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胃肠息肉是指胃肠道内的隆起型病变,发病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随病情持续进展,可能发生癌变[1]。研究表明[2],彻底切除胃肠息肉可大大降低癌变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是胃肠息肉的常用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切除息肉,但切除深度较难掌握,切除较深易导致消化道穿孔,切除较浅则可能残留病灶组织[3]。近年来微创诊疗技术快速发展,内镜器械及操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胃肠道息肉治疗中日益普及。电凝切除联合黏膜注射更加适用于无蒂、扁平型息肉的治疗,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红细胞免疫是机体重要的一种防御机制,红细胞膜上存在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有识别、粘附、处理抗原,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能力,起到维持人体正常免疫状态的作用,手术创伤可能对红细胞免疫功能造成损害,增强机体的炎症反应,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术式间存在差异[4]。 鉴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2018 年12月—2021 年8 月收治的72 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对象,对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下电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72 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外科学》[5]中胃肠道息肉诊断标准,经内镜检查证实为胃肠道隆起型息肉;息肉隆起高度≥2 mm,直径5~20 mm;组织病理学活检未发现癌变。排除标准:内镜检查显示黏膜存在显著浸润者;对手术相关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凝血功能障碍者;意识不清,不能表达自己意愿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遵循自愿原则,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6 例。 对照组男 18 例,女 18 例;年龄 26~72 岁,平均年龄(57.37±6.24)岁;息肉位置:胃部 15 例,肠道 21例;息肉直径 7~18 mm,平均直径(13.84±2.15)mm。观察组男 19 例, 女 17 例; 年龄 29~68 岁, 平均年龄(56.23±5.40)岁;息肉位置:胃部 13 例,肠道 23 例;息肉直径 6~20 mm,平均直径(14.07±1.73)mm。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两组术前均接受胃镜或肠镜及其他相关检查,做好手术准备。
对照组采取内镜下电凝切除术。使用胃镜或肠镜探查息肉,确定息肉位置,于距息肉边缘2 mm 处,采用高频电刀切除息肉,切除达到黏膜下层,注意避免伤及肌层,后进行止血处理。 术后将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观察组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使用内镜探查息肉,确定息肉位置,选择息肉基底1~4 个位点,将1∶10 000 的肾上腺素、 亚甲蓝、0.9% NaCI 溶液的混合溶液2~10 mL 沿位点注入,针尖插至黏膜下层为宜;待病变部位充分隆起,插入套圈器,将息肉完全套牢并收缩通电,采用高频电流切除息肉,切割功率30~60 W,凝固功率40 W,息肉较大时可分次切除,保留固有肌层。术毕若有少许组织残留可进行局部灼烧,若有少量渗血,可用8~16 mg 的8%去甲肾上腺素加入至20 mL 的0.9% NaCI 溶液中混匀,喷洒创面,出血量多时可使用钛夹夹闭出血点。 术后将切除的组织送病理检查。
(1)临床疗效:于术后1 周行胃镜或肠镜复查,参照《消化道良性隆起病灶的内镜诊断标准及评价》[6]拟定疗效判定标准:完全切除:病变基底部位为黏膜下固有肌层,无息肉残留;无效切除:原切除病灶处有残留组织, 息肉切除不完整。 一次性完全切除率=一次性完全切除例数/总例数×100%,总完全切除率=完全切除例数/总例数×100%。 (2)炎症反应情况:于术前24 h、术后24 h,采集患者外周血,检测血清白血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7(IL-17)、C 反应蛋白(CRP)水平。 (3)红细胞免疫功能:于术前 24 h、术后 24 h,检测两组患者红细胞膜补体3b 受体花环率(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及红细胞膜受体CD35平均免疫荧光强度。(4)并发症: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感染、穿孔、切口过深等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一次性完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切除情况对比[n(%)]
两组术前24 h 的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24 h的IL-6、IL-17、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组别IL-6(pg/L)术前24 h 术后24 h IL-17(μg/L)术前24 h 术后24 h CRP(mg/L)术前24 h 术后24 h对照组(n=36)观察组(n=36)t 值P 值123.65±33.92 125.29±32.70 0.209 0.835 238.43±36.54 172.25±24.46 9.031 0.000 2.50±0.35 2.53±0.41 0.334 0.739 6.24±1.12 3.23±0.66 13.892 0.000 44.28±6.31 45.14±5.29 0.627 0.533 71.54±9.47 54.32±6.53 8.982 0.000
两组术前24 h 的红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 24 h 的C3bRR、CD5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CR 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对比()
表3 两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对比()
组别对照组(n=36)观察组(n=36)t 值P 值C3bRR(%)术前24 h 术后24 h ICR(%)术前24 h 术后24 h 21.63±4.38 21.18±4.25 0.442 0.660 14.45±2.94 17.93±1.57 6.265 0.000 25.40±4.71 24.27±5.86 0.902 0.370 15.76±3.98 11.35±2.42 5.681 0.000 CD35(FI)术前24 h 术后24 h 4.72±1.55 4.16±0.84 1.906 0.061 3.08±0.56 3.69±0.42 5.229 0.000
观察组出现出血、感染、切口过深各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36);对照组出现出血2 例、感染1例、 穿孔 1 例、 切口过深 4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10/3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
目前胃肠道息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早期诊治对降低息肉癌变几率有重要意义。传统外科手术在胃肠道息肉治疗中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但创伤大,不利于术后恢复[7]。随着内镜技术快速发展,内镜手术逐渐取代传统外科手术,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和黏膜切除术成为了胃肠道息肉的常用术式。
手术创伤、术后创面组织分解、代谢增加等均可导致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并激活机体炎症反应,导致大量炎性细胞因子进入血液,进而对术后恢复造成影响[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完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 术后 24 h 的 IL-6、IL-17、CRP、ICR 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C3bRR、CD53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安全有效,并能够减少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效应,使病灶边缘组织变性坏死, 以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但电凝时间过长会损伤黏膜下血管, 引起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0]。 对于无蒂、扁平的息肉,可能因圈套不全而不能一次性完全电凝切除, 需增加切除深度,避免息肉残留而导致复发,但会加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消化道壁有分层结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通过向病灶注射1:10 000 的肾上腺素、 亚甲蓝、0.9% NaCI溶液的混合溶液,使病灶黏膜与皮下肌层组织分离并隆起,仅切除息肉病灶黏膜,可降低切口深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局部组织造成挤压, 起到止血效果,减少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达到与开放手术相近的效果。 内镜黏膜下切除术仅切除局部黏膜层,相较于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对于胃肠道黏膜的损伤更小,一次性完全切除率更高,因而机体炎症反应较轻,对免疫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息肉可提高一次性完全切除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