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湖滨小学 蒋 莉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几乎贯穿一到六年级的全过程。计算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计算能力欠佳,题做得再好也是功亏一篑。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使其计算得又好又快,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责任。同时,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然而,计算能力并不只是靠一成不变的“死学”“死练”就获得提升,数学素养的培养也同等重要。单一的计算技能训练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长此以往会对数学计算产生厌学心理,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减退。想要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根本性提升,就需要让学生对计算产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对数学运算的热情与信心才能奠定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循序渐进且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计算不是“纸上谈兵”,也并非单纯用于应试。事实上,运算是学生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发挥创新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石,因此万万不可被忽视。那么,如何由小学数学计算作为切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呢?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许多学生喜欢把计算错误归咎于“粗心”和“看错了”。这些借口看似合理,其实往往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小学数学计算难度不大,因此最需要的就是细心与耐心,而细心、耐心与否是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的重要体现。想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就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其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看题目马马虎虎就开始动笔,一遇见难题就选择放弃和跳过。作为教师,不能在这些“小”问题上轻易“宽恕”他们,而应当督促其认真地对待每一道题,选择知难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规范学生的运算过程,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教学中,笔者多次严格要求学生要做到“一核二审三算”。所谓“一核二审三算”,就是把计算的过程细分为三个部分,使学生“慢”下来,避免眼高手低的错误。“一核”,就是第一步首先要核对,在学生抄写题目后不要盲目下笔往下运算,而应当先核对一下抄写的是否正确,做到不抄错一个数,也不漏掉一个数。“二审”,“审”就是审题,这个“审题”并不是让学生看一遍题目就行,而是在看题目的同时注重符号和数字的内在联系,寻找巧算的方法,如果不可巧算再依照运算规律进行运算。“三算”,这一步才正式开始运算,在运算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书写规范,计算仔细。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然大家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用同一本教材,听同一位教师讲课,但是在对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还会存在着不同的想法,因此同样的题目,不同的学生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都是正常现象。有些教师看到学生频频在计算中“巧算”会有些担心,因为方法越巧,越容易出现一些小错误从而影响最后的结果。因此,有些教师在看到这种现象时,会严格呵斥,甚至教条地要求学生按照运算规律和运算顺序,中规中矩地进行运算。其实,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提升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反而容易打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其实,面对不同的算法,教师应当给予肯定和尊重,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计算方式,并且在学生自己选定的计算方式上予以改进和优化。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使用的算法,让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评价这个方法的优劣,通过他人的鼓励与批评,加深学生对自己方法的理解,然后再进行优化、改进和完善。
例如:在运算定律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写下“44×175”,我没有给学生讲解运算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算一算。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运算方式,有些学生立马眉头紧皱,列竖式埋头苦算,而有些学生则给出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方法:
我让这些使用不同算法的学生把自己的运算方式抄写到黑板上,并且让班里的其他同学积极评价,大胆讨论。学生讨论得很认真,更有学生用每一种方式都算了一遍,最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也从他人的观点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死板的传统框架,允许学生自由思考,独立发挥,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寻找最优解。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因材施教,只有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大胆探索,一题多解,才能多中择优,激发他们创新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从来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教师应树立教学与课堂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切忌采取填鸭式教学,而是应当给学生思考的实践与空间,不要一味地否定学生的想法,而应当让学生大胆尝试,不管对错,只要学生迈出了尝试的第一步,就会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除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哪种运算还有类似的运算定律?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新鲜,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纷纷发言。于是,我告诉学生,数学思维不能光靠想象,要自己动笔试一试。大家兴致勃勃,自己动手,相互探究。这就为他们以后学习乘法运算规律奠定了基础。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目的,数学教学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多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在不断尝试体验、交流展示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两位数乘法》这节新课后,布置练习时,我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教材中“乘法算式与相应积的连线练习”。如下:
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尝试寻找解决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有的用竖式计算,有的用估算方法,有的没有计算而是进行分析。然后,我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成果,在汇报中,一位学生说:“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口算就行。如,56×39这道题,6×9=54 找尾数是4 的,再 算5×3+5=20,看 谁最接近2000。”当我假装疑惑地看着他,他着急地说:“您可以再算几组。”于是,我组织其他同学验证了两组,果真如此,学生脸上的表情由惊讶转为兴奋,都向那位同学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这时,我适时地说:“其实大家的方法都很好,在做题时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你就用哪种方法。”接着,我又安排了类似的练习:
汇报订正时,有的学生说用了刚才口算的方法,不能全部解决,也要用竖式,但只算一题就行。他说:“我观察得数末尾的数字是0、3、8 的各一个,末尾数字是2 的有3 个,因此我用刚才口算的方法找到个位数字相乘后积的个位得0、3、8 的,再看个位相乘后积的个位得2 的有46×42、26×32、31×32,接下来算首位相乘哪个接近2000(46×42),剩下26×32、31×32,只算其中一道就可以了。”我对学生的解法给予了肯定但没有限定,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空间进行数学思考。在开放性的交流中获取开放的结果,这正是尊重学生的体现——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的数学情感、张扬个性和创新精神。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师并非是计算教学的重点,教学的主体应当是学生。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