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写立美,是通过写作“建立美的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实现从审美鉴赏到审美创造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实施主题阅读、微观速写、审美联想、炼词炼意、表现性评价等策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素养,激发表达活力和生命活力,促进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
关键词:以写立美;审美素养;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6B-0058-04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解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时指出:要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1]5。因此,培育儿童的审美素养,成了势在必行的功课。习作,一头连着儿童,一头连着客观世界。以写立美,在作文教学中培育儿童审美素养,就是引导着儿童打开连接自我与客观世界的通道,激发“活泼泼的表达”“活泼泼的生命力”。如果说“审美”属于意识活动,那么“立美”则是“建立美的形式”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审美创造。以写立美,是实现儿童从审美鉴赏到审美创造的有效途径。
一、主题阅读:唤醒文字、文体的审美意识
写作行动里包含着阅读行动,两者辨证地相互依存。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统编教材习作编排体现了关联性和互补性,实现从读到写的平稳过渡。主题阅读会让学生对同一主题下的多篇文章、或同一题目下的不同风格、同一风格下的不同立意产生直观印象,从而唤醒对文字和文体的审美意识。
统编版语文教材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五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是一组描写人物的文学性作品,典型事例、多种方法塑造的鲜活的人物形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是文学性作品的六年级上册的小说单元,矛盾冲突、不同叙述节奏中的人物形象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两组文章的教学,侧重点并不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一篇到一类,从一种文体到不同文体,从一篇到一个作家,从节选到原文,从一个阅读策略到相关策略进行审美鉴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语言、立意等方面的不同意趣。在主题阅读中强化审美感知、感受,逐步形成审美理想、审美标准。
统编语文教材里的选文有着多个组合和发散空间,教师有机地整合阅读材料,通过一定的主题阅读策略,能帮助学生关注优质的书面语言,不同语境、不同文体的美,从无意识阅读到有意识、有方法地欣赏,唤醒对文字和文体的审美意识。
二、微观速写:提高写作的审美能力
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1]6。微观速写可以突破时间、内容的限制,提高儿童写作的审美能力。“速写”一词,源于绘画,在写作上主要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记录生活的能力。微观速写将观察能力、感受生活的能力与写作相结合,遵循日常性、持久性、丰富性原则,在写作中强化感受力,在细微观察中提升写作力,在长期熏陶中提高写作的审美能力。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猜猜他是谁》时,设计写作前置活动:每天速写一个人物的外貌或活动,抓住人物特点,不出现名字,通过描写让别人猜出写的是谁。教学习作《这儿真美》时,坚持日常速写一种植物或动物,图文搭配速写观察到的一个场景等。试着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如“深秋的小树林换了新装……”“这个角落真有意思……”“小路两旁的花真漂亮……”通过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的视角变化,观察的不同方面,评选“多彩速写”“新鲜词句”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审美情趣,提高写作的审美能力。
微观速写将学生从写作的功利性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敏锐、好奇的天性,在长期的美感熏陶中培养和孕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微观速写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察看世界,把自身投放到世界中去,同时让客观世界走进内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周遭环境的感受力得到强化,感受力得到越多的培养,人就越是聪敏。习作素材渐渐沉淀为活水之源。以此获得的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生活美的细节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又转化为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审美联想:提高“真话作文”的质感
审美联想是对审美客体的一种想象,从而形成另一种与之相关的审美对象,并产生审美体验的心理活动[2]17。审美联想是具有审美功能的联想,是由此一事物想到彼一事物的心理推移过程。审美联想与一般联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审美情感作为由此及彼的内驱力,并在这种推移中,创造出美感的意象。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中,盲姑娘聆听贝多芬的演奏时眼前仿佛看到了“波光粼粼的大海……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旋律的变化,音乐的质感,让盲姑娘由琴声推移到相关的事物,从而创造了美的意象,这就是一种审美联想。联想触发物与联想所及物常常凭借可以间接唤起感知的形状、色彩、光度、硬度、声响、气味等属性构成了相似联想。
在提倡、鼓励孩子写“真话作文”的今天,真话作文也容易走向纯粹记录“生活真实”、不加选择记录“真实生活”的极端,走向过于“时髦”“直白”“无趣”的极端。审美联想训练调动儿童的视听联觉,激发多种感官,使真话变得“有意思”,创造了一个丰富的“意象世界”。在独立意识和好奇心的共同推动下,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儿童的审美活动越来越多,审美联想也变得异常活跃,很容易在审美体验中被审美客体带入情境,与其所传达的想法产生共鸣,又或者将自己的感受反映在审美客体上,使其表现出主观色彩[2]18。在一次次发散思维的审美联想中,儿童表达出生命中真切的、独一无二的体验与发现,构建自己的语言体系,对客观事物产生好奇并加以探索的能力得以不断发展。
四、炼词炼意:形成语言、文意的审美判断
炼词炼意,要有“寻找唯一需要的词和唯一需要的位置”的意识。汉语言文字特有的长短句、抑扬平仄、丰富的内涵使它充满了建筑美、韵律美和意境美。因此咬文嚼字是必须的,炼词炼意是必须的,它可以熏陶、培养学生对语言、文意的审美判断。
咬文嚼字包括小到对一个字的品读联想,包括对“闲笔”的关注,对画面的想象,对为什么用这个字而不用那个字的争论。例如仿照六年级下册《匆匆》第三自然段,学生写出“于是——闲聊的时候,日子从嘴唇边过去;喝水的时候,日子从杯子边过去;散步的时候,日子从腿边过去;发呆时,便从托着的腮帮边过去……”引导学生注意到“边”字用得太多,改成“于是——闲聊的时候,日子从嘴唇边过去;喝水的时候,日子从杯子里过去;散步的时候,日子从双腿间过去;发呆时,便从托着的腮帮前过去……”寥寥几字变化,句子一下子就生动许多,在变化中保持了整齐排列的建筑之美、意境之美。
言语与思维同构共生,写作思维的品质决定着言语表现力大小。这个思维过程就是儿童的审美理解、审美判断。它促使儿童有目的地选择写作材料,形成服务于内容的语言风格,同时也促使儿童重新审视、深入理解已获得的材料。它渗透着写作者的价值判断和审美理想。儿童在写作中观察能力、模仿能力渐强,通过阅读、观察学习在大脑中保持的东西——审美判断,一旦外部条件成熟,机会到来时,就会被“提取”出来,作为复制或加工的材料。所谓“百炼为字,千炼为句”。如此,文章的语言才能“立”在纸上,有活泼泼的生命力,读者从语言中能观看“景”,识别“人”,感受“情”,领悟“意”[3]。
五、表现性评价:保护独特的审美创造
评价是习作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基于观察和主观判断的评价,是“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表现性评价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4]。表现性评价的恰当运用,会最大限度地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
例如,四年级下册“轻扣诗歌大门”单元学习中,教师设计了:赏诗——找、读、抄,诵诗——诵、咏、录,品诗——圈、比、批,绘诗——想、画、配,写诗——仿、创、展等一系列表现性活动,设计评价量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分享、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在某个或某些环节得到练习和表现,最终指向学生审美创造力的提升。
表现性评价的策略之一是教学生自我评价,评价指向包含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等多维智能的审美创造。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四季之美》时,让学生对比阅读林文月的翻译版本,赏析评价语言特点。学生写出“‘群萤交飞’这四个字把我们课文里‘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这十个字概括得很好,又不失文雅,还给人一种短小、精炼的美。”“‘泛紫的细云’中‘泛’字用得很好,突出了颜色的浅而美的感觉,写出了作者观察的细微。”“我认为‘不消说’用得妙,它与‘自不待言’相呼应,像是读者是知道这么美的事物的,不必多加解释。”“‘三只、四只、两只的飞过’中‘三只、四只、两只’用得很自然,不像‘两只、三只、四只’那样的循规蹈矩。”
评价中,学生结合平时所学,运用审美意识、审美判断、审美联想,实现了富有个性的审美创造。表现性评价观察或回顾学生的表现或成果,并对其质量做出判断,将教师从精批细改的疲惫中解放出来,将学生从无可奈何的挫败中解救出来,建立了儿童的读者意识、过程意识,促使学生修改作文这一行为得以真实、有效地发生。某种程度上逆向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催生内驱力,激发学生最大程度将情志投放于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进而促进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史佳露.少年儿童审美素养培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3]于漪.于漪全集:写作教学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256.
[4]许世红.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研究:历史沿革·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立項课题“基于学习科学的儿童语文思维力培养研究”(D/2020/02/134)、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敏学课堂’实践研究”(GH2018112)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04-21
作者简介:季晓燕,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小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