数据领域培训教育机构做大做强;协调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探索开办大数据职业院校。举办大数据领域职业技能大赛。在自治区、市两级试点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落实“广西科改33条”,促进数字技术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向一线技术人员倾斜;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建立人才评价与奖励体系,落实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加大教育优惠力度、给予人才名额倾斜、强化人才服务工作等措施。

(六)完善数据要素交易市场体系,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数据资产权属方面,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结合新颁布的民法典,明确各类数据的权属关系,明确可交易数据的范畴,确保数据产权清晰、交易合法合规。数据定价机制方面,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交易机制和定价评估机制,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数据要素价格机制,提升数据变现能力。建立协同高效、安全有序的数据要素流通体系,制定基础性制度规范,建立行业数据规范、数据脱敏、价值评估、流通溯源等标准。平衡好数据市场治理和数据市场运行的关系,提升政府数据市场治理效能。科学制定数据市场治理体制机制、数据市场治理制度和数据市场治理方法和工具体系。强化治理统筹,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治理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

(七)鼓励数字经济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市场主体

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好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强度,注重数字领域基础核心技术研究。强化数字经济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企业与研发机构搭建交流互动、合作创新的平台和空间;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融通聚合,强化企业创新成果保护。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创新活动需求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系,实现金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数据链多链互动、高效协同,依托知识产权运用、保护让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红利,激励企业提高硬实力。

猜你喜欢
全区广西指标
广西贵港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