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温肾健脾方治疗中青年亚疲劳性健康状态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疗效

2022-08-10 08:20
大医生 2022年14期
关键词:性健康例数证候

徐 健

(安陆市中医医院内科,湖北安陆 432600)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部分中青年群体逐渐发展至亚疲劳性健康状态,常见症状包括精神涣散、疲乏无力、睡眠障碍、活力缺失、注意力不集中、心慌、气喘等,影响日常生活。且亚疲劳性健康状态由于生理指标异常较少,无法达到疾病治疗范围内,针对这类病症临床常规用药效果甚微[1]。《黄帝内经》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其中“治未病”防范思维,与亚疲劳性健康状态症状十分相似,另一方面亚疲劳性健康状态多数伴有阳虚质,其中脾肾阳虚证也占整体亚疲劳性健康状态人群多数[2]。“未病”即亚疲劳性健康状态,并不是指没有疾病的健康状态,而是指机体出现阴阳、脏腑不调,但并未表现出生化指标的异常。因此,本研究探讨自拟温肾健脾方治疗中青年亚疲劳性健康状态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工作倦怠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至9月安陆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中青年亚疲劳性健康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4.37±10.21)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13±0.41)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4.48±10.24)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18±0.42)年。本研究经安陆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的判定及中医证候辨识》[3]中亚疲劳性健康状态的诊断标准;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相关标准;③依从性高。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②治疗前长期服用其他药物;③伴重大疾病;④既往伴睡眠障碍或精神障碍。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振源胶囊(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6091,规格:0.25 g/粒),1~2粒/次,3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温肾健脾方治疗,组方:黄芪20 g,熟地黄15 g,白芍药15 g,党参20 g,肉豆蔻10 g,炒白术15 g,茯苓15 g,莲子15 g,炙甘草5 g,当归15 g,补骨脂12 g,陈皮5 g,桂枝10 g,杜仲12 g,干姜5 g。逐寒祛湿者加用白芥子10 g;食欲减退者加用焦三仙15 g。加600 mL水煎煮至400 mL,1剂/d,200 mL/次,2次/d,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疲劳倦怠、畏寒肢冷、食欲减退及腰膝酸软等4个维度,每个维度分为4级,分别为无症状(0分)、轻度症状(1分)、中度症状(2分)及重度症状(3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健康状态越好[5]。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状态。采用疲劳量表-14(FS-14)评估,包括疲乏总分、躯体疲乏、脑力疲乏等3个维度,共14个条目,其中8个条目为躯体疲劳,6个条目为心理疲劳,分数越低表示患者躯体、精神状态越好[6]。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日间功能及睡眠障碍等5个维度,总分范围0~21分,7分为临界值,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好[7]。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共包含总体健康(GH)、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社交能力(SF)、躯体疼痛(BP)、生命活力(VT)及心理健康(MH)等8个维度,包含躯体及精神等主观感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8]。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疲劳倦怠、畏寒肢冷、食欲减退、腰膝酸软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疲劳倦怠 畏寒肢冷 食欲减退 腰膝酸软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2.91±0.81 1.16±0.53* 2.86±0.97 1.27±0.36* 1.79±1.13 0.94±0.82* 1.95±0.37 0.82±0.42*对照组 40 2.94±0.71 1.57±0.68* 2.81±1.03 1.58±0.44* 1.82±0.91 1.63±0.87* 1.92±0.44 1.15±0.38*t值 0.176 3.008 0.224 3.449 0.131 3.650 0.330 3.685 P值 0.861 0.004 0.824 0.001 0.896 0.001 0.742 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S-14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S-1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S-14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S-14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S-14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FS-14:疲劳量表-14。

组别 例数 疲乏总分 躯体疲乏 脑力疲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0.94±1.62 5.83±1.39* 7.28±1.24 3.93±1.42* 3.77±1.26 2.15±0.53*对照组 40 10.92±1.71 6.62±1.63* 7.32±1.23 4.91±1.13* 3.78±1.28 2.48±0.74*t值 0.054 2.332 0.145 3.415 0.035 2.293 P值 0.957 0.022 0.885 0.001 0.972 0.02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组别 例数 入睡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时间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2.56±0.68 1.43±0.54* 2.84±0.68 1.55±0.62* 2.91±0.84 1.21±0.44*对照组 40 2.73±0.84 1.87±0.74* 2.97±0.79 1.96±0.71* 2.94±0.86 1.65±0.73*t值 0.995 3.038 0.789 2.751 0.158 3.265 P值 0.323 0.003 0.433 0.007 0.875 0.002组别 例数 日间功能 睡眠障碍 总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前观察组 40 3.07±1.13 1.63±0.62* 2.94±1.14 1.07±0.48* 12.42±1.46 6.72±1.41*对照组 40 3.11±1.12 1.97±0.71* 2.96±1.16 1.37±0.52* 12.45±1.51 7.86±1.63*t值 0.159 2.281 0.078 2.681 0.090 3.345 P值 0.874 0.025 0.938 0.009 0.928 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H、PF、RP、RE、SF、BP、VT及MH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GH:总体健康;PF:生理机能;RP:生理职能;RE:情感职能;SF:社交能力;BP:躯体疼痛;VT:生命活力;MH:心理健康。

组别 例数 GH PF RP RE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48.34±7.1767.94±6.21*54.78±11.4470.33±6.28* 56.34±9.28 71.94±7.34* 58.43±7.64 67.42±6.51*对照组 40 49.25±7.4164.21±5.36*56.62±12.8466.31±5.98* 57.81±9.12 67.34±6.21* 59.36±7.18 63.07±5.28*t值 0.558 2.876 0.677 2.863 0.715 3.026 0.561 3.282 P值 0.578 0.005 0.501 0.005 0.477 0.003 0.576 0.002组别 例数 SF BP VT M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55.71±12.38 64.48±6.42* 53.46±8.1770.21±6.38*48.13±5.9762.25±6.31* 46.92±8.6466.32±6.07*对照组 40 54.32±11.96 60.42±5.36* 54.19±8.1965.67±7.14*49.36±4.8157.94±5.73* 44.36±9.1861.41±5.46*t值 0.511 3.070 0.399 2.999 1.015 3.198 1.284 3.804 P值 0.611 0.003 0.691 0.004 0.313 0.002 0.203 0.001

3 讨论

亚疲劳性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是机体的一种功能性改变,其诱因可与现代人群生活方式改变有关。中医理论中“未病”理论与现代亚疲劳性健康状态表述一致,强调益脾补肾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是关键,研究也证实,中药治疗有助于改善亚疲劳性健康状态人群气虚体质和机体症状[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疲劳倦怠、畏寒肢冷、食欲减退、腰膝酸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FS-1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照组,GH、PF、RP、RE、SF、BP、VT及MH评分均高于照组,表明自拟温肾健脾方治疗中青年亚疲劳性健康状态脾肾阳虚证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对其症状改善也有一定帮助。其原因在于自拟温肾健脾方中黄芪性温,可补气固表;熟地黄微温,补血滋阴;白芍药补益,可治体虚;党参益气兼养血;肉豆蔻行气消食;炒白术治脾胃不和;茯苓宁心安神;莲子治脾肾;炙甘草补脾和胃;当归活血补血;补骨脂补肾温阳;陈皮健脾护胃;桂枝助阳化气;杜仲治肾虚无力;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合用可有效针对亚疲劳性健康状态患者改善其脾肾阳虚症状,改善夜间睡眠和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自拟温肾健脾方治疗中青年亚疲劳性健康状态脾肾阳虚证患者不仅改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也能提高其工作效率与日常活力。

猜你喜欢
性健康例数证候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经支气管镜灌洗对提高耐药肺结核诊断阳性率的价值分析
性健康教育,教师怎么做?
教育部: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
利用主题活动浅析小班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