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钦
(兰陵县人民医院儿科急诊,山东临沂 277700)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入心肌内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出现的间质性炎症反应,轻度患者可无症状,重度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引起临床重视[1]。而小儿自身免疫力较差,易发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损伤患儿心肌,严重者可发生休克、猝死等[2]。磷酸肌酸钠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一类,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3]。有研究提出,免疫制剂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4]。胸腺肽为动物胸腺组织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属于免疫抑制剂的一种,对T淋巴细胞的分化及成熟有诱导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胸腺肽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儿心肌酶谱、炎症因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8例)和联合组(108例)。对照组中男患儿57例,女患儿41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5.89±1.16)岁;病程2~14 d,平均病程(6.13±1.20)d。联合组中男患儿61例,女患儿47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5.49±1.87)岁;病程2~13 d,平均病程(5.98±1.87)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兰陵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5]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②无研究用药禁忌证;③均为首次接受治疗。排除标准:①存在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缺陷疾病;②临床资料缺失;③1个月内使用过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④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心肌损害。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入院后接受营养心肌、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胸腺肽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胸腺肽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513,规格:10 mL∶80 mg)行静脉滴注,3~4 mg/kg,1次/d;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北京朋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2,规格:1 g/支)行静脉滴注,1 g/次,1次/ 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显效:患儿临床症状(胸闷、乏力、心悸等)消失,心电图检查期前收缩、传导阻滞、S-T段下移等异常表现恢复,心肌酶谱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结果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均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进展[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抽取患儿静脉血3 mL,使用离心机(上海尚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型号:SN-LSC-1)以3 000 r/min转速10 min,取上清液待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62220035,型号:cobas c 311]检测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③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采血及离心方法同②,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试剂盒由美国ADR公司提供。④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血及离心方法同②,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93402362,型号:BD FACSCelesta]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K、CK-MB、AST、LDH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比较(U/L,)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比较(U/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CK:磷酸肌酸激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
组别 例数 CK CK-MB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108 613.58±100.18 159.68±20.30* 52.96±15.48 26.69±10.97*对照组 98 610.26±100.25 203.84±20.58* 51.52±15.63 44.62±10.52*t值 0.237 24.962 0.663 11.946 P值 0.812 0.001 0.507 0.001组别 例数 AST LDH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108 62.98±15.30 32.87±10.84* 162.87±20.36 55.30±15.09*对照组 98 63.36±15.67 42.33±10.39* 161.69±20.25 70.69±15.62*t值 0.175 6.379 0.416 7.189 P值 0.860 0.001 0.775 0.001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因子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L-6、IL-8水平低于治疗前,IL-35水平高于治疗前,而联合组患儿治疗后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IL-6:白细胞介素-6;IL-8:白细胞介素-8;IL-35:白细胞介素-35。
组别 例数 IL-6 IL-8 IL-35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108 68.38±7.54 31.85±5.06* 82.87±9.61 49.98±7.85* 189.26±20.85 347.85±25.60*对照组 98 68.89±7.85 44.61±5.31* 83.69±9.41 68.16±7.33* 188.69±20.31 236.62±25.70*t值 0.475 17.655 0.617 13.694 0.198 31.086 P值 0.635 0.001 0.537 0.001 0.842 0.001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D8+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CD4+(%)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108 50.67±2.33 68.49±2.74* 25.55±2.87 38.49±2.78*对照组 98 51.26±2.52 62.36±2.96* 25.23±2.32 31.26±2.19*t值 1.745 15.434 0.874 40.747 P值 0.082 0.001 0.382 0.001组别 例数 CD3+(%)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108 24.51±1.30 23.87±1.86 1.18±0.31 1.45±0.87*对照组 98 24.26±1.24 23.98±1.39 1.19±0.22 1.24±0.36*t值 1.424 0.476 0.264 2.357 P值 0.155 0.633 0.791 0.019组别 例数 CD8+(%)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机体持续存在细胞免疫紊乱现象,进而可引起心肌的自身免疫损伤,导致患儿病情进展,严重可发生扩张型心肌病,因此临床逐渐重视纠正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免疫紊乱情况[7]。胸腺肽由28个氨基酸组成,可促进T前体淋巴细胞分化为T淋巴细胞亚群、分泌细胞因子,从而完成亚群间的免疫协调作用,对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提高免疫力有积极作用[8]。此外,胸腺肽还可增加B细胞抗体应答、促进细胞因子生成。有研究显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常规治疗中增加胸腺肽可提升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9]。磷酸肌酸钠中含有可暂时存储高能磷酸的基团,属于心肌的化学能力储备,可促进三磷酸腺苷的合成,对受损心肌细胞也有一定修复作用[10]。而有研究发现,磷酸肌酸钠可抑制溶血酯酶,减少氧自由基损伤,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也可减少心肌细胞的异常代谢[11]。也有研究显示,利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可控制患儿病情进展,改善其临床症状[12]。本研究显示,相比常规治疗,胸腺肽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可提高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提示联合治疗可更好地促进患儿恢复,改善其临床症状。
心肌内含有多种酶类,当心肌细胞受到损伤后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心肌酶谱表达明显升高。心肌酶谱中AST、LDH、CK、CK-MB均为心肌损伤的相关指标,其中CK、CK-MB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最高,在心肌损伤后短时间内浓度可升到最高点。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AST、LDH、CK、CK-MB表达均降低,且联合组降低程度更明显,提示联合治疗可更好地促进患儿心肌细胞恢复,降低患儿心肌损伤程度。IL-6、IL-8均属于炎性反应介质,IL-6可诱导B细胞分化生成免疫球蛋白,对T细胞生长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患儿疾病早期,IL-6可诱导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病毒复制,但持续过量的IL-6表达可使细胞因子网络被破坏使影响心肌细胞[13]。患儿急性期IL-8在机体过量释放,可引起免疫损伤,加重心肌的损伤。IL-35则可抑制Th17细胞,并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长,对延缓病情进展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联合组患儿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35水平则高于对照组,提示胸腺肽联合磷酸肌酸钠可够减轻心肌细胞炎症的浸润度,避免心肌细胞进一步坏死。而联合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胸腺肽联合磷酸肌酸钠可增强患儿免疫力,对机体免疫平衡有调节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胸腺肽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更佳,有效改善患儿心肌损伤,减轻炎性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