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居根,杨光,李文明
(内黄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河南 安阳 456300)
脓毒症为临床常见的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反应综合征,易并发感染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尽早对患者感染程度进行评估并预测预后结局,制定相应治疗方案,这具有重要意义[1]。以往临床常采用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评估脓毒症病情程度,但难以有效预测其预后结局[2]。随着临床对脓毒症病理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在脓毒症发病、发展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其中CD4+水平变化显著[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可有效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4]。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脓毒症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早期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5]。目前临床对于脓毒症患者疾病转归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脓毒症患者,旨在探讨血清PCT、CD4+/CD8+、NLR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内黄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两组(脓毒症组52例、脓毒性休克组64例)。脓毒症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33~65岁,平均(51.32±2.44)岁;体质量指数20.1~26.8 kg·m-2,平均(23.54±0.68)kg·m-2。脓毒性休克组男42例,女22例,年龄34~65岁,平均(51.62±2.27)岁;体质量指数20.7~27.2 kg·m-2,平均(23.23±0.59)kg·m-2;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内黄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定义的第三次国际共识(sepsis-3.0)》[6]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③预计存活时间>24 h;④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②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心血管、肾、肝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
1.3 指标收集
1.3.1血清指标检测方法 分别采集两组入院24 h内及入院7 d后外周静脉血3 mL,经离心半径10 cm、3 500 r·min-1离心10 min后收集血清,放置于-20 ℃冰箱低温保存。采用BD公司流式细胞仪对两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采用贝克曼DxH800型血常规分析仪对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并计算NLR。
1.3.2调查方法 统计所有患者研究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机械通气、合并真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高血压、糖尿病及入院时、入院7 d后血清PCT、CD4+/CD8+、NLR水平。
1.4 观察指标(1)统计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PCT、CD4+/CD8+、NLR水平及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其中APACHEⅡ评分包括年龄评分、生理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总分71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SOFA评分总分2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2)分析入院时血清PCT、CD4+/CD8+、NLR水平变化与APACHEⅡ、SOFA评分相关性。(3)随访28 d后,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两组(生存组88例、病死组28例),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及入院时、入院7 d后血清PCT、CD4+/CD8+、NLR水平。(4)脓毒症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5)预测价值分析。
2.1 不同病情程度血清指标及相关评分比较与脓毒症组相比,入院时脓毒性休克组血清PCT、NLR水平及APACHEⅡ、SOFA评分较高,CD4+/CD8+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情程度血清指标及相关评分比较
2.2 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PCT、NLR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血清CD4+/CD8+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负相关。见表2。
表2 血清PCT、CD4+/CD8+、NLR与APACHEⅡ、SOFA评分相关性分析
2.3 不同转归结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是否合并真菌感染、AKI、ARDS、高血压、机械通气及入院时、入院7 d后血清NLR、PCT、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转归结局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4 脓毒症患者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以年龄、是否机械通气、合并真菌感染、AKI、高血压、ARDS及入院时血清NLR、PCT、CD4+/CD8+水平为自变量,以脓毒症患者预后(生存=1,病死=2)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高水平CD4+/CD8+为脓毒症病死的保护因素,真菌感染、高水平PCT、NLR为脓毒症病死危险因素。见表4、5。
表4 脓毒症预后因子量化赋值表
表5 脓毒症患者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
2.5 入院时PCT、CD4+/CD8+、NLR对脓毒症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入院时血清PCT、CD4+/CD8+、NLR对脓毒症患者病死联合预测AUC值为0.926,优于单一指标预测。见表6。
表6 血清PCT、CD4+/CD8+、NLR ROC曲线分析
脓毒症为一种全身性感染综合征,具有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安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准确对患者病情、预后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7]。目前临床常采用APACHEⅡ、SOFA评分评估脓毒症病情程度,但较为复杂且无法准确对预后进行评估,具有一定局限性。
脓毒症为免疫抑制、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病理过程,其中免疫功能紊乱主要由T淋巴细胞抑制引起[8]。陈俊杰等[9]研究结果表明,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CD4+/CD8+比值下降。刘金玉等[10]研究结果表明,血清PCT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体内急剧升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改变。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脓毒症患者血清PCT、NLR、CD4+/CD8+水平与其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临床早期可根据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对脓毒症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脓毒症病情程度提高,机体炎症反应加强,分泌释放大量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亚群数目随之增多,且中性粒细胞凋亡数目减少,同时因炎症反应加强导致应激,促使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大量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淋巴细胞凋亡数目随之升高,最终导致NLR比值升高,因此,NLR比值可有效反映脓毒症患者炎症状态;脓毒症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功能抑制,抑制程度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变化,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均受到影响,且血清中CC3蛋白水平升高,促使T淋巴细胞凋亡数目显著升高,故CD4+/CD8+水平随之下降;脓毒症发生全身性感染后,细胞内毒素可刺激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在炎症因子及细菌毒素共同作用下,机体肝、肾及脂肪组织可大量分泌PCT并进入血液,致使器官功能出现障碍,诱导多种组织细胞进一步分泌释放PCT,最终导致PCT水平升高,且PCT水平不受免疫抑制及中性粒细胞数目影响,与感染器官部位、大小及炎症反应程度有关[11-14]。因此,血清PCT、NLR、CD4+/CD8+水平可有效反映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AKI、真菌感染、机械通气及血清NLR、PCT、CD4+/CD8+水平为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可结合上述影响因素针对性给予治疗措施,在给予抗感染治疗时应注意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破坏机体菌群平衡及免疫功能,防止出现真菌感染;入院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量采用机械通气,并给予防护措施避免发生肺炎,通过监测血清PCT、CD4+/CD8+、NLR水平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本研究进一步进行ROC曲线分析后发现,对于脓毒症患者病死联合预测优于单一指标预测,提示临床可通过监测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及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转归结局。
综上所述,血清PCT、NLR、CD4+/CD8+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根据其水平变化对脓毒症转归结局进行评估,从而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